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趣味数学157:《九章算术》中的应用题

趣味数学157:《九章算术》中的应用题

《九章算术》中一些常见的应用题
下面是从《九章算术》中选录的一些常见的应用题。

从这些题目的解法中,可以体会到古人是怎样思考问题的,对于活跃我们的解题思路,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都有一定好处。

原题1: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升之三。

术曰:置米五以所税者三之五之七之为实,以余不税者二、四、六互相乘为法。

实如法得一斗。

译述:
“实如法得一斗”是古算书的一种习惯性说法,实如法得一“什么”的意思是“这样就得到什么数”。

“实如法得一斗”的意思是“这样就得到斗数”。

“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问:本持米几何?”——有人带了一批米出三道关口,外关按货物的三分之一收税,中关按货物的五分之一收税,内关按货物的七分之一收税,最后还剩下五斗米。

问:这个人本来带了多少米?
“答曰:十斗九升八分升之三。

”——答案是:10斗98
3升。

“术曰:置米五斗以所税者三之五之七之为实,以余不税者二、四、六互相乘为法。

实如法得一斗。

”——解法是:用各关口计税时的总份数3、5、7乘5斗作为被除数,以各关口收税后余下的份数2、4、6相乘的积作为除数。

这样就得到斗数。

5×3×5×7÷[(3-1)×(5-1)×(7-1)]=10.9375(斗),10.9斗=
10斗9升,0.0375升=83升,所以,这个人本来带了10斗98
3升米。

现在的解法是:5÷(1-71)÷(1-51)÷(1-31)=5÷76÷54÷3
2=5×67×45×2
3=5×7×5×3÷6÷4÷2=……,与上式基本相同。

原题2:今有凫(f ú)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

今凫
雁俱起,问:何日相逢?答曰:三日十六分日之十五。

术曰:并日数为法,日数相乘为实。

实如法得一日。

“凫”就是野鸭。

译述:
“今有凫起南海七日至北海,雁起北海九日至南海。

今凫雁俱起,问:何日相逢?”——野鸭从南海飞到北海需要7天,大雁从北海飞到南海需要9天。

野鸭和大雁同时分别从南海和北海出发,多少天相遇?
“答曰:三日十六分日之十五”——答案是:316
15日。

“术曰:并日数为法,日数相乘为实。

实如法得一日。

”——解法是:以各自需要的天数的和为除数,以各自需要的天数的积为被除数。

这样就得到日数。

(7×9)÷(7+9)=
1663=316
15(日) 现在的解法是:1÷(71+91)=1÷9779⨯+=(7×9)÷(7+9)=316
15(日),与上式基本相同。

原题3:今有善行者一百步,不善行者六十步。

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

问:几何步及之?答曰:二百五十步。

术曰:置善行者一百步,减不善行者六十步,余四十步为法。

以善行者之一百步乘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为实。

实如法得一步。

译述:
“今有善行者一百步,不善行者六十步。

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

问:几何步及之?”——有一个善于走路的人和一个不善于走路的人。

善于走路的人走100步的同时,不善于走路的人只能走60步。

现在不善于走路的人先走100步,善于走路的人追他,需要走多少步才能追上他?
“答曰:二百五十步。

”——答案是:250步。

“术曰:置善行者一百步,减不善行者六十步,余四十步为法。

以善
行者之一百步乘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为实。

实如法得一步。

”——解法是:用善于走路的人的100步,减不善于走路的人的60步,所得的差40步为除数,用善于走路的人的100步,乘不善于走路的人先走的100步,所得的积为被除数。

这样就得到步数。

100×100÷(100-60)=250(步)
现在的解法是:100÷(100-60)×100=250(步),与上式基本相同。

原题4:今有乘传委输空车日行七十里,重车日行五十里。

今载太仓粟输上林五日三返。

问:太仓去上林几何?答曰:四十八里十八分里之十
一。

术曰:并空重里数以三返乘之为法,令空重相乘,又以五日乘之为实。

实如法得一里。

译述:
“乘传”的意思是驾马车在驿站间行驶。

“委输”的意思是把货物放在车上运到别处。

“今有乘传委输空车日行七十里,重车日行五十里。

今载太仓粟输上林五日三返。

问:太仓去上林几何?”——驾马车在驿站间运送货物,空车一日行70里,重车一日行50里。

现在从太仓运谷子到上林,5日往返3次。

问:太仓距上林多少里?
“答曰:四十八里十八分里之十一。

”——答案是:4818
11里。

“术曰:并空重里数以三返乘之为法,令空重相乘,又以五日乘之为实。

实如法得一里。

”——解法是:空车与重车所行里数的和乘3作为除数,空车与重车所行里数相乘的积乘5作为被除数。

这样就得到里数。

70×50×5÷[(70+50)×3]=4818
11(里) 现在的解法是:5÷[(701+501)×3]=5÷50
703)7050(⨯⨯+=3)7050(50705⨯+⨯⨯=4818
11(里),与上式基本相同。

原题5:今有池五渠注之,其一渠开之少半日一满,次一日一满,次二日半一满,次三日一满,次五日一满。

今皆决之,问:几何日满也?答
曰:七十四分日之十五。

术曰:各置渠一日满池之数,并以为法。

(按此术,其一渠少半日满者,是一日三满也;次一日一满;次二日半满者,是一日五分满之二也;次三日满者,是一日三分满之一也;次五日满者,是一日五分满之一也。

并之,得四满十五分满之十四也。

)以一日为实。

实如法得一日。

译述:
“今有池五渠注之,其一渠开之少半日一满,次一日一满,次二日半一满,次三日一满,次五日一满。

今皆决之,问:几何日满也?”——一个水池有五条进水渠。

单开第一条水渠3
1日注满,单开第二条水渠1日注满,单开第三条水渠22
1日注满,单开第四条渠3日注满,单开第五条水渠5日注满。

五条水渠一齐开,问:几日注满水池?
“答曰:七十四分日之十五。

”——答案是:74
15日。

“术曰:各置渠一日满池之数,并以为法。

(按此术,其一渠少半日满者,是一日三满也;次一日一满;次二日半满者,是一日五分满之二也;次三日满者,是一日三分满之一也;次五日满者,是一日五分满之一也。

并之,得四满十五分满之十四也。

)以一日为实。

实如法得一日。

”——解法是:把各渠一日注满水池的次数相加作为除数。

(按照这个方法:第一条水渠1日注满3次,第二条水渠1日注满1次,第三条水渠1日注满水池的52,第四条水渠1日注满水池的3
1,第五条水渠1日注满水池的51。

加在一起,得415
14。

)以1日为被除数。

这样就得到日数。

1÷(3+1+52+31+51)=74
15(日) 现在的解法是:1÷(311+1+2
121+31+51)=1÷(3+1+52+31+51)=74
15(日),与上式基本相同。

从以上各题可以看出:《九章算术》所提供的解题方法的确很便捷,非常有利于数学知识的普及,不足之处是缺少对对算理的阐述,好在这个缺憾在刘徽的注释中有所弥补,这是值得庆幸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