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张少斌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重要概念的教学策略,并对不同的概念采取怎样教学方法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课题研究背景
生物学概念是支撑生物学科科学体系的关键所在,学好重要概念是学生学好生物学知识,建立自我生我学体系的根本。

介于此原因初中新课程标准已经对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而高中目前还没相应的提法,这是本课题组最初确定这个课题为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说明概念教学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都很重要。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还指出:要“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高中生物新教材重视以生物学概念构建知识体系。

在课本的章末自我检测中都要求学生在理解本章概念的基础上画概念图,这是旧教材中没有的。

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比较重要的概念约有450个,有具体定义的概念有近200个,平均每节课中都要涉及4~5个重要概念。

特别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特别重视回归课本,避免学生陷入题海战术,而是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而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呢?经多年调研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概念记忆不牢,理解不清,概念的应用能力差,生物基础不差,生物学科素养低下。

2.课题研究的意义
生物的概念教学是生物学科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它能深刻地体现生物教学过程最本质的特征。

对于生物概念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同时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也是教学大纲的基本能力要求,同时搞好生物学概念教学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因此学生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生物学概念,才能构建良好的生物学知识结构,才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在生活实践中学以致用。

更进一步完成课标提出的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这个目标。

3.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生物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概念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1).概念的名称:如酶,细胞,染色体。

(2).概念的例证:概念的外延,同类的事或者物就是概念的例证。

细胞的例证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概念的属性:概念的内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概念的定义:对同类事物本质的概括。

生物学概念是人们对生物及其生理现象本质属性的认识。

在生命科学中的许多规律、原理和方法都得借助于有关生物学概念,才能得以正确表述。

重要概念:对于重要的概念确定需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考纲内容,以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四方面确定。

本课题组确定的重要概念主要包含:(1)生物学核心概念中的重要概念(2)高考考察的重点概念(3)有利于梳理本章或某个模块内容的关键概念(4)容易理解错误或理解不全的易错概念。

概念教学生物学概念常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事物的本质和属性.生物学概念不仅仅是属于识记水平,它对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有重大的作用。

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生物学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内涵所适应的范围和条件.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掌握概念的先决条件。

研究内容以高中生物课的全册内容复习为例,研究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复习方法。

同时对学生出现的混淆概念的原因以及对部分不完善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