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6 课
《摆的研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实验设计,让学生明白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对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初步意识到精确测量结果的得出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2. 在学生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
在实验过程中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发现新问题的重要性。
3. 培养对新问题有继续探究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能够联系已有认识合理推测摆的摆动快慢与什么有关。
2. 能够设计对比实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改变摆的摆锤、摆的摆长对摆的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3. 能够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分析进行推测。
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两组对比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
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重点
经历改变摆的摆锤轻重与摆绳长短对一定时间内摆的摆动次数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探究。
侧重于引导学生控制探究变量和分析实验误差。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合理控制变量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并应用于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
1. 材料准备
学生材料:三个相同大小的铁垫圈、一根长的摆绳、铁架一个、秒表一只、实验记录单一份。
教师材料:上节课中学生关于摆的摆动次数的实验记录表、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的摆。
2. 知识准备
知道摆是由摆绳和摆锤组成,知道摆的摆动快慢与摆动幅度没有关系,对比实验的知识。
课前活动: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活动。
用你的身体模仿一下摆的运动,比一比看谁模仿的像!预备,开始。
你觉得摆是怎样运动的?(你这样模仿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发现同学们都非常的善于观察,关注到了摆的特点。
我想在这节课上你肯定会有更
多的发现!上课。
教学过程
一、承接旧知,延续探究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正是利用摆的这一特性,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摆钟。
(出示各种摆钟的课件)关于摆的奥妙还有哪些呢?这节课我们就将继续对摆进行研究。
(板书课题:摆的研究)老师带来了上节课大家实验的记录单,请同学们对比分析一下,你会有哪些发现或者问题?(同一个组相同时间内摆动的快慢相同这正体现了摆的什么特性?不同小组的摆,摆动快慢不一样;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系)猜测:你觉得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大胆来猜一猜!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摆锤重量和摆绳长度,到底这两个因素会不会对摆的快慢产生影响呢?我们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生:实验。
二、设计方案,展开探究
师:现在让你来设计摆锤重量与摆的快慢的关系的实验,你想怎样做?小组内低声交流一下,完成你们的实验设计方案。
学生交流。
学生汇报并演示。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师:重点强调对比试验。
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因素、不变的因素分别是什么?学生谈谈
师:用同样的方法设计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的关系的实验,怎样做?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汇报试验方法。
师:还有补充吗?生说。
现在两个实验的方法都明确了吧?实验
中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生说。
老师还有几点小提示:
1.按照研究方案,认真、有序、高效的依次完成改变摆锤重
量、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
2.边实验边完成记录单。
3.探究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器材,准备汇报交流。
师:听清楚要求了吗?开始实验吧!
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认真、有序、高效。
实验交流:哪个小组先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组的发现?
数据分析:看到这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同一个组,改变摆锤重量,摆的摆动次数不变,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摆的快慢跟摆绳长度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
)
总结:通过刚才的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知道了: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系,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同时板书)
三.课题延伸
师:哦,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原来摆的快慢是与摆绳长度有关系的!你看,老师这里有俩个摆绳长度一样的摆,推测一下它们摆动的快慢会一样吗?
学生推测
师:好,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两位同学演示,一位计时,一
位放摆,大家一起计时。
)
咦?这是怎么回事呢?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其实真正影响摆的快慢的是摆长。
什么是摆长呢?科学上规定:从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叫做摆长。
摆长和摆绳长度是一回事吗?不是!那摆长是怎样影响摆的快慢的呢?
探究继续:老师家有一个摆钟,最近走的有些慢了,你有办法
让它走准吗?同学们可以课下搜集相关资料,咱们下节课继续研究!
下课!
板书设计:
摆的研究
摆锤重量无关
摆的快慢与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摆绳长度同一个摆
摆绳越长摆动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