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图1177°30´178°178°30´17°30´18°00´2011年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地理试题(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图1为某岛屿简图,关于该岛屿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常年受东南信风影响B .河流河道宽、水流缓C .农业地域类型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D .城市都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图2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 AB 为一空中索道。
读图回答2-3题。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B 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B. 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西南向东北C. A 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流向西北D. D 处可能形成瀑布3. 下列选择中最佳的是A. A 、B 、E 三地中,B 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B. 若要在B 或E 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 比E 更合适图 5图4可达性到车站或轨道线的距离负面影响正面影响OC. B 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D. 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图3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1、2、3、4、5、6 为地层编号,表示地层由老到新。
据此判断4-5题。
4. 若图中①处与②处的相对高度为10米,图中所 示的沙丘为流动沙丘,为了治理沙漠化应该在哪 里植树种草最合适 A. ①B. ②C. ③D. ④5. 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A. ①B. ②C. ③D. ④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许多特大城市都很注重地 面轨道交通和地下轨道交通(地铁)的建设。
图4为 “地面轨道交通对房地产的正负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城市地面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的正负影响分别是①提高沿线的房地产价值 ②降低市中心的房地产价值 ③造成交通拥挤④产生噪声污染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①④7.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地铁规划时,最适合作为基准图件的是A .城市道路分布图B .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分布图C .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D .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图图5是“某山地南、北坡垂直带谱图”,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该山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山是断块山B .该山位于北半球C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G 分布的 海拔高度下限降低 D.该山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9.关于该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带谱的叙 述,正确的是A .南坡带谱比北坡丰富,因为南坡海拔高B .G 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低于北坡,说明南坡气温低图3图7图8 图6C .E 自然带在北坡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低于南坡,说明北坡水热条件优于南坡D .与F 相似的水平自然带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的海拔会较低图6为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产业布局与甲、乙两类工业的区位要求分别相符的是A .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船运中心 上海将建迪斯尼乐园B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宝钢建于上海C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 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D .在武汉建棉纺厂 在温州建鞋、帽批发中心 11.目前丙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A .由乡村向城市转移B .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C .由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D .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图7是我国东部某城市2005-2010年“外 来人口流向调查统计图”。
读图回答第12题。
12.该市外来人口流向的变化,将会A .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B .解决城区的环境污染问题C .使城市的服务范围缩小D .使城区的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 稀土被誉为 “新材料之母”, 广 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 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
目前我国的稀 土储量占世界的30%,却长期以来供应 了国际97%的市场需求。
读图8,回答 13-14题。
13.图中甲地是我国稀土矿产量最多的地区,该地的稀土开采业属于 A. 市场指向型 B. 原料指向型 C .技术指向型 D. 动力指向型 1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甲地稀土储量大,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力度进行大规模开采图9图11图10FEBGA DHC 地形B.乙地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C.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D.丁地河段径流量小,水质不好,最好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读图9,回答15-16题。
15.若在甲处有一天然港湾,则该港湾的气候特点是A.全年高温多雨B.冬季多雨C.夏季多雨D.一月份寒冷干燥16.若甲港的对面驶来一艘轮船,其桅杆上的旗帜飘向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图10中,各坐标轴分别表示气候、地形、河流三种区位因素,箭头指示方向表示区位条件越来越好。
读图回答17-18题。
17.若仅考虑三个因素,则区位条件评价正确的说法是① H——最优② B——最劣③ F——最优④ D——最劣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8.若用此图分析有关区位因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此图表示聚落区位因素,则B地聚落最可能呈带状分布B.若此图表示农业区位因素,则A地受地形限制C.若此图表示工业区位因素,则E地水运条件最好D.若此图表示人口区位因素,则G地人口可能分布在河谷地区图101中有甲、乙两幅图,图甲的大圆表示晨昏圈,P点是北极圈与晨昏圈的切点,Q点(0°,90°E)的地方时是12点。
据此回答19-20题。
19.此时,以下地点位于昼半球的是A.(55°N ,80°W) B.(80°N ,10°E)C.(55°S ,120°W ) D.(0°, 60°W)100140602018060601006020140180莫斯科俄罗斯圈北极卡塔尔23°26′N图1220.图乙中,能表示当日P 地太阳高度变化的曲线是A .①B .②C .④D .③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l 题-第23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24题-第2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必考题 (共有3道小题,共30分)21. (10分) 2018年与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将分别在“航母”大国俄罗斯(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和“袖珍”小国卡塔尔(面积1.14万平方千米)举办。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依据材料回答。
(1)两国都具有优势的能源资源及该能源资源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什么?(4分)(2)卡塔尔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从自然条件分析俄罗斯和卡塔尔垦殖指数都不高的主要原因。
(4分)22.(10分) 图13为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描述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其原因。
(6分)图13(2)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业的有利条件。
(4分)23.(10分)读下列各图,回答问题。
图14(1)根据图14中的甲、乙两图,比较中国与英国,在经济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三方面的区别。
(2)根据图14中的丙图资料分析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变化的特点,及其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借鉴作用。
三、选考题(考生在第24、25、26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做答时请写清题号。
)24.(10分)旅游地理材料1:位于安徽的黄山以云海、奇松、怪石、温泉著称。
材料2:太平湖南依黄山,北邻九华山,被誉为未经雕琢的翡翠、黄山的情侣;又有“水中黄山”、“东方日内瓦”之美誉。
太平湖四周青山环抱,覆盖着松、柏、檀等上百种树木,郁郁葱葱,山绿树绿水绿,湖水澄碧幽深,清澈如镜,水天相接.翠绿相映,兼有西湖的妩媚、太湖的坦荡、漓江的秀丽、三峡的神奇,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绿色翡翠。
材料3: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主体由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
九华山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加之四季分明的时景和日出、晚霞、云海、雾凇、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阅读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省重点打造“两山一湖”的旅游业发展轴,请从游览价值和经济价值角度对“两山一湖”旅游资源的优势开发条件进行具体评价。
(6分)(2)如果你朋友去九华山旅游,请从旅游景观欣赏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4分)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图15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范围内中,水土流失地区的分布规律是什么?(4分)(2)分别说明A、B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原因。
(6分)图1526.(10分)环境保护读图16,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超载放牧,导致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1992~1996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试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图16(1)说出图中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
(2)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
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25.(1)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2分),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2分)。
(2)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壳运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
(答出其中三项即可得6分)26.(10分) (1)土地(草地)退化(2分)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沙化扩大,导致荒漠化。
(2分)(3)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变单一放牧业,发展多种经营;实行禁牧、轮牧、退牧,改游牧为舍饲养畜;建设饲草料基地和“草库伦”,改良牧草品种,提高草原生产力;依法管理,加强草原保护。
(每答对一点得2分,共6分)(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