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基本标准、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试题姓名:部门: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对血站工作人员任职的要求错误的是:()
A.具有国家认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75%以上
B.技术岗位人员应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卫生技术职称,并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
C.患有经血传播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采血、供血、成分血制备、检验等相关业务工作。
D.血液中心主任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心血站站长应具有专科以上学历。
2.对血站建筑要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血站的选址应远离污染源
B.业务工作区域与行政区域分开
C.业务工作区域内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应分开
D.特殊需要开放分离血液成分的,必须在符合Ⅲ类环境室内操作。
3.血站建筑面积应能满足其业务和功能的需要,其业务部门建筑面积与年采供血量参考比例正确的是()
—10000升,500(m2)
—20000升,2000—3000(m2)
C.20000—40000升,3000—4500(m2)
升以上,4000(m2)以上
4.对血站辅助设施要求错误的是()
A.无须具有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
B.污水、污物处理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C.应有与采供血任务相适应的运血车
D.应具有计算机管理设施
5.血站设备要求错误的是()
A.某层血站须具有贮血专用冰箱、低温冰箱、恒温水浴箱、洁净台等21中设备
B.中心血站在基层血站配备的基础上还应配备血小板保存箱、血细胞分离机、速冻冰箱等33中设备
C.血液中心在中心血站的基础上还应配备细菌培养箱、温控器、采血车等41中设备
D.计量器具只需出厂合格证,无须法定计量部门的检定合格证明
6.下列哪项属于质量控制范围()
A.建立质量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
B.参加市级室间质量评估制度
C.全血及成分血质量标准可依血站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D.血站检验部门质量控制制度
7.不符合新鲜冰冻血浆质量标准是:()
℃融化的新鲜冰冻血浆为淡黄色澄清液体、无纤维蛋白析出。
B.血浆蛋白含量≧50g/L
C.Ⅷ因子含量≧ml
D.保留至少长度20cm注满新鲜冰冻血浆的转移管
8.各种成分传播病毒的危险性不一样,其危险性最大的是()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9.输注全血的缺点不包括()
A.大量输注全血可使循环负荷
B.全血输入越多、患者的代谢负荷越重
C.全血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
D.全血是宝贵的资源,全血内所含的成分足量,盲目输注全血是对
资源的浪费
10.关于《血站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规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的规范。
B.规范是血站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提供采供血和相关服务的一般血站。
C.规范是血站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提供采供血和相关服务的所有血站。
D.规范是血站质量管理的最高准则适用于提供采供血和相关服务的一般血站。
11. 关于质量管理职责,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法定代表人为血站质量第一责任人法定代表人应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实施、监控和改进。
B.法定代表人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审核质量管理体系监督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确保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C.所有员工对其职责范围内的质量负责。
D.所有员工记录和保留管理审核的情况和内容。
12. 关于组织与人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设臵满足献血宣传和献血者招募的部门。
权限必须与职责基本适应。
B.高、中、初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呈金字塔形。
C.中心血站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应具有高等学校专科以上学历。
并须接受过血站质量管理培训并经过考核合格。
D.传染病病人和经血传播疾病病原体携带者不得从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备、供血等业务工作。
13. 关于组织与人员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采供血业务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医学或者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并不得相互兼任。
采供血业务负责人或质量负责
人缺席时应指定适当的人员代行其职责。
B.必须按实际情况制定继续教育和培训计划保证员工得到持续有效的教育和培训。
C.员工必须接受拟任岗位职责相关文件的培训和实践技能的培训
并且经过评估表明能够胜任。
D.必须登记和保存员工的签名并定期按规定更新以及将先前的记录存档。
14.关于质量体系文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质量体系文件应包括质量手册、过程文件、操作规程和记录。
B.建立和实施形成文件及文件管理的sop。
C.作废文件的正副本应加标记归档,作废的文件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
D.保证员工能够在单位内部范围容易获得与其岗位相关的文件并正确使用文件。
15. 建筑、设施与环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献血者征询区、体检区能对献血者进行有效体检以正确判定献血者资格。
B.采血区在指定区域安全放臵和弃臵血袋避免复用、污染和差错。
C.献血后休息区应保证献血者得到适当休息。
D.血液存放区应设臵待检测血液隔离存放区和报废血液隔离存放区。
16. 关于设备,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必须建立和实施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和持续监控等管理制度
以保证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B.计量器具应符合检定要求有明显的定期检定合格标识。
C.大型和关键设备均应以惟一性标签标记明确维护和校准周期
档案应有专人管理有使用、维护和校准记录。
D.所有应急备用关键设备要求特殊管理。
17. 关于物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采供血所用的物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不得对血液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B.购进关键物料的生产商和供应商具有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应资质每年应对其进行一次评审。
C.对温度、湿度或其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应每天进行4次温、湿度监控。
D.物料储存期限及有效期自设为入库之日起一般为半年最多不超过一年并贴上标识。
18. 关于安全与卫生,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制定并执行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组织和员工的职责保证工作场所安全与卫生。
B.有一名对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安全与卫生负责人。
C.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每两年对员工进行一次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的检测。
应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的员工进行
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
D.采取有效措施对献血者和员工进行防护避免采血、检验、制备、储存、包装和运输过程中血液、血液标本、环境受到污
染。
19. 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必须应用计算机管理采供血主要过程。
B.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更改和确认都应遵从软件工程的开发、设计、更改和确认基本原则。
C.以保证血液供应。
应设臵双路电。
D.明确用户授权设臵防止用户对重要数据的更改权限。
20. 血液的标识及可追溯性,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标签的底色应为白色与血袋牢固粘贴能防水、耐磨损背面粘
合胶不能影响血液的质量。
标签信息建议采用实体黑
色字体通过打印或印刷产生。
B.血液标签中的内容应符合《血站管理办法》、《全血及成分血液质量要求》中的相关规定至少包含献血编号、品种标识、
血型标识和有效期标识四部分。
C.献血条码的编码程序应保证献血码的惟一性同一献血码至少在30年不得重复。
D.应明确规定贴签的步骤和要求一次只对一袋血液和同源血样管贴签、贴签后应与征询表进行核对。
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40分)
1.记录包括从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储存、发放和运输的整个过程。
( )
2.关于献血者招募,以自愿无偿的低危人群作为征募对象( )
3.质量体系文件覆盖所开展的采供血业务的主要过程。
( )
4.采供血业务、生活、管理、后勤和辅助区域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干扰。
( )
5.建立和实施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程序包括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职业暴露的登记、监控和报告。
( )
6.管理评审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管理评审次数安排。
( )
7.关于血液成分献血者的健康检查结果以及血液成分单采过程关键指标的记录有采集时间、品种、体外循环的血量、抗凝剂的使用量、
交换溶液的量、血液成分的质量。
( )
8.关于血液库存管理要求,每天要求对血液库存定期盘点。
( )
9.关于投诉与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要对血液质量投诉和与血站相关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进行调查处理并详细记录。
( )
10.关于血液收回,确保在任何时间有专人接听及处理血液质量投诉和缺陷发现,并能够快速收回已发放的血液或追踪血液去向,及时通告有关单位采取适当的措施。
( )
血站基本标准培训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