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化学研究-1

电化学研究-1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2 法拉第定律
1.2.1 两类电化学装置
(1)电解池
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电解池: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化学电池(或自发电池、原电池) 化学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只有自发反应(ΔG<0)才有可能构成化学电池。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电化学学科应用
同时,依靠着CuSO4溶液中离子的移动,得以将负电荷输送到溶液与右
端铜电极的界面间。因为右端铜电极中又将是电子导电,故在溶液与右 端铜电极的界面间必然存在一个产生电子的过程,即发生金属铜失去电
子的氧化反应: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左端:Cu2+ + 2e = Cu 右端:Cu – 2e = Cu2+ 阴极还原反应 阳极氧化反应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1.2 电化学的研究对象
图1-1 简单的电解池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图1-1的电路接通后,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的金属铜接受了由外电路提
供的电子。溶液中是离子导电,电子不能直接进入溶液传导电流。因此,
由直流电源负极流入左端铜电极的电子,将在两类导体的界面上消失, 即在左端铜电极与溶液界面必然发生消耗电子的过程,即发生还原反应。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Pb(s) PbO2 2H2 SO4 (l ) 原电池放电 2PbSO 4 (l ) 2H 2O(l )
电解池电解 Pb(s) PbO2 2H 2 SO4 (l ) 2PbSO 4 (l ) 2H 2O(l )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3)电化学反应:在电极上进行的有电子得失的反应。
1)电解池中的电化学反应
实现电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是由外部电源供给 2)化学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 系统自发地将本身的化学自由能变成电能 不论是电解池或化学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都至少包括两种电极
过程----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以及电解质相中的传质过程----电迁过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1.3 电化学的发展沿革
1799年 Volta电池 1800年 Nichoson和Carlisle进行电解水的第一次尝试 1826年 Ohm LAW 问世 1833年 Faraday’s LAW问世 1870年 发电机问世 1870’s Helmholtz提出双电层的概念 1887年 电离学说(Arrhenius) 1889年 Nernst方程问世 1905年 Tafel曲线 1940年以来 电极过程动力学成为电化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1950’s 经典电化学方法蓬勃发展,全球性电化学研究队伍迅速扩大 电化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成熟期。 之后,各种电化学测试方法(手段)建立、完善并不断发展。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2.2 法拉第定律
(1)法拉第常数 F 1 mol电子所带的电量称为法拉第常数,用F表示。
F = NAe0 = 6.022 136 7×1023×1.602 177 33×10-19 = 96 485.309 C· mol-1
式中, F—法拉第常数(Faraday constant), C· mol-1 NA—阿伏伽德罗常数(Avogadro’s number), 6.022 136 7×1023 mol-1 e0—1.602 177 33×10-19 C 在一般计算中,可近似取 F=96 500 C· mol-1 1 F = 96 485 C· mol-1 = 26.8 A· h· mol-1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1.1 电化学的基础知识
1.1.1 导体 第一类导体:依靠电子传送电流的导体。如金属、石墨、某 些金属氧化物(PbO2、Fe3O4)、金属碳化物(WC)等。 第二类导体:依靠离子的移动来实现导电任务的导体。如以 水或其它有机物为溶剂的电解质溶液、熔融电解质和固体电 解质等。 金属导体电导率:106~108 (S. m-1) 绝缘体的电导率:10-20~10-8 (S. m-1) 半 导 体:10-7~105 (S. m-1)
贾铮等,电化学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课程安排: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电化学测试技术 3 电化学的应用
4 电化学实验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电化学 Electrochemistry
电化学: 研究离子、电子、导体、半导体、介电体及本体 溶液中荷电粒子的存在和移动的科学技术。 或 研究电与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化学能与电 能相互转化的一门科学。
原电池技术应用
电解池技术应用
测试方法应用
0.0008 0.0006 0.0004 0.0002
I / A
0.0000 -0.0002 -0.0004 -0.0006 -0.0008 -0.4 -0.2 0.0 0.2 0.4 0.6 0.8 1.0 1.2 1.4 E / vs.SCE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电化学研究
先修课程及预备知识: 理论电化学、物理化学、电工学 教学参考书:
巴德等,电化学方法:原理及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张祖训等,电化学原理和方法,科学出版社,2000 查全性,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2
刘永辉,电化学测试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7
离子学----主要研究溶液或熔体中离子的行为,离子平衡、离子的动态 性质(电导、迁移数、扩散、粘度等)及其相互关系;
界面电化学----包括双电层理论、电动现象、吸附、胶体和离子交换等;
电极学----分为可逆电极过程和不可逆电极过程,前者属于热力学范畴, 后者则从动力学观点研究电极过程速度和机理、电子传递反应、电化 学催化和电极结晶过程等。
程、扩散过程等。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3)正极与负极 化学电池和电解池的两个电极之间存在着电位差。电位较高的电 极是正极,电位较低的是负极。 4)阴极与阳极 电化学中规定,电流通过两类导体界面时,使正电荷由电极流入
溶液的电极叫做阳极,使正电荷自溶液进入电极的电极称为阴极。
通常习惯于把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 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阴极。
所以说,为了使电流持续不断地通过离子导体,在两类导体界面上必
然会有得电子或失电子的化学反应发生。将这种在两类导体界面间进行
的有电子概念和理论 电化学的研究对象:
电子导体、离子导体、两类导体的界面及其上所发生的一切变化。
电化学内容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