布病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
日内进行检查,因放置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血清 效价降低。
③ 个别血清会出现前带现象,建议多做几个管,多
采用几个稀释度。
2.3 iELISA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iELISA)是另一种对布病 抗体敏感性较高的实验。大 概步骤如下,抗原包被在平 板上,血清或奶样中的特异 性抗体能够与抗原形成复合 物。通过洗液洗涤去除未结 合的抗体,当用酶标二抗孵 育显色以后,可以通过index 值来判断动物是否为阳性。
方。
(3)实验室外部质控 环比实验:外部的质量体系对实验室进行的能力 验证。 在环比实验中,实验室会收到15-20个盲样,这些 盲样的滴度都已经被测定,并且都通过了稳定性与 均一性实验。通过环比实验,可以评判各实验室在 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其不断改进。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人兽共患病监测室 在2015年11月29日进行了第一次环比实验,现结果 正在汇总分析当中。
通过以上标准对抗原进行质控至关重要。因为如
果没有良好质控的话,则实验中虎红抗原可能会过 于敏感(产生许多假阳性),或敏感性不够(产生 许多假阴性)。
当没有OIE标准血清时,需要使用国家标准血清
对抗原进行质控。国家标准血清符合OIE的要求, 应由国家参考实验室提供。
2.2 SAT
• 特异性抗体可与相应
2015年环比实验样品制备
谢谢大家!!!
(3)RBT抗原质控的方法
① 当新的一批抗原到来时,要对新的抗原进行质控。简述 ②
③
④
⑤
RBT抗原质控方法如下(以OIE标准血清为例): 抗原滴度(可检测性):将OIE ISS 标准血清用生理盐 水稀释为1:25, 1:40, 1:45, 1:55 和1:100。RBT实 验中当血清在1 :45稀释度时检测为阳性,1 :55为检测 阴性则此项合格。如果超过了这个范围则检测度不合格。 敏感性:取滴度略高于阴阳性临界值的阳性血清,并用 待检抗原检测,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时则此项合格 特异性:对阴性血清(通过未感然布鲁氏菌动物的血液 制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全为阴性则此项合格。 纯度/无菌性
在过去的实验中主要通过凝集管进行检测,费时费 力废材料。在接受ANSES培训以后,我们开始做微 量CFT,用96孔板进行CFT实验,大大地提高了检 测效率。
(1)CFT实验步骤比较繁琐,要注意以下的事项:
① 采血5天后方能使用(让红细胞静息)。
② 每批溶血素需要测一次效价,每次实验前要测补体
效价。
(二)实验室诊断
实验诊断主要是运用实验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 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和动物实验等手段进行的诊断。 布病的实验室诊断包括病原学,血清学诊断。
1
病原学诊断
(1)病原分离鉴定 将病料中(组织或奶样)的病原进行分离培 养,并对其属、种、型进行分析。从而判定该 疑似病原是否属于布鲁氏菌属,属于布鲁氏菌 属的那个种(流产,猪,羊等),属于该种布 鲁氏菌的哪个变型。
反应条件如下: 95℃ 7 min 预 变 性 ; 然 后 进 行 25 个 循 环 的 扩 增 ( 95℃ 35s , 64℃ 45s , 72℃ 3min ),最后 72℃延 伸10 min,4℃保存。
结果判定: ① 电泳同时出现152bp、794bp和1682bp3条条带,为牛种 布鲁氏菌; ② 电泳同时出现152bp、794bp、1071bp和1682bp4条条带, 为羊种布鲁氏菌; ③ 电泳同时出现152bp、794bp和1071bp3条条带,为绵羊 附睾种布鲁氏菌; ④ 电泳同时出现152bp、272bp、774bp、1071bp和1682bp5 条条带,为猪种布鲁氏菌; ⑤ 电泳同时出现152bp、272bp、1071bp和1682bp4条条带, 为犬种布鲁氏菌; ⑥ 电泳同时出现272bp、794bp、1071bp和1682bp4条条带, 为沙林鼠种布鲁氏菌。
2.5 FPA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
FPA)是一种定量免疫分析技术
荧光物质经单一平面的蓝偏振光(485nm)照射后,吸收光
能跃入激发态,随后回复至基态,并发出单一平面的偏振 荧光(525nm)。
偏振荧光的强弱程度与荧光分子的大小呈正相关,与其受
括以下几个方面:
② 可检测性(OIE标准血清为例):OIEELISAspISS
1 :16稀释为阳性,1 :64稀释时为阴性。
③ 敏感性 同RBT ④ 特异性 同RBT
⑤ 可重复性(每种样品要经过多次重复(20次)并且
在两块板子上进行检测,来观察产品的重复性是否 良好)。
2.4 CFT 补体结合实验(CFT), 是利用绵羊红细胞与溶血 素,补体组成溶血指示系 统。当布鲁氏菌的特异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竞争结 合指示系统中的补体时, 溶血被抑制。因此可以通 过抗溶血的程度来判断抗 体滴度与阴阳性。补体结 合实验主要检查IgG类抗体, 特异性强,准确性高,敏 感性差,但是操作比较复 杂,可以作为确诊检测。
布病检测方法及质量控制
一、布病诊断
• 布病的诊断过程可分为初步诊断和实验室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
• 初步诊断
病原学 实验室诊断
临床诊断 病理诊断
血清学
(一) 初步诊断
1 流行病学调查 ( 1 )疫区内动物基本情况,免疫情况,免疫监测情 况等。 ( 2 )本次疫病的流行情况,包括最初发病时间,地 点,疫情,是否在短时间内出现许多明显的流产症状。 本地区过去曾否出现过布病,附近地区近期是否有布 病发生,是否有其它地方引进动物或有其它地方人员 来参观。 ( 3 )本地相关动物管理制度,牲畜流动,检疫屠宰 情况,气候、地理、交通情况等。
的布氏菌抗原发生特 异性结合,在电解质 的作用下,就会形成 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 通过这种检测来判断, 该动物是否为患病动 物。
优点:
① SAT主要检查血清中的IgG和IgM。 ② 特异较好,实用性、敏感性较强。
缺点:
① 有前带现象,有时出现假阴性结果。 ② 出结果慢,需要两天。
实验要点:
① 受检血清应新鲜、无溶血、无污染。 ② 存放血清处温度不能超过10℃,采血后应于3-4
(1)技术要点:
① 反应条件要控制在室温,3D摇晃4min后立即判读
(大量样品操作时容易造成时间延误)。
② 虎红抗原要4°C冷藏,严禁冷冻保存。 ③ 不能使用血浆样本(容易产生假阳性)。 ④ 在实验过程中要加阴阳性对照。
(2)RBT抗原质量控制 如果想得到更为可靠、准确使检测结果,就要对检 测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使其标准化。 首先要对抗原进行质控。
精确度低 精准度高
精确度高 精准度低
③ 检测步骤:要有标及时记录各种检测试剂的
信息(批号,生产日期等)。
⑤ 检测结果记录,验证:要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
果进行记录,需要第二个人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⑥ 表格:各种表格要完备,并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
属
布鲁氏菌与 否?
种
牛、羊、猪 种布鲁氏菌?
型
变 型 1, 2, 3……
优点:
① ②
诊断结果明确,是布病诊断的“金标准”。 能对流行菌株进行分型,流行病学价值高。
缺点:
①
②
费时 检测需要花费近一周的时间,不适用于大规 模的检测。
费钱 需要高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及生物安全管 理体系,适当的培养基,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财 力。
2 血清学诊断
RBT(虎红平板凝集实验) SAT(试管凝集实验) CFT(补体结合实验) ELISA(酶联联免疫吸附实验) FPA(荧光偏振实验)
布鲁氏菌诱导机体抗体曲线图
2.1 RBT
简便快捷,敏感性较高。
能够检测所有光滑型布鲁氏菌的感染。 抑制IgM,检测IgG1。 等体积混合4分钟,观察到凝集现 象。 会产生假阳性与假阴性。
③
不敏感,不易采样。
(2)PCR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PCR等技术得到广泛应 用。我们实验室使用的主要是多重PCR技术,来对 布鲁氏菌的种型进行分析。其扩增的目的条带是细
菌基因组中广泛分布的基因片段。通过电泳条带比
较分析,揭示基因组间的差异。该方法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简单快捷。
引物如下:
引物名称 a BMEI0998f BMEI0997r BMEII0843f BMEII0844r BMEI1436f BMEI1435r BR0953f BR0953r BMEII0987f BMEII0987r 序列(5’—3’) ATC—CTA—TTG—CCC—CGA—TAA—GG GCT—TCG—CAT—TTT—CAC—TGT—AGC TTT—ACA—CAG—GCA—ATC—CAG—CA GCG—TCC—AGT—TGT—TGT—TGA—TG ACG—CAG—ACG—ACC—TTC—GGT—AT TTT—ATC—CAT—CGC—CCT—GTC—AC GGA—ACA—CTA—CGC—CAC—CTT—GT GAT—GGA—GCA—AAC—GCT—GAA—G CGC—AGA—CAG—TGA—CCA—TCA—AA GTA—TTC—AGC—CCC—CGT—TAC—CT 扩增产物大小(bp) 1682 1071 794 272 152
(1)实验要点:
① 要严格控制孵育时间和实验温度。
② 洗涤步骤是最为关键的。要充分洗涤,拍干残留
液体,不要让板子变干燥。
③ 奶样要-20°C 冻存,在4°C 保存抗体滴度会降
低。
④ 实验过程中,要加入阴阳性对照。
(2)新进iELISA试剂盒的质控:
① 对不同检测样品都要进行一次质控(血清,奶)包
2
临床诊断
(1)最初阶段的临床症状不明显。 (2)随着病程的发展,布病会引起母畜流产、死 胎、不孕和子宫内膜炎等。 (3)雄性动物出现附睾炎和睾丸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