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中间久了让人们变得烦躁,向往着乡村的幽静,接近蓝天接近大自然。
近年来民宿火了,它不是酒店也不是餐厅旅馆,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把农村自家的房子改造成民宿。
但是民宿设计,不是设计一幢房子,而是设计一种有态度的生活方式。
下面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为大家带来一个乡村民宿设计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莫基地位于浙江省莫干山,原本为一百年老宅,主体结构为夯土墙和穿斗式木结构。
设计最大程度保留了夯土墙和木结构,新建部分采用砖混结构。
最终新建部分与保留部分形成一种互相纠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建筑不再只是一座乡村民居,变成了一座乡土博物馆,一部时光穿梭机。
土墙不再是围护,木构不再是结构,而是聚光灯下的故事讲述者。
使得体验者在日常性的小尺度空间内获得了一种戏剧性的仪式感。
基地位于浙江山地,是有一个百年历史的两层老宅,为浙西民居典型的夯土木构体系。
由于年久失修,内部木结构局部塌落,外部夯土围墙由原先的白色石灰粉刷剥落成它原本的颜色,二层夯土墙倾斜严重,有塌落危险。
原本甲方希望将老宅全部拆除,新建一座混凝土房子。
但考虑到这个房子作为这个村子里为数不多的老宅,斑驳的夯土墙以及黑氲的木结构尽管粗鄙,却是这个宅子乃至整个村子追忆过去的窗口,是它的价值所在。
在说服甲方保留老宅的夯土和木构之后,设计变成了一个命题作文:如何在一个小尺度的老宅中兼顾现代居住的舒适度和传统文脉的延续性?
拆与留——经过实地勘察和测绘之后,我们决定拆除已经腐朽的外侧檐柱以及向外倾斜的西侧山墙的二层部分。
保留尚且完好的主体木结构以及其他全部夯土墙。
新与建——新增加部分,建筑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采用钢屋架独立承重。
在紧贴土墙边下挖基础梁,并在土墙的内侧新建240的砖墙,作为新的建筑围护以及结构承重。
使得保留的夯土墙和木结构不再参与建筑承重。
拆除上层夯土墙后用黄泥修补找平,作为底模板,再在上面现浇混凝土过梁承托上部建筑重量。
为了防止已经向内倾斜的夯土墙倒塌,将新建屋顶向外伸出避免夯土墙受到雨水侵蚀,另外土墙内侧通过增加横向钢撑来“扶持”土墙保证不向内部倒塌。
思纳史密斯集团成立于1853年,是美国运营历史最悠久的设计和咨询集团,近二十年都在权威的世界建筑排名前十位,集团在中国设立策划设计和投资运营二大事业板块。
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SYM 836121)及其下属
各专业咨询策划设计子公司负责集团的策划设计板块。
思纳设计股份成立于2000年,是规划、建筑、旅游和产业的产品策划和设计专家,也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建筑规划国家双甲资质单位,公司在大型城市综合更新、智慧模块建筑、城市和旅游产业策划规划、室内装饰和艺术设计、区域环境研究和景观工程、特色酒店跨界组合运营规划等领域都有卓越的人才及成功的案例。
思纳史密斯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负责集团的投资运营板块,同时作为华侨城云南文投集团的下属企业,思纳文创投资充分利用华侨城云南文投和思纳设计股份丰富的文旅行业资源和专业策划规划和研究咨询人才,与下属思纳小镇建设、思纳小镇运营一起共同打在拥有自身文旅IP的特色小镇,开展小镇的招商、运营、双创等具体的项目合作,为项目所在区域的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特色小镇等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