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弯弯的月亮》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弯弯的月亮》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弯弯的月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了解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能够画出多个月相图,并能够按顺序排列,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月相产生及其变化的原因。

(2)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以及与人类和地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能从“是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对月相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和合作交流等方式总结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2)能参与观察月相的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会做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连续长期的观察月相,养成实事求是观察记录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2)在合作实验等方式中,养成善于思考,敢于猜测、热爱真理的科学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知道月相变化的成因;会做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

2.教学难点:
了解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能够画出多个月相图,并能够按顺序排列,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月相产生及其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
1.皮球,灯。

2.观察农历一个月内的月球位置和形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美国总统林肯受理过这样一桩奇怪的案件:被告的罪名是谋财害命,但是在审讯中,被告口口声声说自己受了冤枉,而证人却一口咬定他目睹被告犯了罪。

证词是这样的:10月18日(九月初七)晚上11时,我站在一个草堆后面,亲眼看见被告在离草堆西边30米处的大树旁作案,因为当时月光正照在被告脸上,所以我看清了作
案的凶手。

听起来证人的话颇有道理,但林肯却根据这一证词判定证人犯了诬告罪,而将被告无罪释放了。

2.思考:你能说出林肯作出这样判决的科学根据吗?
3.导语:实际上林肯的判决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有关,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弯弯的月亮》。

(二)月相变化的规律
1.动手画月亮。

师:大家说说月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你们画出月亮的样子。

(条件允许的学校,老师可以给每组准备10张24开的白纸,发给学生画月相的纸尽量做到大小相同,最好能在纸上先画出一个虚线的圆。

这样可以方便比较、排序和发现规律。

)学生画月亮。

师:一眨眼工夫,一个个月亮在我们手中诞生了!哎呀,画得多美呀!谁拿自己画的月亮到上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2.组织交流。

(教师可相机介绍不同的月相所出现的不同时间。


生:我画的月亮是一个圆月,这是月半的月亮,很亮很亮的。

生:我画的也是圆圆的月亮,不过,我的月亮上有许多环形山。

生:我画的月亮是姜黄色的,很细很细,弯弯的,像一只小船,荡漾在银河里。

(这是月初或月底时看到的月亮)
生:我画的月亮只有半个,还有一半我们看不见了。

(这是初八左右或二十二左右的时候看到的月亮)
现在我们来一起看看你们画的月亮,有峨眉月、弦月、凸月、满月。

它们分别像什么呢?
3.研究月相。

师:我们面前出现了这么多的月亮,同组小朋友互相看看,这些月亮有什么不一样呢?然后请大家把画出的月亮按照一个月的时间排序。

(学生分组把10个不同的月亮排起来,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有不同的意见)
提醒学生:尽可能按时间排。

师生交流,得出正确的月相排列方法。

(可能会出现右蛾眉月在前还是左蛾眉月在前的争论,这个留在后面通过实际观察,给月亮做日记来解决)
(三)月相的成因
1.月相的成因与什么有关呢?
2.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画月亮、排月亮来认识月相的,你们认为,怎样才能更准确地认识月相呢?现在大家观看视频《月亮太阳地球的位置关系及其呈现出的月相变化》,然后确定我们的模拟实验方案。

3.确定方案:
(1)准备一盏电灯,用这盏电灯当太阳,学生当地球,用皮球当月球。

(2)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4.交流观察的现象:
“月球”绕“地球”运动时,我们看到的“月球”的亮面是不断变化的。

有时全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比黑暗部分多,有时明亮黑暗各半,有时明亮部分比黑暗部分少,有时全部是黑暗的。

5.小结: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侧的天空,是月亮的西侧半边明亮。

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侧的天空,是月亮的东侧半边明亮。

月亮位于日地之间时叫做“朔”(新月),月亮暗的半球朝向地球,所以我们看不见它,这便是农历三十、初一。

朔以后一、二天,傍晚时分,镰刀状的新月在西边天空露面,月面(凸面)朝西。

到初七、初八时成了半圆形,这时的月相称为“上弦月”,日落时月亮在正南方天空。

上弦之后,月球的亮面逐渐增大,我们叫它凸月,到初七、初八,便到了“望”(满月),月亮同太阳遥遥相对,我们看到一轮明月于傍晚升起,通宵照耀,在早晨时落下。

满月后,月亮的圆轮部分日益亏损,但还是超过一个半圆,我们叫它凸月,到农历的二十二、二十三,月面呈半圆形,于半夜升起,和上弦月相反,月面朝东,黎明时挂在正南天空。

下弦月后,半圆继续亏损,成为挂在东方的一轮残月。

这样依次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残月——再回到新月。

它们的周期叫做一个“朔望月”,等于29.5天。

五、课堂练习
填空。

(1)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人们把所看到的月球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叫()。

(2)月球是地球的()。

它自西向东围绕()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

(3)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才发亮。

月球围绕()转动
的同时,地球又带着()围绕太阳转。

因此,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就会有时面向地球,有时()地球,有时()向着地球。

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4)从月初到月底,在每天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移动的。

(5)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的()。

答:(1)月相
(2)卫星地球一个月
(3)太阳光地球月球背着部分
(4)自西向东
(5)自西向东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到这就结束了,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吧!板书设计
弯弯的月亮
月相定义: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
月相形成原理②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
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有规律的变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