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幼儿知觉学习及教育指导

第十章 幼儿知觉学习及教育指导

第十章幼儿知觉学习及教育指导
教学目的
1 学习并掌握知觉及幼儿知觉学习的概念。

2、学习和了解模式识别。

2 理解和运用促进幼儿知觉学习的教育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和了解模式识别。

难点:理解和运用促进幼儿知觉学习的教育措施。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知觉学习
一、知觉概述
(一)对知觉的看法
1、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知觉是由对象与感觉器官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

2、苏格拉底:是成人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感受。

3、现代心理学家:知觉含有直接经验,表现为环境中某种信息源的揭示,是一切智力活动发展的基础。

(二)知觉产生的理论
1、人类文化研究
2、图式和认知风格
3、形、基组织
4、婴儿的深度知觉
二、知觉学习研究
(一)知觉学习中经验作用的研究
1、图形实验法。

2、知觉恒常法。

3、人工知觉。

4、自然场景实验法。

(二)知觉过程的研究方法
1、纹理梯度法
2、模式识别法
3、图像空间结构实验法
4、结构优势效应法
5、知觉加工方式的实验法
第二节:注意与知觉的模式识别一、注意的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及其与知觉的关系
(二)注意过程的模式
1、双通道或多通道模式
2、资源分配模式
(三)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随意后注意
二、知觉模式识别
(一)模式与模式识别的概念
(二)模式识别的理论
1、假设考验理论
2、直接作用理论
3、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理论
(三)模式识别的模型
1、模板匹配模式
2、原型匹配模式
3、特征匹配模式
第三节幼儿知觉学习的教育指导
一、空间知觉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通过实际生活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3、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4、通过语言活动发展幼儿空间知觉能力
5、通过绘画教学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二、时间知觉
三、运动知觉
1、距离的感知培养
2、物体形态的感知培养
3、时间节奏的感知练习
4、主体方向性的感知练习
四、社会知觉
1、对他人的知觉
2、对自己的知觉
3、幼儿社会知觉的培养
本章作业
1、什么是知觉?知觉有何特点?
2 、简要阐述模式识别的相关理论。

3、如何在教育中对幼儿进行知觉学习指导?
教学后记
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虽然抽象的理论知识较多,但学生能紧跟老师的思维来参与学习、讨论;从作业情况来看,学生基本上对知识点把握较好,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