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动机需要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情绪和情感心境应激激情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晶体能力流体能力人格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场独立性场依存性1、什么是需要?需要有哪些基本特性?2、依据不同的标准,需要一般如何分类?3、试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价值4、列表分析不同动机理论的基本思想5、什么是动机?动机是如何产生的?6、简述动机与需要、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7、动机一般如何分类?社会性动机包括哪些种类?8、什么是情绪情感?具有哪些功能?9、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极性?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有什么意义?10、情绪依据什么分类?可分为哪些种类?11、情绪有什么生理变化与外部表现?12、阐述情绪两因素的情绪理论及其经典实验13、如何调节情绪,使之保持健康状态?14、什么是能力?说明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15、能力如何分类?说明各种能力的特点与关系16、简述智力多元理论的主要思想17、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18、简述最初智商的计算方法,正常智商是如何界定的?19、遗传和环境对能力发展各起什么作用?20、什么是人格?人格具有哪些本质特征?21、气质有哪些典型类型?各有何行为特点?22、什么是性格?性格与气质有何区别与联系?23、简述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24、简述“大五人格”理论的主要思想25、剖析自己的气质、性格,并分析人格形成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产生了影响?26、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受哪些因素影响?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双趋式冲突:同时并存的两个目标引起的具有同样吸引强度的动机,但又无法兼得而产生的难以取舍的动机斗争。

双避式冲突:同时并存的两个具有同样威胁程度目标引起的力求躲避的动机,但又不能同时躲避而产生的难以选择的动机斗争。

趋避式冲突:对同一目的同时具有趋近与躲避两种动机,形成欲趋之又避之的动机斗争。

双重趋避式冲突: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一个目标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作用。

对几个目标兼具好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心境: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漫性。

应激: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当个体意识到自己无力应对当前环境的过高要求,就会体验到一种快速的紧张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能力: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一般能力(智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其中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他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流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决定于个人禀赋晶体能力: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决定于后天学习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即我们所说的脾气、秉性。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认知风格:个人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是人格差异的体现。

场独立性(FI)的人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很少能体察入微。

场依存性(FD)的人在加工信息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1、什么是需要?需要有哪些基本特性?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不同层级需要的关系:①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潜力越大②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才会出现高级需要③高级需要满足后,低级需要依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降低了④低级需要关系到个体生存(缺失需要)需要的发展进程:①在人的高级需要产生之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地得到满足就可以了②从动物到人的进化和个体发展中,高级需要出现较晚③人的需要结构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并非都是正三角形的结构,还有多种结构2、依据不同的标准,需要一般如何分类?①按照起源分类自然需要:也称生物学需要,是由机体内部某些生理不平衡状态所引起。

对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

如:饮食、运动、睡眠、排泄、配偶等社会需要:对维系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如:劳动、交往、成就、赞许、求职等②按照需要的对象分类物质需要:对物质产品的需要如:生活日用品、住房、交通条件等精神需要:对各种精神产品的需要如:对文艺作品、阅读杂志报纸、观看电视电影等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关系密切:对美好物质产品的追求体现了精神需要;精神需求的满足离不开物质产品。

3、试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价值需要层次理论(1943)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自己的能力和潜能,并使之完善尊重的需要: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归属和爱的需要:交朋友、恋爱、参加团体安全的需要:稳定、安全、受保护、有秩序生理的需要: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需要层次理论(1970)超越的需要:认识宇宙的精神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审美需要——美感;认知需要——知识、理解、了解新奇事物尊重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4、列表分析不同动机理论的基本思想本能理论驱力理论唤醒理论诱因理论5、什么是动机?动机是如何产生的?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内在条件——需要;外在条件——诱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它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6、简述动机与需要、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它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

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需要。

7、动机一般如何分类?社会性动机包括哪些种类?①根据动机的性质: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②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发展中的作用:原始的动机——习得的动机③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有意识的动机——无意识的动机④根据动机的来源:外部动机——内部动机社会性动机包括: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

8、什么是情绪情感?具有哪些功能?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9、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极性?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有什么意义?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这些特征又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称为两极性。

维度的划分对情绪的测量是重要的,确定了情绪维度,才能对情绪体验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10、情绪依据什么分类?可分为哪些种类?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应激、激情。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11、情绪有什么生理变化与外部表现?中枢神经系统:前额皮层(左侧-积极情感;右侧-消极情感)杏仁核(对知觉和产生消极情感有重要作用)海马(情绪调节)网状结构(兴奋水平,清醒状态)周围神经系统:情绪活动时,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12、阐述情绪两因素的情绪理论及其经典实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因素:①感知到内部的生理唤醒②对生理唤醒的认知解释(对环境中的事物的归因)生理唤醒是情绪激活的必要条件,但是真正的情绪体验是由对唤醒状态赋予的“标记”决定的。

这种“标记”的赋予是一种认知过程。

个体利用过去经验和当前环境的信息对自身唤醒状态作出合理的解释,正是这种解释决定着产生怎样的情绪实验一:注射肾上腺素后,将参与者分为三组:A:“告知组”:药物会导致心悸、颤抖、脸发烧等反应;B:“部分告知组”:药物会使身体发抖、手脚有点发麻,没有别的反应;C:“未告知组”:不做任何说明实验二:错误地坠入爱河13、如何调节情绪,使之保持健康状态?生理调节、情绪体验调节、行为调节、认知调节、人际调节14、什么是能力?说明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关系能力知识技能区别顺利完成活动必备的心理条件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通过练习而自动化的动作方式联系共同作用保证人的活动顺利完成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掌握知识技能是形成和发展能力的必备条件之一15、能力如何分类?说明各种能力的特点与关系①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智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

其中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他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关系密切。

一方面,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特殊能力的发展有助于一般能力的发展。

②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

创造力: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

模仿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模仿力和创造力存在个别差异。

③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依据能力在人一生中不同发展趋势、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划分流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决定于个人禀赋晶体能力: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决定于后天学习④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

操作能力: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劳动能力、艺术表演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社交能力: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判别决策能力、调解纠纷能力、处理意外事故的能力等。

16、简述智力多元理论的主要思想加德纳的智力多元理论:智力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成分构成言语智力—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日常会话的能力。

逻辑-数学智力—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空间智力—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音乐智力—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身体运动智力—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社交智力—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自知智力—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17、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类型、发展水平、表现早晚、性别。

能力的个体差异: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受遗传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显示的彼此不同的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