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1.2.1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1.2.1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1.“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从哲学上看,这句歌词反映了( )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③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④世界观
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谁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这句话探讨了思维和存在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①③符合
题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②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的分歧是围绕意识能不能正确认识物质的问题展开的 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
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⑤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展开

A.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答案B
解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非辩证关系问题,①错误。②是正确的,思维与存
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故③⑤错误,④正确。

3.2016年12月14~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对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又是对2017年
经济工作的规划。从哲学角度来说,这体现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
答案B
解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对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又是对2017年经济工作的规划,在哲学上
就是要处理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4.毛泽东曾明确提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
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下列观点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 )
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
答案B
解析B项认为“神”(思维)是由“形”(存在)决定的,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符合题意。
A、C、D三项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这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歪曲反映。

5.意大利蒙扎市议会曾通过一项法案,禁止市民将金鱼养在圆形鱼缸里观赏。提案者解释说,把金
鱼养在圆形鱼缸里非常残忍,因为鱼缸弯曲的表面会让金鱼眼中的“现实”世界变得扭曲。可问题
在于,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感知到的“现实”世界就是真实的?金鱼看见的世界与我们所谓的“现
实”世界不同,但我们怎么能肯定它看到的就不如我们看到的真实?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
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

③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对事物的“真实”性作出判断 ④感知无法对“现实”作出是否“真实”的
回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对于现实与扭曲的理解说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①正确;材料
强调的是人的认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说明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②正
确;材料强调的是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而不是是否换位思考,排除③;④说法错误,人的思维可
以正确认识存在,故排除。本题答案选A项。

6.“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感觉之外的客观事物是否存在,那是无法知道的。”这句
话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 D.可知论
答案C
解析解答引言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引言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根据引言提供的有效信息,与基
础知识相联系,用教材知识解释引言,引言的含义自然明确。本题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的内容。人的认识属于思维,客观事物属于存在,“感觉之外的客观事物是否存在,那是无法知道
的”说明思维不能认识存在,属于不可知论。故排除A、B、D三项,C项入选。

7.哲学史上尽管学派林立,但古今中外一切哲学派别的斗争,基本都是围绕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展开的。这是因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②是人类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
避的基本问题 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物质基础 ④贯穿哲学
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实际是问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③观点错误,对思维和存在何
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另外,哲学属于精神范畴,不是解决其他一
切哲学问题的物质基础。

8.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很丰富,其中明代就有两位有名的哲学家。明代后期的王夫之把我国古代唯物
主义哲学推向了高峰,他说:“气者,理之依也。”“气”是变化日新的物质实体,“理”不能脱离
“气”而存在,批判了“理生气”的唯心主义观点。而明代的王阳明是个典型的唯心主义者。一次
他在游山玩水时对友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
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的谈论集中到一点就是主张“心外无物”。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它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什么问题而形成的?结合上述结论,简要说明题中“问题”成
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理由。
答案(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
识存在的问题。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同时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
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
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1.在实际生活中,古今中外,人们都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计划与现实的关系。这说明( )
①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无
法回避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
的基本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计划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对存在的反映可能是正确的,也
可能是错误的,①观点错误。所以选C项。

★2.右面漫画《一刀切》涉及的哲学问题是 ( )
一刀切
A.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C.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关系问题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答案A
解析某市要求2015年全市所有人都要学会说英语,这是将主观想法强加于现实,是不符合实际的做
法,故答案选A项。

3.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
观的新理念。这充分说明( )
①我们党正确处理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
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④
我们党在制定政策时坚持了唯物主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发展实际属于存在,科学发展观属于思维。我们党根据我国的实际提
出科学发展观,正确解决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坚
持了唯物主义。因此,①②④符合题意,③明显错误。应选B项。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2012年,河北唐山连续两次发生的地震引起人们
的强烈关切。为此,专家根据1976年至今的监测数据分析,认为目前唐山地区地质活动处于稳定状
态,不会发生大地震。古时候,由于人类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地震预测难以实现。面对地
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
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人
类尚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源、震级等。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的哪些基本观点?
(2)这些基本观点在哲学上统称为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答案(1)①面对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古时候的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反
映了思维决定存在,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是唯心主义世界观。②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
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反映了存在决定思维,思维能正确
认识存在,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2)①这两个基本观点在哲学上统称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它包
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