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中国动画的发展形势

当前中国动画的发展形势

当前中国动画的发展形势
一、中国动画发展的现状
作为世界动画片的一部分的中国动画片,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曾经取得过辉
煌的成就,并在世界动画影坛上享有“中国学派”之美誉。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
后,中国动画事业却出现不景气的迹象。今天我们的动画市场大多被美国、日本等国的
外来动画片所占领。我们的动画市场令国人担忧,如今的动画片正在向成人化、产业化
等方面发展,可是我国动画片却发展较为缓慢,没有了以前的繁荣。因此,国产动画面
临着巨大的挑战。

二、中国动画发展的问题
1. 中国动画发展的定位不够准确
动画专业人才的缺乏,是制约中国动画发展的关键要素。当前,我国多媒体、影视动画、
三维技术等产业发展迅速,带动了企业对影视动画人才的需求。但是,我国动漫人才的
培养却远远跟不上动画产业发展的需求。虽然国内三百余所高校开设了动画专业,形成
了繁荣的竞争局面。但很多院校教育定位模糊,不了解动画行业及人才需求情况。盲目
克隆照搬动画教学计划。缺乏对动画实用人才的市场定位。因此,动画教育在遵循教育
规律的基础上,应建立一整套与动画行业岗位相衔接的、有效的科学动画教学体系,为
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实用型人才资源。面向动画企业从创意策划到具体技术环节
和人才岗位需求的动画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国内动画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意义探索。
目前中国动画片的制作单位比较特殊,它既是一个企业单位,又没完全蜕去事业单位的
特征,一方面要求完成布置的年生产量,另一方面要求自己负责销售。在数量与质量上
就存在着矛盾,在教育、娱乐、商业上也存在着矛盾。虽然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自身
可能存在着与市场脱轨或者结合不紧密的问题,但是中国观众甚至影人对动画片的了解
却较少。特别是绝大多数年长的人固执的认为动画片就是给儿童看的。于是,中国动画
片的定位就被长期的误解着。
2. 中国动画题材仅针对低龄化人群,范围狭窄,缺乏创意
现今带动世界动漫的主流是日本动画。日本动画的观众群体很广泛,除了一些限制级的
动画之外,基本上是全年龄都适合看的动画片。而中国动画相对来讲观众群比较单一,
消费群体一般主要是以4-13岁的儿童为主,适合13岁以上年龄的青年观众观看的动画
基本上没有。即使是有一些开明的动画人知道青年动画市场有多大潜力,也由于力量单
薄而无缘这个市场。如果中国动画片要腾飞,如果中国的制片人、投资者、制作者及审
片人,要制作出真正精美恢宏瑰丽,弘扬民族精神的中国人自己的大片,那么,笔者认
为美国的制作机制和经验是我们应该汲取的。如今,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对日本动画片
的痴迷程度,已使我们心中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是的,我们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己的市
场,对青少年的生命价值不够重视,没有潜下心来深入研究新一代的心理,也没有了解
动画电影的艺术和市场,不了解动画电影在今天青少年心灵中所产生的无穷魅力和人格
影响,于是如今一些青少年的精神的天空以及最广阔的中国市场就被别人占领了。而现
在制作出来的产品充其量是给学龄儿童看的,而优秀的动画片创作要不拘于传统,要展
现丰富多彩的世界。但在中国动画片体现出来的思想却是:动画片是小孩子的世界,于
是制作出来的动画片也就呈现出幼稚的特色。
3. 中国动画缺乏全面的制作技术
广电总局2004年的统计表明,动画市场每年缺口高达25万分钟左右。仅以北京电视台
动画频道、金鹰卡通频道和上海炫动卡通频道等三家卫星动画频道为例,如果三家动画
频道每天播出18小时,国产动画片播出时间达到广电总局要求占该频道总播出时间的
60% 计算,全年所需国产动画片时长就达709560分钟,但据了解2005年度全国动画制
作单位经审查批准立项的剧目总长度仅为226585分钟。而且,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动
下,全国少儿频道和卡通频道正不断扩容。在此背景下,对原创国产动画节目的市场激
增,而国内动画片的制作量却远远满足不了目前国产动画的播出需求,片源不足问题更
加凸显。 如今动画专业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成立,从这里可以看到,
青少年的梦想、市场的需求和中国动画片的希望。但长期以来中国动画教育规模较小,
而且没有形成系统性与连续性的制作团体。然而,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需要的是一支
高素质、高水准,甚至上百人从设计到绘画再到电脑制作的大而精良的团队。在CCGF
举办的2003中国数字图像艺术节上,许多青少年制作出了优秀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中
绝大多数是个人和小团体的短片,这仅是希望之光,离真正创作和制作出优秀的动画电
影还有一段距离。制作人应该深入了解动画片的特性及相关经验,应正视动画片极强的
专业性和特殊的艺术创作及制作规律,应全面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制作人应该是一个
内行,是一个专家,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一个搞美术或者动画的人,他应该具备一
种非凡的能力。如果动画真的是那么简单的小儿科,那么美国人何必需要投资高至上亿
美元,上百人的精锐大部队制作四年之久。动画是一个大概念,有些人只能搞创作,有
些人只能搞原画,动画的人才创造性思维应该是非常强的。
4. 中国动画的商业运作经验不足
中国动画片的创作艺术性都很强,而市场意识相对薄弱。中国动画人更多注重在动画片
的艺术表现和形式技巧上的挖掘。这有利也有弊,在动画艺术水准上我们达到了一个很
高的层次,可是在市场的开拓上却不够。发掘中国的动画市场是当务之急。随着国际商
业文化的交流更为广泛和快速,中国动画面临一次次挑战,美国、日本动画片受到了我
们青少年的欢迎,占据国内的动画大部分市场。中国的动画片也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上寻
求一个完美的结合点。中国的动画创作者也从未放弃这一探索。动画前辈在动画创作中
显出的坚忍不拔的精神也极大地激励着后辈。在中国,动画片是有巨大的市场前途的,
摆在动画人面前的是一条宽广的道路。中国动画片应吸收目前世界动画制作发行上的优
点,特别是美国的。中国的动画制作能力和美国、日本是不相上下的,中国拥有大量的
人力和物力,技术手段也达到了世界一流。中国的动画市场是巨大的,有无限的开发潜
力。除了创作观念的更新外,市场操作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中国动画发展要借鉴国外
成熟的市场操作方式,并针对本国特点的灵活运用。

三、中国动画的发展应彰显民族特色
国产动画内容匮乏,质量普遍不高。从总体上看,国产动画节目受欢迎的程度并不高。像央
视动画制作中心的《西游记》、《哪吒传奇》、《我为歌狂》等受欢迎的精品动画只占极少数。
目前大量的国产动画一般重形式轻内容,只注于画面优美,制作技术高超,但内容空泛,故
事情节明显低幼化。而且配音、音效较差,往往一味模仿国外动漫,动画形象创新不够,没
有鲜明的个性和吸引力,丢失了民族特色。中国动画片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这种特色当
然不能一味地仿照别人,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别人。这种特色应该建立在现代人审美的角度上。
特别是高科技运用到动画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东西。 中国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
和精深博大的美术资源,所以说今天最应该继承汲取的正是这种最具底蕴的民族特色。因此,
我们不能也不必从零开始,不能顾彼失此,不能在没有建立起真正积极有效、良性循环市场
运作机制的同时,又丧失从前辈那里所获得的成功经验。而如若没有一部从选题到创作制作
高质量的、受广大观众所喜欢的作品,市场及商业运作的成功又从何谈起呢?因此,成功的
作品和成功的市场运作缺一不可,这是良性互动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科技的进步为动画的
创作提供了便利和更好的表现手段,也让我们从中可以借鉴到许多优秀的东西,但亦步亦趋
的模仿是没有出路的。

参考文献:
[1]海洋.成都商报.2006年3月11日.
[2]王川.动画前期创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慧临.20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陕西民间出版社,2002
[4]贾否.动画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5]孙立军.动画艺术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6]叶芳庭,萌芽.我为什么喜欢日本漫画.上海市作家协会,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7]严定宪.中国动画范例1.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8]许婧.读动画:中国动画黄金80年.朝华出版社,2005

黎志雄
201030120311
10动画数码(1)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