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可编辑
初中历史开卷考试下的应试技巧
晋江市平山中学 杨通评
文章摘要:
开卷形势下的考试更加注重探究性,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的培养,注重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与社会。
如何在考试中发挥出正常水平,考出好成绩,这不仅需要平时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灵
活运用,还要在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应用非智力因素考出好成绩也是至关重要的。
正文:
从初中历史考试命题精神和发展趋势看,开卷形势下的考试更加注重探究性,注重知
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与社会。随着课
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2005年我省试验区九年级学生中招考试,历史学科首次采用开卷
考试的形式。在此情况下,相当一部分考生认为只要翻开书本就可以轻松过关,因而在复
习时只是简单的翻翻书、背背书,就走上考场。其实这是错误的。
中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和能力的测试,更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测试。要想在考试中发
挥出正常水平,考出好成绩,这不仅需要我们平时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还要在
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应用非智力因素获得高分也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就解题技巧和策略等方面来阐述初中历史开卷考试下的解答方法。
一、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1)单项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单项选择题是用来考查基础知识的最佳题型,特点是设计灵活、知识覆盖面广、答案
惟一。解答的关键是要注意审清题干中的关键词及相关的限定因素,排除干扰项。答题时,
千万不要一开始就翻书,第一遍要自我闭卷,会做的一次性做过,不会做的用做上符号,
等第一大题全部做完后,反过来马上翻书查找没有做的。如果通过翻阅资料任然不会做,
就只有猜一个答案,或者用排除法,选择字数多的那个答案
(2)辨析题的解答技巧
辨析题是比较有特色的一道大题,它和传统的判断题与改错题有一定的联系,但答题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可编辑
方法和答题技巧大相径庭,且分值特别大。这就要求对基础知识一定要落实。答题时要注
意错误项一般不是时间,应该在地点、人物、事件、作用等范围内。
在这道题上,既考基础知识,又考能力要求,还考辨别说理,经常能够拉开学生的分
数距离。此题18分,学生要考满分,难度大,是一道拉开分数距离的题,但又是一道送
给所有考生6分的题目。因为错误部分可以照抄原句。这题的方法是,先找关键词,并在
错误下面用线画下来,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整句抄下来。理由部分要求双向说理,
先说为什么错,再说正确的是什么。
(3)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技巧
材料解析题包括文字型材料题、图表型材料题、开放型材料题(如新闻时事、名人名
言、谚语诗歌、漫画海报)等。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
息进行整合加工的能力、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能力以及
文字表达能力。
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基本技巧:
①读:解题的基础
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二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
的内容。先说阅读的顺序。如何去读却有讲究。根据我自己的实践,在读题环节中,先读
设问,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
约时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从后往前读,
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原因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
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
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然
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再说阅读的内容。材料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在阅读材
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
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
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
②想:解题的关键
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
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可编辑
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
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
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二是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
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
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
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课内容相
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三是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
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
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③答:解题的落脚点
走完了“读”和“想”这两步,答题的思路有了,只剩最后一步组织答案了。在组织
答案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一是问什么答什么。
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
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二是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
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三是要恰当使用历史中的术语,少说大白话。
材料来源无法预知,但考生应当认识一点:无论材料千姿百态,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
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纲。所考问题必
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能敢于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可编辑
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4)综合题的解答技巧
综合题是测试考生分析、理解、判断、概括、归纳、综合等能力的常见题型。此题虽
然是大题,但它的的难度与材料题相似,问法与步骤也相同,只不过比较专题罢了。一般
来说,此题有三到四问,前面几问较简单,只要基础知识扎实,考生不用翻书就能够快速
得出答案,最后一问是提升,通常是拉开个等级的关键,往往考理论或者联系现实谈谈考
生的看法之类。经常可以用政治的思维来答题,甚至直接用政治答案都可以(用政治来回
答历史,这在平时训练和中考都有出现)。
如果掌握了材料解析题的做法,综合题的解答就不成问题了。解题时,一要审好题,
抓好关键词;二是答案多角度、多层次。
二、考试技巧
1、控制答题时间
答题必须先易后难——先答那些“一眼就能看穿”的题目,果断跳过那些暂时想不出
答案的题目,把应该得到的分数都拿到手,再回过头来“啃硬骨头”。 2、认真审题
考生在审题时一要心细,看清楚几个问、问什么。二要写准。为什么要这样问(或者
命题者想考我什么考点)遇到没有把握的考点,千万不要轻易下笔,而要在教材上找准了
答案再下笔。
3、据分答题
根据分值巧妙分解题目,一般来讲,答题针对性很强。例如有的题目是5分,实际上
刚好有5个得分点。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word可编辑
总之,教师只有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做到认真研读、探究题例,让学生得到做够训
练,并有针对性地教会学生一些答题方法的技巧。学生在考试时就能轻松驾驭考题,在规
定时间内完成答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