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七章分子动理论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3

第3节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其合力表现为分子力。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少,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更快。

3.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一、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有空隙(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

(2)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3)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各自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当两个分子的距离为r0时,分子所受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此时分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r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

二、分子动理论1.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2.统计规律(1)微观方面:各个分子的运动都是不规则的,带有偶然性。

(2)宏观方面:大量分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叫做统计规律。

大量分子的集体行为受统计规律的支配。

1.自主思考——判一判(1)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2)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3)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

(×)(4)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引力的宏观表现。

(√)(5)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6)分子间的引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斥力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合作探究——议一议(1)当压缩物体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物体“反抗”被压缩,这时分子间还有引力吗?提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斥力,当物体被压缩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此时分子间仍存在引力。

(2)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又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那么为什么大量分子能聚在一起形成液体或固体而不散开?提示: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引力使分子聚集在一起而不分开。

(3)无缝钢筒中的高压油,当筒中压力达到足够大时,为什么会有油从筒壁中渗出?提示:尽管钢材坚硬、致密,但它也是由分子组成的(金属原子或离子),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在高压下,油分子就会穿越钢筒渗到外部。

对分子力的理解1.结合弹簧小球模型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距离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关系分子力弹簧小球模型r=r0F引=F斥零r<r0随r的减小,F引、F斥都增大,F斥比F引增大得快,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斥力r >r 0 随r 的增大,F 引、F 斥都减小,F 斥比F引减小得快,F 斥<F 引 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r >10r 0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很微弱,可忽略不计零 2.分子力F 随r 变化的关系图7­3­1当r <r 0时,F 随r 的增大而减小;当r >r 0时,F 随r 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如图7­3­1所示。

[典例] 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 0时,正好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分子间的距离r <r 0时,它们之间只有斥力作用B .当分子间的距离r =r 0时,分子处于平衡状态,分子不受力C .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 0增大到10r 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D .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 0增大到10r 0的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解析]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r =r 0时,F 引=F 斥,每个分子所受的合力为零,并非不受力;当r <r 0,F 斥>F 引,合力为斥力,并非只受斥力,故A 、B 错误。

当分子间的距离从0.5r 0增大到10r 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而且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先减小到零,再增大再减小到零,故C 正确,D 错误。

[答案] C(1)无论分子间的距离如何,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是同时存在的,不会出现只有引力或只有斥力的情况。

(2)要注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或斥力”与“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不是同一个概念。

1.如图7­3­2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图7­3­2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解析:选 D 挤压后的铅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距离范围,故铅柱不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分子之间的引力,故D正确,A、B、C错误。

2.(多选)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A.打湿了的两张纸很难分开B.磁铁吸引附近的小铁钉C.用斧子劈柴,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柴劈开D.用电焊把两块铁焊在一起解析:选ACD 分子间的引力必须使分子间的距离小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作用。

纸被打湿后,水分子填充了两张纸之间的凹凸部分,使水分子与两张纸的分子接近到分子引力作用范围而发生作用。

电焊也是使两块铁熔化后使铁分子达到引力作用范围而发生作用。

这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木柴是固体,其分子间距离很近,要使木柴分开就必须用很大的力来克服大量木柴分子的引力,这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磁铁对小铁钉的吸引力在较大距离内都可发生,这是磁力的作用。

故A、C、D正确。

3.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其中r0为分子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 ) A.两个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间只有斥力B.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C.压缩物体时,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D.拉伸物体时,分子间斥力和引力都减小解析:选D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r>r0时,它们的合力表现为引力;当r<r0时,它们的合力表现为斥力,故A、B选项皆错。

当物体分子间距离变化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或减小,故C错,D对。

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及应用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运动情况(1)固体分子运动情况: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接近r0,分子间距离增大或减小时,分子间有较强的作用力,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液体分子运动情况:固体受热温度升高,最终熔化为液体,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分子之间距离大约增加3%。

因此,液体分子之间作用力很接近固体的情况,分子间有较强的作用力,分子无规则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但由于分子间距离有所增加,使分子也存在移动性,所以液体在宏观上有一定的体积,而又有流动性,因此没有固定的形状。

(3)气体分子运动情况:液体汽化时体积约扩大为原来的1 000倍,说明分子间距离约增加为原来的10倍。

因此气体分子间距离数量级在10-9m左右,分子间除碰撞时有相互作用力外,彼此之间几乎没有分子作用力。

所以气体在宏观上表现为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可以充满整个容器。

[典例] 如图7­3­3所示,上、下两个广口瓶中分别装有密度较小的H2和密度较大的N2,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后( )图7­3­3A.N2向上方扩散,H2不会向下方扩散B.N2不会向上方扩散,H2向下方扩散C.N2和H2将同时向上和向下扩散D.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N2分子就不会由下向上运动了[思路点拨](1)两种物质的扩散是同时进行的。

(2)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热运动仍然进行。

[解析] 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所以,抽去玻璃板后,N2和H2将同时向上和向下扩散。

故选项C正确,选项A、B错。

当两种气体分布均匀后,分子仍在做热运动,故选项D错。

[答案] C应用分子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研究对象是微观粒子(分子),重点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及其之间的作用力。

1.(多选)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只有引力作用,反之则只有斥力作用D.分子动理论是在一定实验基础上提出的解析:选ABD 由分子动理论可知A、B对;任何情况下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C 错;分子动理论的提出是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等实验基础上提出的,D对。

2.(多选)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两块铁经过高温加压将连成一整块,这说明铁分子间有吸引力B.一定质量的气体能充满整个容器,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弱C.电焊能把两块金属连接成一整块是分子间的引力起作用D.破碎的玻璃不能把它们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其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解析:选ABC 高温高压下,铁分子运动非常剧烈,两铁块上的铁分子间距很容易充分接近到分子力起作用的距离内,所以两块铁经高温加压将很容易连成一整块,电焊也是相同的道理,A、C正确;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力非常微弱,气体分子可以做无规则的运动,从而充满整个空间,所以B正确;玻璃断面凹凸不平,即使用很大的力也不能使断面间距接近到分子引力作用的距离,故碎玻璃不能结合在一起,D错误。

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往一杯水里放几粒盐,盐粒沉在水底,逐渐溶解,过一段时间,上面的水也变咸了,这是食盐分子做布朗运动的结果B.把一块铅和一块金表面磨光后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几年,结果金和铅相互渗入,这是两种金属分子做布朗运动的结果C.扩散现象不但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了分子间是有空隙的D.压缩气体比压缩固体和液体容易得多,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液体和固体分子间的距离解析:选CD 水变咸和金与铅相互渗入都是分子扩散的结果,A和B错误;扩散现象中不同物质的分子能相互渗入,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正确;气体极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是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可忽略不计,而固体、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小,压缩时分子间斥力较大,不易被压缩,D正确。

1.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B.斥力消失,引力增大C.引力、斥力都减小D.引力、斥力都增大解析:选D 由水汽凝结成水珠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所以D正确。

2.(多选)当钢丝被拉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只有引力作用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C.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减小得慢D.分子力为零时,引力和斥力同时为零解析:选BC 钢丝拉伸,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但引力比斥力减小得慢,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所以B、C正确,A、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