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育婴师理论知识大总结

育婴师理论知识大总结

育婴员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优质服务、热爱儿童,尊重儿童、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大小的变化(生理: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心理: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不断提高)、比例的变化(胎儿头占身长1/2婴儿1/4成人1/8)、旧特征的消失、新特征的获得从出生到成熟: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少年期、青年期。

0-3岁为婴儿期,也可分为新生儿期0-1个月、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呼吸系统以喉部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及鼻旁窦、咽及咽鼓管、喉等,下呼吸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上呼吸道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粘膜纤毛的清除作用年龄越小,心律及血流速度也快,婴儿血循环平均时间为12秒,学龄前儿童15秒,以后需18-20秒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吸允和吞咽反射、生后即可开奶婴儿4-10个月开始出牙,2岁左右长齐,共20颗,乳牙一般先从中间的上下两颗开始长出,然后两侧萌出新生儿胃容量为30-35ML,3个月为120ML,1岁时为250ML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出生后体内环境的调节主要依靠肾脏维持,随着生理要求的提高,肾功能迅速增长,到1岁后各项肾功能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已接近成人水平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性成熟和生殖等生命过程婴儿的髓骨是由骼骨、坐骨和耻骨三块骨头连接在一起的婴儿骨骼含骨胶原蛋白等有机物多,骨骼柔软,弹性大,可塑性强婴儿的骨缝要到4-6个月才能闭合,后囟在3个月左右闭合,前囟到1-1.5岁闭合婴儿出生时脊柱是直的3个月出现颈曲,6个月出现胸曲,10-12个月学走时出现腰曲婴儿关节窝浅,关节韧带松弛,容易发生关节脱臼婴儿的肌肉发育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先发育颈部肌肉然后是躯干再四肢,先发展大肌肉群,在发展小肌肉群,手部的精细动作要到5岁左右才能完成婴儿神经系统的特点:脑发育迅速(新生儿脑重量平均为350克,1岁时950克,6岁1200克)大脑功能发育不全、神经髓鞘化、大脑容易兴奋,易疲劳、小脑发育晚(3岁左右小脑功能逐渐完善)、植物神经发育不全皮肤的特点:保护功能差、代谢活跃、体温调节能力差、皮肤渗透能力强、当噪音达6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2岁左右可以有意识的回忆以前的事件,这种能力的出现和发展与言语的发展密切相关0-3岁是感知动作思维3-6岁是具体行动思维,3岁以前属于再造想象,缺乏创造性1岁半的婴儿能集中注意5-8分钟,1岁9个月能集中注意8-10分钟,2岁能集中注意10-12分钟,2岁半能集中注意10-20分钟在整个0-3岁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人际交往:亲子关系-玩伴关系-群体关系,0-3岁主要发展前两种交往关系0-3岁婴儿情绪和情感的最大特点:冲动、易变、外露。

受外在环境变化影响言语发展:0-1语言发生期,包括呀呀学语,开始听懂别人说话和自己说词三个阶段1-3言语的初步发展期,包括词汇的发展,句式的掌握和口语的表达能力三个阶段动作能力的发展的规律:从整体动作到分化动作,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营养行为包括择食行为、喂养行为、进食行为安全营养的重要原则:自然食物,均衡膳食,适度喂养,适量摄入热能是食物中的产热营养素在体内代谢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营养素是指维持人类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纤维素蛋白质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细胞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构成酶、激素、抗体等生理活性物质,以发挥食物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作用,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婴儿缺乏蛋白质将阻碍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发育,造成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下降,严重可导致酸碱平衡、渗透压平衡失调,严重时婴儿会有生命危险脂肪的生理作用:储存热能,随时被人体利用,保温保护,促进生长发育,溶剂的作用,含脂肪的膳食比较香,口感好,可增强食欲,延缓胃排空时间,维持饱感,减轻肠胃负担碳水化合物缺乏造成婴儿生长发育缓慢,体重轻,容易疲劳,头晕,摄入过量转化成脂肪储存,造成肥胖产生腹泻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影响钙吸收的因素:缺乏维生素d,食物中脂肪过多或脂肪吸收不良,食物中草酸盐或植盐酸婴儿长期缺钙会使骨骼牙齿发育不正常,可引起佝偻病和手足抽搐食物中钙磷比例为1:1时钙吸收率最高铁缺乏引起血红细胞减少,产生缺铁性贫血,动物性食物如肝脏血和瘦肉内含的是血红素铁,含量高,容易被人体吸收。

锌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生长的作用,缺乏会引起食欲减退,口味异常,生长迟缓,出现矮小症,性功能发育不良,伤口愈合差,影响智力发展碘缺乏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不足,小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呆傻等教育的特点:通过感官来进行学习,会主动进行学习,注意力不易集中,需要反复教育婴儿的教育主要包括动作技能、语言、认知能力、社会行为和情感培养、人格发展和艺术感受能力教育的原则:尊重婴儿发展权利的原则,促进婴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以情感体验为主体的原则,保教并重的教养原则,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婴儿个性发展的原则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未成年人享有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受抚养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了“儿童健康”的新概念从出生后4-6个月开始有计划为婴儿添加泥糊状食物添加辅食的原则: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添加速度不要过快,吃惯一种再增加一种,一种食物要适应一周左右健康婴儿每天水的消耗为体重的10%-15%1-3个月婴儿洗澡时室温在24-26度四具包括:婴儿使用的卧具、餐具、玩具、家具人体测量学是评价儿童生长发育水平最基本的手段预防接种注意:打针当天不能给婴儿洗澡,要多喝水,如果漏打,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婴儿生病时不能打预防针婴儿经常发生的意外伤害有:外伤、器官异物、烧烫伤、溺水、中毒、触电婴儿的社会行为、人格的培养是使婴儿适应社会环境和具有社会交往的能力的关键,主要包括:培养婴儿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等方面的内容个别化教学计划就是依据每个婴儿的特点与需要,制定的适合婴儿个性的、能够促进婴儿发展的教学计划实施个别化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一对一的个别教学、小组教学和团体教学游戏的分类:主动性游戏(操作性游戏、建筑造型游戏、创作性游戏、想象性游戏)教学游戏游戏教学的原则:游戏即教学的原则、目标恰当的原则、动静结合的原则、安全的原则、鼓励婴儿进行探究的原则婴儿达到最佳生长,需要在三种食物段进行科学喂养:生后立即开始母乳喂养,换乳期及时给予配方奶衔接和泥状食物添加,固体食物期到自然事物均衡膳食的合理喂养人体测量学常用参数: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上臀围缺铁性贫血:6个月-2岁容易患。

原因:婴儿生长发育快;体内储存的铁已基本用完;奶类食品含铁量不足碘缺乏的症状:体格和智力的发展受到妨碍、迟缓;甚至身材矮小,智力低下选择设计婴儿精细动作训练的基本规律:屈伸规律、左右规律、旋转规律、对称规律、五指共用规律、速度规律婴儿语言发展的4个阶段:单字句阶段、电报句阶段、简单句阶段、复合句阶段8个月以后开始练习蹲盆大小便,1岁坐盆需要帮忙,2岁以后逐渐培养独立蹲盆大小便2岁时90%以上的婴儿会发生分离痛苦,3岁时的婴儿10%会发生分离痛苦一日教学活动是个别化教学的基础,是个别化教学计划的精髓一日活动的类型:特别活动时间、单元教学活动、团体活动、一对一的教学、情景教学活动铁、锌、碘等微量元素在婴儿期以及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均衡膳食的原则:品种多样、比例适当、饮食定量、调配得当(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搭配、荤素搭配、粗粮与细粮搭配、干稀搭配、咸甜搭配)婴儿居室温度保持在18-22度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度左右宫内生长发育规律:生长速率快,发育,分化、成熟过程易受损伤,营养物需求量大,母体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和行为、情绪状态都会影响胎儿发育DDST2周-6岁,四个领域:个人-社会,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大动作。

工具简单,价格便宜,装成小箱便于携带,一张筛查纸和一本手册即可四种情况:正常,可疑,异常,无法解释盖泽尔量表4周-3.5岁婴幼儿,运动,适应性行为,语言,个人-社交行为通过,不通过,超过要求,没有做出反应设计游戏活动的基本原则:活动性、游戏性原则,整体教育思想原则(教育目标的整体性、教育理念要渗透到各个领域、实现教育手段,教育途径的整体性、要把早期教育机构、亲子园、家庭社会几方面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差异性原则、环境育人的原则、反复性原则影响宫外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潜力和环境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

环境因素对宫外生长发育影响是极其大的,可以充分调控的。

能够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包括:均衡膳食、自然食物、充分睡眠、适度运动、愉快心情。

儿童生长发育是前后连续的,前一阶段生长发育结果直接影响后一阶段的生长发育。

必须从小注意供应给婴儿均衡的营养,保证充分的睡眠,预防和减少疾病,加强户外活动,充分利用机体生长高速率期的潜能,有力的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和提高其健康水平腹泻:典型的腹泻为便稀、水样,次数多,表明肠道受刺激,粪便快速从肠道内通过。

如果婴儿已经开始吃辅助食物,可以改变一下食物。

婴儿患腹泻使身体内水分大量减少,会造成脱水,严重还会造成死亡。

如果出现粪便为绿色、水样、不思饮食,体温38以上,粪便中含血或脓液,神情不安,眼圈发黑等现象,要马上送医院治疗发生腹泻后,如果正常进行母乳喂养,可以继续喂下去,母乳喂养可以自然消除腹泻。

如果采用牛奶喂养,将牛奶做半倍的稀释。

如果腹泻严重要喝口服补液,喝稀粥米汤温开水,防止婴儿失去水分过多。

要给腹泻的婴儿继续吃东西,食物可以帮助停止腹泻,最理想的食物是温和好消化的饭菜。

开始时,吃正常量的1/3-1/2,第二天吃正常量的1/2-2/3,第三天吃正常量喂养过度:原因:给婴儿喂养的数量过多,质量过密常见的症状:溢奶、呕吐等。

溢奶是指喂奶后不长的时间内有少量的奶或咽下的食物溢出。

如果进食后有大量的食物吐出是呕吐。

6个月内的婴儿溢奶很正常。

预防:每次喂奶后让婴儿向右侧趴着或竖立抱起,轻拍其背部,帮助排出吞咽下的空气便秘:原因:主要是摄食或饮水过少;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含量过高预防:增加婴儿的饮水量;适当在奶中加些糖;在两顿奶间加些蜂蜜水;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每天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建立科学的喂养规律,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处理便秘的方法: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坚硬,原因:有的是因为吃得少或者身体不舒服、经常呕吐,胃里面食物减少;有的是吃母乳一段时间后加牛奶,受其中钙质影响造成的;有的是因为喝水太少造成的预防:按规定给婴儿喝足水,可用白菜、胡萝卜、菠菜煮水,给喝一点米汤;在饮水或吃辅助食物时加一些李子汁效果会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