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业风险管理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业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控制流程
危害与补救 措施验证
补救措施 实施与监控
危害与补救 措施审批
• 2006年请美国的独立审核机构“美国公共 运输协会”(Americ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进行了一次 独立检查
• 此后,除地铁公司每年自检自查外,隔年 请外方进行评价和审查,成为有效的管理 制度。
17
事故
18
日本
• 安全监察制度
– 根据《铁道企业 法》,地方运输局 长制定每年度的监 查计划,该监查计 划在前一年度的二 月末之前向国土交 通大臣递交。
– 如果地方运输局长 认为必要时,可以 不按监查计划进行 监察,进行特殊监 察。
19
管理模式建议
• 鉴于国外数十年相对成熟的经验推荐第三 方间接管理
体系检查
否
规定期限内
认证准备 认证申请
认证机构 检查机构
实验室
认证审核
认证决定
是
发放证书
获证后监督
服务现场检查
现场抽样检测 企业服务管理体
系检查
规定期限内
证书22更新
小结:
•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业正处于由点到 面的发展过程中。
• 2.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行业管理的法规、 制度、标准、规范是政府的重要工作。
• 适用于:系统复杂\难以简单判断\直接 管理成本过大场合
可借鉴的典型行业管理模式
• 香港地铁的安全管理模式 • 英国的第三方安全评估机制 • 美国的安全监督制度 • 日本的安全监督制度
香港20世纪90年代就建立了一套结合资 产寿命周期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危害识别 与定级
危害记录 与补救建议
危害更新 与风险审核
• 健全管理评价标准 • 培育独立第三方 • 规范准入、选择、考核机制 • 由安全管理向服务、效益等逐步推广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服务认证制度
• 对城市轨道交通涉及安全的产品(系统) 实施强制性认证,对其他产品(系统)实 施自愿认证。
•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载客运营的安全认证制 度。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后,载客运营 前,应进行安全认证,安全认证通过、并 取得政府安全许可后,方可在可运营。
• 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常态化的行业管理模式 是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重要保证。
谢谢!
占70%的,其他9个城市的规模占30%; 未来5年新开通轨道交通线路的城市数量将翻
番,中小规模和经验不足的仍占决大多数; 运营管理水平:方法相对落后;临时性的措施代 替常态化的制度;标准不健全;观念不一致。
总之:需要研究和探讨运营管理模式和方法
行业性质分析
• 一般产品:市场调节\供需关系\平均收益 • 公共产品:政府调节\为市民服务\公共财政\
每年3月15日前,监督机构向FTA提交报告,包括向大 众公布年度报告总结,监督行动进行总结,事故调查、 整改行动的状态等。
要求至少每3年,每个轨道交通机构都应该进行一次 评估。
16
美国
• FTA的职责
– 在于通过州安全监督审计项目实施该监督功能,接受和评估各州 监督机构上交的报告、年度报告、定期报告。
• 建设及运营单位
– 基建管理商及列车运营商要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 有效地组织实施安全保障工作。
• 承包商/供应商
– 系统供应商或承包商按照基建管理商及列车运营商
的要求建立相应组织架构,开展安全保障工作。基
建管理商及列车运营商负责监督承包商工作,并整
合各供应商或承包商的安全保障工作成果。
14
英国
13
英国
• 政府管理机构
– 铁路管理办公室作为英国铁路管理机构,负责所有 铁路系统的管理工作。安全方面,铁路管理办公室
负责向基建管理商以及列车运营商颁发安全证书。 其下设有一铁路检验机构(HMRI), 负责评估基建管 理商及列车运营商的各类安全报告,检查的结论是 铁路管理办公室颁发安全证书的重要依据。
12
英国
– 根据标准EN50126,系统生命 周期包括12 个阶段,其中项 目开发阶段涵盖10 个阶段。
– 在项目前期,须编制安全计划, 以详细介绍在项目进展构成中 需要开展的安全保障工作,论 述其如何将安全风险降至可接 受水平。在安全计划中通常还 包括安全政策及安全接受准则。
–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各阶段需 开展的工作主要依据相关标准, 尤其是工程安全管理指导以及 EN50126 开展。基建管理商 及列车运营商负责检查、审批 系统供应商的安全保障工作, 并将供应商的成果整合到自己 的工作中。
• 建立常态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和客运服务 的认证制度。
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认证制度
提出认证 制度的法律 框架、技术 支撑和实施 保障的具体 内容和措施。
设备供应企业 强制性产品认证 自愿性产品认证
服务提供企业 服务认证
设计鉴定
规定期限后
认证复评
型式试验
生产现场抽取样 品检测或检查 市场抽样检测
或检查 企业质量保证
英国的第三方安全评估机制
• 2006年4月,英国铁路管理办公室担负起英 国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管的任务,主要工 作包括风险水平的检查、审计、监督,改 善效果跟踪等。
• 英国铁路管理办公室建立了乘客满意度、 列车运行行为、资产管理以及环境等指标 体系,监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绩效。
英国
• 安全保障制度(安全过程控制制度) – 英国最重要的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法规是“铁路和其他导轨运输 系统(安全)规程2006(ROGS)”。法规规定,基础设施管理 商及列车运营商参照相关标准(如,EN 50126、EN 50128、EN 50129、工程安全管理指导(黄皮书)、IEC 61508等)建立安 全管理体系,并开展安全保障工作。 – 法规明确要求: • 在系统投入运营之前,其安全管理体系必须通过铁路管理办 公室相关专家的审批,并获得铁路管理办公室颁发的安全证 书; • 在运营期内,安全证书每年必须维护。而且安全证书有效期 最长不超过五年,在安全证书失效之前,基建管理商及列车 运营商必须更新证书。 • 此外,规定还对基建管理商及列车运营商建立的安全管理体 系提出要求,要求该体系必须涵盖特定要素。
美国安全监督制度
1995年12月,FTA(联邦公共交通管理局)发布了“对 于固定导轨交通系统安全监督”的法规,(美国法典49 章659部分),该法规于2005年4月进行了修订。
FTA对运营展开全寿命周期过程安全监督,要求各轨 道交通机构建立系统安全项目计划,按照该计划进行 安全管理,FTA根据该计划展开安全管理和监督。
• 州的职责
– 在于指定监督机构监督固定导轨交通系统的安全和安保。
• 监督机构的职责
– 在于准备项目标准,以书面文件形式,描述政策、目标、职责、 以及采取的程序,提供对轨道交通机构的安全和安保监督。
• 轨道交通机构的职责
– 在于开展和实施系统安全项目计划和安保计划,遵守监督机构程 序标准。服从监督机构评估和审议,根据监督项目标准规定的日 程完成。
城市轨道交通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行业 管理模式研究
研究背景
• 总量增加:截至目前,我国内地已有 12个城市开通了1452公里的轨道交 通线路,预计到2015年将突破3000 公里。
• 城市单独管理,尚未形成明显合力。
研究背景
• 建设方面:规模、速度世界领先;技术水平明显 提高;具有突破瓶颈的特征。
• 运营方面:处于由点到面的过渡期 运营线路通车里程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城市
垄断经营\效益外化
问题:运营企业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安全\效益\服务等指标不透明
政府既是出资方又是公众利益的代 表,必须是行业管理的主体;
问题是:用什么方式管? 使管理有效化?常态化?
行业管理方式分析
• 直接管理:交通警\工商\市容\执法大队 适用于:系统简单\标准明确
行业管理方式分析
• 间接管理:选举代表\专业委员会\委托 代理\第三方\例:审计\监理\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