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浅谈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浅谈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防城港市防城区防城镇第二小学雷美莲关键词:家庭教育指导艺术摘要:从目前我国的教育情况看,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如果不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就不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会严重影响整个教育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职业素质的要求中,必须具有指导家庭教育的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才能出色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人的一生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而家庭教育则是在自觉与不自觉中逐步形成的,是一种有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教育。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其影响力是学校教育难以替代的。

学校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要取得家庭教育的配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

”事实上从学校问世以来,学校同家庭的关系问题,始终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话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我们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意见强调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家庭教育在人的教育和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青少年出生后面临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既担负着生养哺育的义务,也担负了教育孩子健康成长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家庭中,家长及其长年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子女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等都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再者,家庭教育又是终身教育,他对孩子的社会化进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说是必不可少的。

而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的优势,指导好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方向上的一致。

一、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的意义。

(一)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是时代赋予的重任。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一个人,如果没有较高的素质和竞争能力,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做父母的都十分关心子女的成长和前途。

因此家长们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希望子女得到更好的发展。

因此,要求给予家庭教育以具体指导,成为广大家长的共同心愿。

同时,指导家庭教育也是应社会的要求,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社会各界越来越认识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特别是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的形成,家庭教育甚至可以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都不容忽视。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职业素质的要求中,必须具有指导家庭教育的的知识与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才能出色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

(二)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是《教育法》中明确规定的职责。

《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教师应给予家庭教育以具体的指导。

”从目前我国的教育情况看,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如果不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就不能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会严重影响整个教育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使之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统一的步调,提高整个教育体系的效益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

从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家庭中家庭成员的相对减少,孩子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

重视家庭教育,已成为众多家长的共识,众多家庭尤为重视学生的发展变化。

这时候,家长已成为孩子教育的积极参与者。

家长重视教育投入,重视孩子的发展,以期进入主流社会,这似乎成为家庭教育追求的目标。

但是其中暴露的问题也是很尖锐很突出的:部分家长认为学生除了物质上由家庭负责外,教育的问题应该全是学校的责任;孩子发展片面,除了书本知识的掌握,应试技能的提高,人格发展、道德素养以及社会技能等发展不足;教育子女方式简单传统;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道德规范不定型的状况,使家庭教育面临着道德问题的两难选择等等。

有的家长虽然很关心孩子的成长,很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但由于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违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效果很差。

要使他们有效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必须给以适当的指导。

因此,指导家庭教育刻不容缓。

二、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的要求。

(一)教师要有指导家庭教育的意识,把指导家庭教育纳入自己的工作计划。

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

目前,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的重视。

如办家长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等,以全面提高家长教育素质为重点来推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但也有一些学校不重视这项工作,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意识不强,有的教师教育科学理论薄弱,教育经验不丰富,没有抓住家长在教育子女观念、态度和方式、方法上存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即使教师走访学生家庭,也是“告状式”居多,这就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走进家庭,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提高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指导水平,既是长远之计,也是当务之急。

为此,教师就要树立远大的教育观念,这是搞好家庭教育指导的前提。

一是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

二是使教师的工作具有广阔的空间,吸收从社会、家庭教育中获得的信息,经过筛选,丰富学校教育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使校内校外、课堂内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教师要从理论和实际上全面提高指导家庭教育的水平。

这是搞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关键。

“指导者必须先受指导”,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对于改善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非常有益。

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深刻认识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子女学会做人。

家庭教育的重心应放在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和责任感上。

要帮助家长从重智轻德、重分轻能、重养轻教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树立现代教育观、现代人才观、现在质量观和现代择业观。

还要引导家长树立一些重要的教育观,如尊重孩子的权利,向孩子学习等。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是了解孩子、信任孩子,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教子应有平常心,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的信心等。

教师要学习家庭教育心理学,古今中外名人教子的故事,学习《国际儿童权利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知识,要了解当前家长教育子女的态度和方法,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效地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

(三)教师要注意培养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几种特殊能力。

这是搞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条件。

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相当多,如个别指导、集体指导、文字指导、影像资料推荐等。

这里重点讲三种活动的能力。

一是组织家长会的能力。

教师对召开家长会的主题要非常明确,把握学校意图,围绕主题编制好家长会程序。

要事先写好讲话稿,请哪个家长作经验介绍等,必须事先做好通知及充分的准备。

在家长未到之前,要与家长谈什么内容,必须胸有成竹。

开家长会时,情绪要饱满,思想要活跃,态度要谦和、大方、不怯场。

二是接受家长咨询的能力。

教师平时要对每个学生的表现了如指掌,还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充电“,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经验。

特别是对家庭教育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要了解动态和发展趋势,并注重研究,才能满足家长的要求,提高家教咨询质量。

三是家长学校的授课能力。

教师要注意根据家长的文化素质、职业特点、家教的疑难点来确定选题。

讲授的内容要有导向性、针对性、时代性,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表达流畅,生动有趣,这样才能受到家长的欢迎。

三、教师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的艺术。

(一)教师在指导家庭教育中,要尊重家长,与家长和睦相处。

这是形成教育合力的主要环节。

教师在与家长的关系上处于主导地位,应有目的地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同家长建立并保持联系,充分开发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资源。

教师对家长要平等相待,这是与家长保持良好关系、取得家长支持与配合的基础和保证。

家长对孩子的爱基于血缘关系,这种“亲情”是搞好家庭教育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师必须理解,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伤害家长的感情。

家长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对孩子负有教育的责任。

因此家长提出的愿望和要求,应给与充分尊重,不能因为学生有错误缺点就不尊重家长。

教师要增强服务意识,注重感情投入,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

这样,家长才能从内心真正接受老师的指导,配合学校教育。

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家长着想,不要一味地把学生的一无是处或将学生的错误迁怒到家长那个身上,伤了家长的心。

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平等互助、合作友善的关系,以善意的态度,尊重家长的人格,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即使有的意见不一定正确,也要注意从中寻找积极因素。

无论是等优生或是学困生,都要一视同仁,一样尊重每个家长,以教师的诚意感动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学校教育。

例如,在家庭和学校联系中,我十分注重对家长的尊重、信任与激励。

有一次,已经是晚上八点,我去家访一个“双差生”时,刚好碰巧那个学生的家长聚集一大堆闲散人员在家里打麻将,那孩子也在一旁看着,还不时地给家长递烟倒水。

看到这种情境,我有种想冲着那孩子大喊的冲动。

可我还是忍住了。

孩子见了我,默默地走开了,家长见了我,也本能地跟我打了个招呼。

他见我扫视了一下满屋子的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并把我请到他楼上接受我的家访。

我首先将孩子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甚至将成绩加以夸大,让家长心里有一种安慰,缩短与他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家长对老师家访就是告状的误解。

再以平等诚恳的态度指出孩子的缺点,阐明纠正孩子缺点的重要性,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并且,我还指出了家庭环境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希望该家长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一开始面露难色,因为他开麻将馆可以收钱糊口。

我没有放弃希望,还是诚恳地跟家长沟通,举了些例子,让该家长认识到创设良好家庭环境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那家长被我的精诚打动了,后来,他果真没有再召集他人来家里打麻将。

后来,我改成了与那位家长的书面联系时,该学生进步了,我这样写:“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在你的支持和努力下,你孩子获得成功了!”“你可真是个好家长。

怪不得孩子进步这么快、这么大。

”当该学生犯了错误和退步了,我就这样写道:“出乎意料,你孩子稍有退步了,也许是因为我平时对他关心不够的缘故吧,今后我一定多关心指导。

其实,你孩子是聪明的,只要我们家校共同努力,定会进步!”这些话,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教师对家长的信任与激励,家长参与教育孩子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