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公开课教案
【教材解读与活动设计】:
本单元是统编教材第一个习作单元,指向的习作要素是留心观察。
前面的“课文阅读”“交流平台”和“习作例文”都在共同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梳理观察的要点,并设置了“初试身手”进行练笔。
这些都在为习作而做准备。
本课教学设计是基于习作单元课文教学基础上的。
单元教学开始,即布置观察任务,同时指导观察记录方法,以积累素材。
课堂教学从回顾单元学习所得导入,以“初试身手”的作品为范例,在指导评价、修改的过程中,了解要多角度、多感官观察,知道怎样才能把观察到的内容写清楚,从而掌握方法。
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图表帮助理清思路、有序表达。
在共同讨论、合作评价之后,进行写作实践,将方法运用其中。
【教学目标】:
1.根据本“习作单元”的学习所得,借助思维导图,练习多角度、有顺序地写出所观察事物或场景的特点与变化。
2.写完后将认为写得好的部分与小组同学交流,巩固提升写观察作文的方法与要点。
【教学重点】:
能运用从单元例文中学习的方法习作,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教学难点】:
能多角度、多感官观察,把观察所得写清楚。
【教学时间】:60分钟
【教学准备】:课件习作纸
单元教学前期需达成目标:
《搭船的鸟》:
1.体会观察细致,明白可以多角度观察(外形、动作--2、4自然段);
2.课堂片段练习:提供图片或视频,尝试观察。
3.布置观察实践活动,填写观察记录单。
《金色的草地》:
1.连续、长时间观察;抓住事物的变化;(第3自然段)
2.出示含羞草或睡莲等事物变化的图片,引导观察。
3.扩充观察记录内容,或布置连贯观察实践活动。
《交流平台》: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回顾观察方法;
《初试身手》:试写观察所得。
《单元例文》:
1.尝试用表格或思维导图列出行文线索;
2.领悟观察方法:多感官……明确写作要点:抓特点、有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习作单元已经走到了尾声,这节课,就要汇报单元学习的成果了。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观察方法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吧!(课件归类出示课文片段或思维导图。
)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梳理收获。
课件归类出示课文片段或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归纳。
与学生一道直观地回顾所学内容,强调“有顺序、有条理”,同时为初试身手画导图做好示范和铺垫。
】
2.揭题:通过这些观察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一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3.出示习作导语,明确习作内容: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
引导关注关键词: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一处场景
二、评改实践,探究方法
初试身手时,同学们有了不少新的发现,老师从中挑选了两篇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初试身手”作品:动态的、静态的各选一篇)
1.展示习作,同桌合作,尝试画出思维导图,反观习作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是否恰当。
(展示导图,思考、修改)
2.指导评改:
(1)赏读习作: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清楚,说得明白?
(2)评改习作:觉得哪些地方可以修改?(引导学生边说边在作品纸上修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依据后几篇课文中学习到的方法,重新审视“初试身手”的作品,在全班共同评改的过程中,再次明确如何将观察所得清楚地写下来,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画出某一段的思维导图。
】
4.小结:回顾讨论修改过程,小结方法,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小结评改环节的内容,梳理评改要点。
】
三、借助图表,打开思路
1.经过刚才的热烈讨论,我们又有了新的收获,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想马上运用吧!现在,请静静的思考1分钟:
这段时间我观察了哪些事物?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可以从哪些方面去
写?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做作前准备——快速列表或画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再次引导学生选择习作内容,梳理习作思路。
提供支架,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理清顺序。
】
3.同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表格或思维导图。
(如时间允许,可展示1-2个修改后的导图)
四、限时习作
1.出示习作要求:
2.学生15分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赏读修改
1.推荐展示1——2篇习作,共同评改。
(1)出示评价标准:
(2)师生共同赏读评改习作。
【设计意图:评价标准基本与习作要求一致,便于学生自我评定。
评价以鼓励为主,讲评时关注“描写细致观察所得”引导学生发现观察细致的重要,养成观察习惯。
】
2.把作品读给同桌听,相互交流评改。
【设计意图:文章不厌百遍改。
提倡在共同评改之后,再次自评互改,提升习作质量。
如时间紧张,此环节可布置课后完成。
】
3.分享相互阅读评改的收获,再次巩固写观察作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感受的内容多样,可以是对观察对象的发现,可以是观察过程中的心得,也可以是对留心观察的看法。
】
【板书设计】: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一种事物画导图
一处场景抓变化
多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