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设计论文
第一章建筑设计
1.1建筑概况
1.1.1工程名称
诸暨市街亭镇农村住宅设计
1.1.2建筑类型
两层,砖混结构
1.1.3建筑介绍
建筑面积约131 m2
载,它通过墙柱基础传到地基。
1.2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1.2.1建筑设计的要求
(1)满足用户正常生活的基础上,并为使用者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是设计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
(2)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建造房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在房屋的建造过程当中应注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并运用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措施,避免材料和人力的浪费,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
(3)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整体性较好,坚固稳定,经久耐用,建造施工方便。
(4)考虑建筑外型美观要求。
建筑物不仅仅要满足人们正常使用的需要,同时还要很好的与周围的现有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满足使用者对建筑美观的要求和需要,以达到视觉和精神上统一的效果。
(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单体建筑是总体规划中的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当中应很好的考虑到该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原有建筑的状况,周边交通环
境,建筑红线,以及符合当地行政规划的要求。
1.2.2建筑设计的依据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建筑物中家具、设备的尺寸,踏步、窗台、栏杆的高度,门洞、楼梯的宽度和高度,以至各类房间的高度和面积大小,都和人体尺度以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直接或间接有关,因此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是确定建筑空间的基本依据之一。
(2)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
家具、设备的尺寸,以及人们在使用家具和设备时,在它们近旁必要的活动空间,是考虑房间内部使用面积的重要依据。
(3)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
日照和主导风向通常是确定房屋朝向和间距的主要因素,所以在住宅楼所设计前将上述所给的气象材料进行了了解和研究,并作为设计的依据。
(4)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基地地形的平缓或起伏,基地的地质构成、土壤特性和地基承载力的大小,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构的选择与布置等都有明显的影响。
(5)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为了建筑设计、构件生产以及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尺寸协调,从而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并提高房屋设计和建造的质量和速度,建筑设计应采用国家规定的建筑统一模数制。
1.3建筑平面设计
1.3.1使用部分平面设计
对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主要有:
(1)房间的面积、形状、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
(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
(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有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
(4)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1.3.2辅助房间平面设计
辅助房间与使用房间联系密切,管道比较多,尽量集中布置,形状面积、尺寸和使用人数、设备尺寸、数量有关。
1.3.3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1.过厅设计
过厅是户内外的过渡空间,住户通过过厅出入。
过厅的基本功能是起过渡缓冲作用,也是人们出入家门的换鞋、更衣、整装和存放鞋、帽、衣物、雨具、手袋等的场所,同时过厅还具有组织户内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过厅是进入一个家庭的第一印象的空间,是人们自我表现的场所。
过厅与起居室联系密切,由门厅直接进入起居室,门厅空间与起居室空间也可融于一个流通空间。
门厅与餐厅、厨房由直接联系,它们之间是一条直接联系的动线。
门厅应靠近厨房布置,门厅与餐厅联系紧密,甚至还可融于一个的开放型发展,因此出现门厅、餐厅,厨房融为一个大空间,形成受欢迎的开放型第二起居室。
2.楼梯设计
楼梯的功能是垂直交通、楼层之间的安全疏散。
设计双跑楼梯。
3.门窗设计
门窗设计满足采光通风要求、保证安全疏散、考虑墙面布置家具、建筑立面的美观。
1.4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的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
剖面设计主要分析建筑物各部分应有的高度、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
住宅层高3.3m。
对于易积水且经常用水冲洗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室内地面应低于同层其它房间地面100mm,以防溢水。
1.5建筑体型和立体设计
建筑物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它们的体型、立面以及内外空间组合等还会给人们在精神上以某种感受,建筑物的体型和立面,即房屋的外部形象必须受内部使用功能和技术经济条件所制约,并受基地环境群体规划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1.6屋面排水设计
混凝土屋面渗漏,为做到排水畅通,本工程屋面坡度为2%,坡向北侧屋面防水材料采用合成高分子、高聚物改性沥青等新型防水卷材。
本房屋在设计时没有设计阳台,晾晒衣服及观景方面都不方便。
对于建筑外形而言,为增加美观,可在女儿墙外侧做斜边。
第二章结构设计
2.1建筑做法说明
2.1.1墙身做法
本房屋为框架结构,内墙和外墙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用M5混合砂浆砌筑。
外墙作法为:刷涂料墙面,240厚水泥空心砖,20厚石灰粗沙料刷层。
2.1.2屋面做法
首先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做1:8水泥膨胀珍珠岩找坡2%,坡向北侧;然后在找坡层上做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再在找平层上铺贴3mm厚的SBS防水卷材(两层)。
2.1.3卫生间、厨房楼地面做法
面层,10厚300×300防滑陶瓷地面砖,稀水泥浆填缝;结合层:1:2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最薄处20厚,从门口向地漏找坡1%;素水泥砂浆一道;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复合防水涂料1厚,四周沿墙刷起150高;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底抹面层:15厚水泥砂浆天棚抹灰。
2.1.4底层楼面做法
20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光;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道;80厚C10混凝土;素土夯实。
2.1.5水泥砂浆顶棚做法
钢筋混凝土板用水加10%火碱清洗油腻,1:1:4水泥石灰砂浆中层8厚;1:2.5水泥砂浆7厚;喷石灰浆两道,共厚15 mm。
2.1.6女儿墙做法
刷涂料墙面,240厚水泥蒸气砖,100厚混凝土压顶,10厚水泥砂浆层。
2.2结构布置
结构布置如图
第三章施工过程
3.1施工方案
3.1.1施工程序
1.划分施工段
按建筑物的自然层将工程划分为2个施工层。
每层不划分施工段。
垂直方向按结构层划分。
2.确定施工流向
平面方向施工为○1-○5轴线依次施工,垂直方向施工为一层→二层。
3.施工阶段
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工程(一层至二层)。
3.1.2施工顺序
1.基础工程
定位放线→降水→挖土方→验曹→混凝土垫层→底板防水层、保护层→防水层保护墙、防水层
2.结构工程
标准层顺序:放线→柱子钢筋绑扎→柱支模→柱混凝土浇筑→梁厎模→梁钢
筋→梁侧模、顶板模→顶板钢筋(水电管预埋)→梁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3.装饰装修工程
a 室内装修:结构处理→放线→里门窗口→水电设备管线安装→搭脚手架→墙面抹灰→拆脚手架→铺花岗石、地砖等→吊顶板、窗帘盒→挂镜线安装、门窗扇及五金、木装饰工程→粉刷油漆→灯具安装→清理→竣工。
b 室外装修:屋面工程→安装吊篮架子→结构处理→由二层向上抹灰→从屋顶向下做面层→首层装饰项目→台阶散水→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