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消防安全管理八项规定
一、严格执行法规标准要求
(一)遵守法律规定。
各级各类旅游景区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
(二)执行行业标准。
贯彻执行GA654《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标准。
(三)规范消防行为。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消防责任自负以及自我管理、自我评估、自我提升的工作机制,确保景区消防安全。
二、切实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一)落实主体责任。
旅游景区全面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成立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具体承担景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并应依法建立并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
(二)履行消防职责。
旅游景区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工作全面负责,统筹安排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景区管理部门或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根据需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履行制定落实消防安全制度,组织开展防火巡查和检查、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等职责。
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
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景区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
三、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
(一)健全消防安全制度。
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健全十项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例会制度;防火巡查检查制度;消防宣传与培训制度;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消防设施管理制度;火灾隐患整改制度;用电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用火、动火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制度;消防档案管理制度。
(二)完善消防信息档案。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旅游景区应通过消防安全信息系统,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户籍化档案,实行消防安全管理人确立或变更、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消防安全自我评估“三项报告备案制度”,定期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消防工作开展情况,全面规范自身消防安全管理。
三、严格落实防火巡查检查
(一)坚持日常巡查。
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应当每2小时组织开展一次防火巡查,夜间应加强消防安全巡查并不应少于2次,其他旅游景区每日应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进行防火巡查,并明确巡查人员和部位,重点巡查以下内容:1。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2。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3。
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4。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5。
焚香、祭祀场所可燃物品是否规范摆放并与火源保持安全距离,有无遗留火种现象;6。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二)突出重点检查。
旅游景区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有景区安保、宣传、饭店管理、旅游民俗文化管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防火检查,做好检查记录,重点检查以下内容:1。
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和落实情况;2。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3。
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工程有无违章;4。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5。
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水源是否完好;6。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情况;7。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与演练情况;8。
工作人员消防知识掌握情况;9。
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整改及防范措施落实情况;10。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三)消除安全隐患。
建立火灾隐患信息档案和台账,形成隐患目录,并在单位内部公示。
隐患治理要实行报告、登记、整改、销号的一系列闭环管理,确保整改责任、资金、措施、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四、全面完善消防设施管理
(一)定期维护检测。
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应当依照规定对建筑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确保完好有效。
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旅游景区应每月对消防设施至少开展一次联动运行测试,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每年对自动消防设施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和检测。
(二)规范控制室工作。
设有消防控制室的旅游景区,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每班不少于两人。
值班人员应持建构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