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方案说明书封皮及格式

设计方案说明书封皮及格式

中原工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年产3000吨酒精浮法塔式精馏塔设计班级:应用化学112班组别:第六大组组员:范大兵指导老师:王红芳日期:2018 年 12月28日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3000吨酒精连续填料精馏塔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设计任务:生产能力<塔顶产品) 3000 吨/年操作周期 300 天/年进料组成 35 <质量分数,下同)塔顶产品组成≥94%塔底产品组成≤0.1%2、操作条件操作压力常压 <塔顶)进料热状态35℃3、设备型式自选4、厂址郑州地区三、设计内容:(1>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2> 塔板数的确定;(3>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件数据的计算;(4> 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5>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6> 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7> 塔板负荷性能图;(8> 精馏塔接管尺寸计算;(9> 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10> 绘制精馏塔设计条件图;(11> 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四、参考资料1.陈英南,刘玉兰. 常用化工单元设备的设计.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黄璐,王保国. 化工设计.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3.贾绍义,柴诚敬.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4.陈敏恒,丛德兹等. 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二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5.柴诚敬,刘国维,李阿娜.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石油化学工业规划设计院. 塔的工艺计算. 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7.化工设备技术全书编辑委员会. 化工设备全书—塔设备设计.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8.时钧,汪家鼎等. 化学工程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9.上海医药设计院.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上、下>.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10.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目录三、课程设计数据总结8四、课程设计评价与认识882. 9五、参考资料9六、附录图9一、概述乙醇~水是工业上最常见的溶剂,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是无色、无毒、无致癌性、污染性和腐蚀性小的液体混合物。

因其良好的理化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日化、医药等行业。

近些年来,由于燃料价格的上涨,乙醇燃料越来越有取代传统燃料的趋势,且已在郑州、济南等地的公交、出租车行业内被采用。

山东业已推出了推广燃料乙醇的法规。

长期以来,乙醇多以蒸馏法生产,但是由于乙醇~水体系有共沸现象,普通的精馏对于得到高纯度的乙醇来说产量不好。

但是由于常用的多为其水溶液,因此,研究和改进乙醇`水体系的精馏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塔设备是最常采用的精馏装置,无论是填料塔还是板式塔都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此我们作板式塔的设计以熟悉单元操作设备的设计流程和应注意的事项是非常必要的。

1. 设计依据本设计依据于教科书的设计实例,对所提出的题目进行分析并做出理论计算。

1. 技术来源目前,精馏塔的设计方法以严格计算为主,也有一些简化的模型,但是严格计算法对于连续精馏塔是最常采用的,我们此次所做的计算也采用严格计算法。

1. 设计任务及要求原料:乙醇~水溶液,年产量3000吨乙醇含量:35%(质量分数>,原料液温度:45℃设计要求:塔顶的乙醇含量不小于94%(质量分数>塔底的乙醇含量不大于0.1%(质量分数>表1 乙醇~水溶液体系的平衡数据二:计算过程1. 塔型选择根据生产任务,若按年工作日300天,每天开动设备24小时计算,产品流量为417kg/h,由于产品粘度较小,流量较大,为减少造价,降低生产过程中压降和塔板液面落差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选用浮阀塔。

2. 操作条件的确定2.1 操作压力由于乙醇~水体系对温度的依赖性不强,常压下为液态,为降低塔的操作费用,操作压力选为常压其中塔顶压力为塔底压力2.2 进料状态虽然进料方式有多种,但是饱和液体进料时进料温度不受季节、气温变化和前段工序波动的影响,塔的操作比较容易控制;此外,饱和液体进料时精馏段和提馏段的塔径相同,无论是设计计算还是实际加工制造这样的精馏塔都比较容易,为此,本次设计中采取饱和液体进料2.3 加热方式精馏塔的设计中多在塔底加一个再沸器以采用间接蒸汽加热以保证塔内有足够的热量供应;由于乙醇~水体系中,乙醇是轻组分,水由塔底排出,且水的比热较大,故可采用直接水蒸气加热,这时只需在塔底安装一个鼓泡管,于是可省去一个再沸器,并且可以利用压力较底的蒸汽进行加热,无论是设备费用还是操作费用都可以降低。

2.4 热能利用精馏过程的原理是多次部分冷凝和多次部分汽化。

因此热效率较低,通常进入再沸器的能量只有5%左右可以被有效利用。

虽然塔顶蒸汽冷凝可以放出大量热量,但是由于其位能较低,不可能直接用作为塔底的热源。

为此,我们拟采用塔釜残液对原料液进行加热。

3. 有关的工艺计算由于精馏过程的计算均以摩尔分数为准,需先把设计要求中的质量分数转化为摩尔分数。

已知进料口、塔顶、塔釜的质量分数分别是45%、94%和0.1%。

原料液的摩尔组成:同理可求得:原料液的平均摩尔质量:同理可求得:在45℃下,原料液中由此可查得原料液,塔顶和塔底混合物的沸点,以上计算结果见表2。

(摩尔分数>3.1 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的确定由于是泡点进料,,过点做直线交平衡线于点,由点可读得,因此:可取操作回流比:,故R取3.03.2 塔顶产品产量、釜残液量及加热蒸汽量的计算以年工作日为300天,每天开车24小时计,进料量为:由全塔的物料衡算方程可写出:(蒸汽>(泡点>3.3 全凝器冷凝介质的消耗量塔顶全凝器的热负荷:可以查得,所以平均温度下的比热,于是冷凝水用量可求:3.4 热能利用以釜残液对预热原料液,则将原料加热至泡点所需的热量可记为:其中在进出预热器的平均温度以及的情况下可以查得比热,所以,釜残液放出的热量若将釜残液温度降至那么平均温度其比热为,因此,可知,,于是理论上可以用釜残液加热原料液至泡点。

3.5 理论塔板层数的确定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线方程:由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用逐板计算法可以求出X1=0.5976 Y1=0.8598 X6=0.03385 Y6=0.1264X2=0.3228 Y2=0.6632 X7=0.0172 Y7=0.0669X3=0.1693 Y3=0.4571 X8=0.008348 Y8=0.0336X4=0.1099 Y4=0.3378 X9=0.003896 Y9=0.0159X5=0.06361 Y5=0.2191 X10=0.001704 Y10=0.006994X11=0.0006327 Y11=0.002608X12=0.0001127 Y12=0.0004654块(含塔釜>其中,精馏段3块,提馏段9块。

3.6 全塔效率的估算用奥康奈尔法(>对全塔效率进行估算:由相平衡方程式可得根据乙醇~水体系的相平衡数据可以查得:( 塔顶第一块板>(加料板>(塔釜>因此可以求得:全塔的相对平均挥发度:全塔的平均温度:在温度下查得因为所以,全塔液体的平均粘度:全塔效率:3.7 实际塔板数块(含塔釜>其中,精馏段的塔板数为:块4. 精馏塔主题尺寸的计算4.1 精馏段与提馏段的体积流量4.1.1 精馏段整理精馏段的已知数据列于表3(见下页>,由表中数据可知:液相平均摩尔质量:液相平均温度:表3 精馏段的已知数据/在平均温度下查得液相平均密度为:其中,平均质量分数所以,精馏段的液相负荷:同理可计算出精馏段的汽相负荷。

精馏段的负荷列于表4。

表4 精馏段的汽液相负荷4.1.2提馏段整理提馏段的已知数据列于表5,采用与精馏段相同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提馏段的负荷,结果列于表6。

表5 提馏段的已知数据表6 提馏段的汽液相负荷4.2 塔径的计算由于精馏段和提馏段的上升蒸汽量相差不大,为便于制造,我们取两段的塔径相等。

有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知道:汽塔的平均蒸汽流量:汽塔的平均液相流量:汽塔的汽相平均密度:汽塔的液相平均密度:塔径可以由下面的公式给出:由于适宜的空塔气速,因此,需先计算出最大允许气速。

取塔板间距,板上液层高度,那么分离空间:功能参数:从史密斯关联图查得:,由于,需先求平均表面张力:全塔平均温度,在此温度下,乙醇的平均摩尔分数为所以,液体的临界温度:设计要求条件下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平均塔温下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可以由下面的式子计算:所以:根据塔径系列尺寸圆整为此时,精馏段的上升蒸汽速度为:提馏段的上升蒸汽速度为:4.3 塔高的计算塔的高度可以由下式计算:已知实际塔板数为块,板间距由于料液较清洁,无需经常清洗,可取每隔9块板设一个人孔,则人孔的数目为:取人孔两板之间的间距,则塔顶空间,塔底空间,进料板空间高度,那么,全塔高度:5. 塔板结构尺寸的确定5.1 塔板尺寸由于塔径大于800mm,所以采用单溢流型分块式塔板。

取无效边缘区宽度,破沫区宽度,查得弓形溢流管宽度弓形降液管面积验算:液体在精馏段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液体在精馏段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5.2 弓形降液管5.2.1堰高采用平直堰,堰高取,则5.2.2降液管底隙高度h0若取精馏段取,提馏段取为,那么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时的流速为精馏段:提馏段:的一般经验数值为5.2.3进口堰高和受液盘本设计不设置进口堰高和受液盘5.3 浮阀数目及排列采用F1型重阀,重量为33g,孔径为39mm。

5.3.1浮阀数目浮阀数目气体通过阀孔时的速度取动能因数,那么,因此个=21个5.3.2排列由于采用分块式塔板,故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

若同一横排的阀孔中心距,那么相邻两排间的阀孔中心距为:5.3.3校核气体通过阀孔时的实际速度:实际动能因数:(在9~12之间>开孔率:开孔率在10%~15%之间,满足要求。

6. 流体力学验算6.1 气体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力降(单板压降>气体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力降(单板压降>6.1.1干板阻力浮阀由部分全开转为全部全开时的临界速度为:因为所以6.1.2板上充气液层阻力取板上液层充气程度因数,那么:6.1.3由表面张力引起的阻力由表面张力导致的阻力一般来说都比较小,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所以:6.2 漏液验算动能因数,相应的气相最小负荷为:其中所以可见不会产生过量漏液。

6.3 液泛验算溢流管内的清液层高度其中,所以,为防止液泛,通常,取校正系数,则有:可见,,即不会产生液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