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胸部创伤分册

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胸部创伤分册

第八章胸部创伤第一节肋骨骨折【概述】肋骨骨折在胸部钝性和穿透性创伤中均最为常见,约占胸部创伤的60%以上。

其病因多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

前者所致的骨折多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断端可向胸内凹陷而损伤肋间血管、胸膜和肺等,产生血胸、气胸或血气胸;而间接暴力多为胸部前后遭受挤压,常在肋骨中段折断,骨折端向外。

枪弹或爆炸伤产生的骨折多为粉碎性,且多伴有胸腔内脏器的损伤。

老年人骨质疏松,可因咳嗽、打喷嚏等肌肉强烈收缩而发生肋骨骨折。

肋骨骨折最常发生在4~7肋,1~3肋有锁骨及肩胛骨保护而不易折断;8~10肋软骨连接于肋弓,有弹性缓冲,亦不易折断;11肋和12肋为浮肋,活动度大,骨折更为少见,但当暴力强大时,这些肋骨仍可发生骨折。

第1或第2肋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或肩胛骨骨折时,应密切注意有无锁骨下血管、神经及胸内脏器损伤。

对下胸部的肋骨骨折,要注意有无膈肌及腹腔脏器损伤,特别是肝、脾及肾脏等实质脏器的损伤。

儿童及青年肋骨本身富有弹性,不易发生骨折。

因此,儿童及青年胸外伤,有时有内脏损伤而未发生骨折。

若发生骨折,说明暴力强烈更应注意有无胸内脏器损伤。

【临床表现】l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显著的症状,可随呼吸、咳嗽加重。

2压痛骨折处明显压痛,有时可触及骨折断端或局部凹陷,或有骨擦音、骨擦感。

3.胸廓挤压试验用手前后挤压胸廓,可引起骨折部位剧痛。

【诊断要点】1.根据受伤史、临床表现及体征,肋骨骨折的诊断不困难。

2.应注意有无胸内脏器的损伤。

3.对下部肋骨骨折应注意腹腔脏器.特别是肝、脾破裂之可能,必要时行腹腔诊断性穿刺。

99100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4.对严重多发性肋骨骨折应进行连续血气分析,以便明确低氧血症程度。

5.x线胸部照片可观察骨折情况并可了解胸内脏器有无损伤及并发症(气胸、血胸、肺挫伤、纵隔增宽等)。

但应注意如骨折无明显移位或骨折在肋骨与肋软骨变界处,可能x线胸片不易显示骨折线,待3~6周后x线复查发现骨痂影。

6对疑有肺挫伤患者,cT及MRl对明确肺挫伤的严重程度、范围大小均有帮助,常可发现肺内血肿和肺撕裂伤。

【治疗方案及原则】治疗重点是止痛、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气管内分泌物滞留,预防肺部感染。

1.止痛止痛方法包括药物止痛、肋间神经阻滞、骨折痛点封闭以及骨折固定等。

其中以1%普鲁卡因或0.5%丁哌卡因作骨折部痛点或肋间神经阻滞效果最佳。

肋问神经阻滞的范围原则上应包括断端肋上、肋下各一肋间。

止痛药物可选用口服吲哚美辛、布洛芬、安定等镇痛、镇静药物,或中药三七片及大活络丹,或伤处贴敷香桂活血膏等。

2.多用胸带或胶布固定。

3鼓励患者深呼吸及咳嗽、排痰,必要时应给予抗感染、祛痰剂或雾化吸人治疗,以减少呼吸系统的并发症。

(蒋耀光王如文王傻刘军)第二节胸骨骨折【概述】导致胸骨骨折的主要原因是暴力作用于胸骨区或暴力挤压所致。

高处坠落或跳马运动员落地时身体过度前屈易导致胸骨骨折,交通事故中驾驶员胸部撞击方向盘更易引起胸骨骨折。

大多数胸骨骨折发生在邻近胸骨角的胸骨体部,有时则发生在胸骨柄与胸骨体间的软骨结合部,骨折通常为横行或斜行断裂。

若出现骨折移位,多为下折端向前移位,上折端重叠于下折端后方,胸骨后骨膜常常仍保持完整。

胸骨骨折可造成严重胸内脏器或其他部位的损伤。

常见的合并伤有浮动胸壁、肺挫裂伤、心脏大血管破裂、心肌挫伤、气管及支气管破裂等,在诊断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临床表现】l_胸前区疼痛,咳嗽及深呼吸时加重。

第八童胸部创伤1012.骨折部压痛明显,如骨折移位,则可见局部畸形及异常活动,并有骨折端摩擦感。

3.如合并多根肋骨或肋软骨骨折时,可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及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

【诊断要点】1.胸前区外伤史。

2.如局部有畸形、异常运动或骨擦音.胸骨骨折的诊断即可成立。

3常规胸部x线检查,可观察有无其他胸内合并伤,侧位或斜位胸片对无移位的胸骨骨折有重要诊断价值。

4.心肌挫伤的相关辅助检查。

【治疗方案及原则】1.单纯无移位的胸骨骨折的治疗以卧床休息及止痛为主。

2有移位的胸骨骨折,待全身伤情稳定后早期行骨折复位。

常用的方法有:(1)手法复位:患者仰卧,胸椎过伸,双臂上举过头部,0.5%~1%普鲁卡因局部麻醉后,施术者往胸骨之下骨折片用力加压,此法适用于胸骨横断并有移位之骨折。

(2)手术固定:由于骨折移位明显,手法复位困难或胸骨骨折伴有连枷胸者,手术可在局麻或全麻下施行。

于骨折处正中切口,用骨膜剥离器或持骨器撬起骨折端,使之上下端对合,然后在骨折远、近端胸骨钻孔,以不锈钢丝固定或用胸骨针缝合。

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

(蒋耀光王如文王俊刘军)第三节浮动胸壁(连枷胸)【概述】浮动胸壁是严重闭合性胸部创伤之一,单纯浮动胸壁的死亡率为16蹦,若合并肺挫伤其死亡率可高达4z%。

由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或多根肋骨骨折合并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分裂或合并胸骨骨折,受伤部位的胸壁失去肋骨支持而软化,形成浮动胸壁。

浮动胸壁多发生在前胸壁。

后胸壁因受脊柱和周围肌肉保护而少有发生。

当吸气时胸内负压增加,失去支持的浮动胸壁向内凹陷;呼气时胸膜腔内雎增大,浮动胸壁向外凸出,形成与正常胸壁方向相反的“反常呼吸运动”。

伤后早期反常呼吸运动多不明显,因早期骨折处发生剧烈疼痛使伤处肌肉处于痉挛固定状态,数小时后肌肉因疲劳而松弛,加上呼吸道分泌102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物潴留,导致呼吸肌做功增加及呼吸动度加大,反常呼吸运动才逐渐明显起来。

浮动胸壁破坏了胸廓运动的稳定性,使两侧胸膜腔压力失去平衡,纵隔随呼吸来回摆动,致腔静脉不同程度的扭曲而影响血液回流,引起循环功能紊乱,导致和加重休克。

【临床表现】1.患者受伤情况多较严重,可有呼吸困难、发绀,甚至体克。

2.除具有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外,骨折部位的胸壁有反常呼吸运动。

【诊断要点】1.根据受伤史、临床表现及体征,多可作出诊断。

2.较单纯肋骨骨折更应注意有无胸内脏器损伤,尤其是肺损伤。

3.进行连续血气分析,明确低氧血症程度。

4.x线胸部照片除可明确肋骨骨折的诊断,同时可发现血气胸、肺损伤及纵隔增宽。

5.cT及MRI检查伤情允许时应行cT或MRI检查,以判明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及范围,同时可发现肺内血肿及肺撕裂伤。

【治疗方案及原则】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采用有效的止痛,除使用止痛剂外,尚可行肋间神经封闭或硬膜外麻醉止痛。

3尽快消除反常呼吸运动根据反常呼吸运动范围的大小,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及具体条件,可采用加压包扎、巾钳重力牵引、胸壁外固定架牵引.甚至手术固定。

4.有低氧血症者,如PaO2<8kPa(60mmHg),PaCO2>6.66kPa(50mmHg),肺内分流≥25%的患者,应行控制性机械通气。

5连枷胸患者常合并肺挫伤,因而在容量复苏时,避免输入过多晶体液,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酌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蒋耀光王如文王傻刘军)第四节开放性气胸【概述】胸壁伤口使胸膜腔与外界持续相通,空气随呼吸自由出人胸膜腔,称之为开放性气胸。

其病理生理变化有:①胸膜腔负压消失,伤侧肺受压萎陷,不仅第八章胸部创伤103如此,由于胸腔内压力不平衡,使纵隔推向健侧,健侧肺也受到一定压缩,故严重影响通气功能。

②吸气时健侧胸膜腔负压升高,纵隔移向健侧;呼气时,健侧负压降低,同时伤侧胸腔内气体从创口逸出,纵隔随之向伤侧移位。

这种纵隔随呼吸来回移动称之为纵隔摆动,可刺激肺门及纵隔神经丛,加重或引起胸膜肺休克。

③吸气时患侧气道内含氧低的死腔气吸人健侧肺内,呼气时健侧肺从气道内排出部分残气的同时.也将不少残气送人伤侧肺内.造成残气在两肺间来回流动,严重影响气体交换,加重缺氧。

④由于胸膜腔失去正常负压及纵隔摆动引起心脏大血管不时移位,导致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影响循环功能。

⑤可能合并的肺挫伤,胸腔内出血,使病情更为严重而复杂。

⑥通过胸壁创口,大量热量及体液散失,同时带人大量细菌,加之受伤时可能有异物及弹片遗留,易引起胸膜腔感染,并发脓胸。

【临床表现】1显著的呼吸困难、发绀,部分患者血压降低,呈休克状态。

2胸壁开放性创口,呼吸时空气经创口进出胸膜腔,发出吸吮样的声音。

【诊断要点】1.外伤史、症状、体征。

2.胸壁创口伴有吸吮样声音。

3.如病情稳定,创口经包扎后可行胸部x线摄片,以了解有无胸内异物及其他合并伤。

【治疗方案及原则】1.立即封闭创口,使开放性气胸变为闭合性气胸,然后按闭合性气胸处理。

闭合创口可用多层大块凡士林油纱布,或其他无菌敷料包扎,保证密封不漏气。

2.氧气吸人。

3.立即输液,必要时输血,防止休克。

4.于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清创术①如无胸内损伤,无严重创口污染者,清创后予以缝合;伤口严重污染者,仅缝肌层,皮下、皮肤延期缝合。

②如胸内损伤需行手术而刨口污染不严重,且位置恰当者,可扩大创口行胸内手术,反之则需另做剖胸切口。

③如果胸壁缺损过大,可用带蒂肌皮瓣填补法、骨膜片覆盖法,或人工代用品修补法等方法予以修复。

④术毕均需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

5.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6.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u。

(蒋耀光王如文王傻刘军)104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第五节张力性气胸【概述】张力性气胸也称高压性气胸或活瓣性气胸。

气体多来源于肺裂伤、气管支气管裂伤(断裂)或食管裂伤,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单向活瓣。

当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排出。

胸膜腔内气体不断增加,压力逐渐增高,使伤侧肺严重萎陷,丧失换气功能,并将纵隔推向健侧,使健侧肺亦受压,呼吸通气面积减少,但血流仍灌流不张的肺泡产生分流,引起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和低氧血症。

纵隔移位胸腔内上下腔静脉扭曲及胸内高压,使回心静脉血流受阻,心排量减少,引起循环衰竭。

若不及时救治,可很快导致患者死亡。

【临床表现】1.极度呼吸困难、发绀。

2.脉搏细弱、心率增快、可有血压下降。

3.气管偏向健侧。

4.伤侧胸部膨胀及活动度减低。

5.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诊断要点】1.根据外伤史及临床表现。

2.伤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行胸腔穿刺可抽出气体,胸膜腔内压显著增高。

3.疑有张力性气胸患者,应立即用粗针穿刺减压。

病情未稳定前,不应做x线检查。

【治疗方案及原则】1.紧急情况可先用18号粗针头在伤侧第2肋问锁骨中线处穿刺排气,针尾连接水封瓶引流或使用活瓣针。

活瓣针为穿刺针尾端栓一橡皮手套指套,其顶部剪一小口,使气体能够排出但不能进入胸膜腔,这种方法有利于现场救治与转运。

2胸腔闭式引流术在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插管,导管接水封瓶,必要时行负压吸引。

待肺膨胀,漏气停止24~48小时后即可拨管。

3急诊手术治疗经胸腔闭式引流排气后,呼吸困难不见改善,仍有大量气体排出,肺未能膨胀者。

应考虑有严重肺裂伤或气管支气管破裂,应尽早开胸探查,根据术中所见,进行相应的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