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北京同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5月目录1 综述 (1)1.1 项目背景 (1)1.2 用户特点 (1)1.3 项目创新 (2)2 系统设计 (5)2.1 总体设计目标 (5)2.2 总体设计原则 (5)2.3 总体框架 (7)2.4 技术路线 (9)2.4.1 技术架构图 (9)2.4.2 WebService (9)2.4.3 工作流技术 (12)2.4.4 MVC (14)2.4.5 J2EE (15)2.4.6 集成技术 (17)2.5 执行的标准规范 (19)2.5.1 质量管理标准 (19)2.5.2 数字化城市管理行业标准 (19)2.5.3 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 (19)2.5.4 通信行业标准 (20)2.5.5 公安部网络安全标准 (21)2.6 性能规定 (22)2.6.1 精度 (22)2.6.2 时间特性要求 (22)2.7 安全与保密 (22)2.8 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23)2.9 故障处理要求 (23)3 项目软件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24)3.1 系统总体功能体系 (24)3.2 业务流程分析 (24)3.2.1 总体业务流程 (25)3.2.2 案件报送流程 (26)3.2.3 案件受理流程 (26)3.2.4 指挥调度流程 (27)3.3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城管通) (27)3.3.1 需求分析 (27)3.3.2 体系结构 (27)3.3.3 主要功能 (28)3.3.4 功能特色 (29)3.3.5 工作原理 (30)3.3.6 性能技术指标 (30)3.4 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 (31)3.5 呼叫中心 (32)3.5.1 方案选择 (32)3.6 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 (32)3.6.1 需求分析 (32)3.6.2 体系结构 (33)3.6.3 主要功能 (34)3.7 调度指挥中心子系统 (35)3.7.1 需求分析 (35)3.7.2 体系结构 (36)3.7.3 主要功能 (36)3.8 职能部门子系统 (37)3.8.1 需求分析 (37)3.8.2 体系结构 (37)3.8.3 主要功能 (37)3.9 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 (38)3.9.1 需求分析 (38)3.10 协同工作子系统 (41)3.10.1 体系结构 (42)3.10.2 主要功能 (43)3.10.3 与其它子系统的关系 (44)3.10.4 性能技术指标 (45)3.11 综合评价子系统 (45)3.11.1 体系结构 (46)3.11.2 主要功能 (46)3.12 构建与维护子系统 (50)3.12.1 体系结构 (51)3.12.2 主要功能 (52)3.13 数据交换子系统 (53)3.13.1 体系结构 (53)3.13.2 主要功能 (53)3.14 GIS表现 (54)3.14.1 需求分析 (54)3.14.2 技术选择 (54)3.15 危险源采集子系统 (56)3.15.1 系统结构 (56)3.15.2 功能 (57)3.15.3 性能 (58)3.16 路灯监控子系统 (60)3.16.1 系统结构 (60)3.16.2 功能 (61)3.16.3 性能 (62)3.17 GPS车辆监控子系统 (63)3.17.1 系统结构 (63)3.17.2 系统功能 (64)4 系统集成方案 (65)4.1 设计目标 (65)4.2 集成原则 (66)4.3 服务器选型 (67)4.3.1 数据库服务器 (67)4.3.2 应用服务器 (67)4.3.3 Web服务器 (68)4.4 数据存储系统 (69)4.5 系统软件选型 (70)4.5.1 操作系统 (70)4.5.2 数据库系统 (70)4.5.3 专业软件 (70)5 信息安全及服务系统详细设计 (71)5.1.1 信息安全平台需求分析 (71)5.1.2 通信和通道安全 (72)5.1.3 主机和网络应用安全 (72)5.1.4 信息和数据安全 (72)5.1.5 系统安全公用软件 (73)5.2 系统安全设计方案建议 (81)5.2.1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原则 (81)5.2.2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82)5.2.3 网络层安全解决方案 (83)5.2.4 系统层安全解决方案 (87)5.2.5 应用层安全技术方案 (89)6 方案特点 (93)6.1 架构优势 (93)6.2 可快速实施 (93)6.3 可扩展性 (93)6.4 统一管理平台 (94)1综述1.1 项目背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强大动力和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的国际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区)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
作为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数字化建设正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建设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强大引擎。
“数字城市”的建设可以使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综合事务等实现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和可视化表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管理。
“数字城市”的建设将使城市规划更科学,城市管理更高效、资源配置更优化;更多的信息量、更强的分析能力将促进决策的科学性。
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数字重庆”的战略目标,这是我市顺应全球信息化潮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优化投资环境,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区于2005年初开始进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基础工作,进行了市政设施普查并建立了电子文档。
2005年10月,在创造性地将电子监控系统用于城市管理。
2006年1月,正式向建设部提交成为第二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单位的申请。
2006年3月,建设部《关于公布数字化城市管理第二批试点城市(城区)名单的通知》(建城函〔2006〕60号)中,将重庆**区作为建设部第二批试点城市(区),**区是重庆直辖市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建设部试点单位。
1.2 用户特点**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用户为城市管理信息员、社会公众、城市管理监督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各个委办局、以及各级相关领导。
针对**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业务系统部分来说,从使用系统的用户看,城市管理信息员和社会公众的专业技术水平可能会不高,相关人员经过系统培训后,对一般的业务处理和技术使用应该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和能力。
针对平台中的部件和事件维护子系统部分来说,操作的人员主要是政府的工作人员和后台管理维护人员。
针对普通的使用用户,地图的操作几乎不存在障碍,操作比较简便通用,但对于后台管理维护人员来说,需要的专业知识相对来说是较高的,对于这类人员,除了必要的培训工作外,相应的人员基础也需要有所提高。
从系统的使用频率来看,使用最频繁的应该是前端的报送和核查部分,即社会公众和城市管理信息员对系统进行操作的频率会比较大。
1.3 项目创新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以手机为原型的多功能通讯传输工具“城管通”,采用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建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区领导密切关注着东城区城市网格化建设的发展,决定结合**区实际情况,建设具有**区特色的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
**区具有自身的特点,是一个城市管理高度复杂的、发展中的大区,因此,**区整个城市管理的复杂度和难度和东城区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区的城市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区的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与这些区域特点相结合,并立足城市管理、面向城市未来发展,有所创新。
1.3.1理念创新⏹服务型政府政府治理理念创新,综合城市管理与服务推动政府转型。
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单单是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各项城市管理职权。
应该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体现。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原则,首先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
比如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医疗、义务教育、社会安全和秩序等等。
⏹责任型政府建立民主与责任政府。
公民能够通过正常程序和渠道参与国家治理,表达自己愿望。
⏹民主型政府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
国家相关部门正在拟定相关考核体系,加快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正确的业绩观为核心的问责制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公众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突破口:政府能力建设;即要政府管理和监督的便捷和高效,更要优先考虑公众服务因素。
依据此创新理念建设的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既是政府能力建设工程,更是服务公众的工程,设计中加了的政府决策部分的功能拓展。
高新模式**区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区,城市管理中的部件和事件不仅可以反映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折射出城市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为城市的发展和规划决策服务。
三轴图示**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在学习、借鉴了北京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模式精髓和成功经验上,结合**区“数字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平台的建设,进行了再创新,是一个面向一般城市应用,立足城市管理,服务“数字城市”和城市发展需要,高度可扩展的综合服务平台。
我们称之为网格化城市管理的“高新模式”。
1.3.2机制创新支撑体系创新,增强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可持续运营能力。
东城区系统的运营维护委托区信息办、信息中心执行,而新增功能的系统建设也要通过新建项目的形式进行。
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的更新、应用软件开发、系统维护没有合理的机制,会变成“死网”。
建立**区政府数据中心,负责综合开发管理区域内信息资源的机构,承担**区政府信息系统的持续开发与服务,作为机制保证。
符合公众服务市场化运作的城市建设新思路。
1.3.3流程创新增强系统执行的强度与长度。
东城系统前端城管通只负责城市部件信息的管理,后端只执行到信息发往指挥中心,就由各委办局职能部门在内部信息系统中或者人工完成。
项目在WebService技术支持下,要在系统内完成全过程:前端增加服务扩展功能,后端增加委办局的横向数据共享和业务整合功能,形成闭环。
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完整信息支撑。
1.3.4技术创新1)城市管理数据实时更新**区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基于WebService的开放式,松耦合城市管理平台,通过平台能够有效地集成现有**区各备办局的软件系统,实现各系统服务的共享,高效利用了现有的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大大节约了平台的开发、部署的投资和时间。
2)实现城管系统的横向数据整合,做到了随需应变基于WebService的体系架构和行业构件库的建设,平台不仅能方便的添加、重组软件功能,并且能够快速、有效的集成其他系统,深度满足不同**区城市管理复杂的、剧烈变化的需求,乃至相关委办局组织内部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做到软件服务随需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