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及拓展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已经迈向了全新的信息时代。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关系到图书馆的生存价值以及发展的能力。
教师、学生以及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深刻的理解到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内涵。
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现状以及特点,提出适合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的理念,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网络
在现在的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已经从由“图书馆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图书馆的服务工作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拓展、创新。
在数字化时代的影响下,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所以高效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是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要秉承着“读者第一,服务第二”的原则,不断的对读者服务工作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
一、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特点
(一)馆藏内容多样化
由于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中都融入了信息技术,导致图书馆以印刷为主的馆藏结构发生了变化。
增加了网络信息资源,不仅仅局限于以印刷书本为主的单一形式,用数字形式来储存文献信息可以更加的方便。
由于网络资源的发范围很广,很多的资源都可以
汇聚成电子资源,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数字化、电子化的文献资源共享环境。
(二)服务对象复杂化
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对象只能在经过图书馆认可,有借阅资格的人才能够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在学校里一般是学生作为大的主体,教师也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
而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有了新的定义,只要是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阅读的个体、单位等都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
由于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丰富,学术价值高,所以吸引了很多校外的读者,使高效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逐渐向社会开放,所以服务对象比较复杂。
(三)读者需求多元化
在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一些交叉边缘学科层出不穷。
对于教师而言,可以利用图书馆资源能够掌握更多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新动态,需要利用很多不同领域的书籍和资料,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对于学生而言除了阅读与专业课程有关的资料以外,也需要补充一些地理、历史、经济、娱乐等多方面的学科领域知识。
所以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上一定要多种多样,才能体现综合素质教育和休闲娱乐的功能。
(四)服务方式的网络化
现在的高效图书馆服务工作不同于传统的单一、被动的形式,通过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只需要进行网上搜索就
能很快的找到相应的资源,为读者提供方面、快捷的服务方式。
同时读者也能够利用网络计算机,不局限于时间、地点,都能够对图书馆的馆藏进行光盘检索、信息查询等,这样就能够节省读者的很多时间。
二、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高效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图书馆的资源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观念守旧。
评价图书馆的重要指标一般是看馆藏量的大小。
在传统的观念上,只重视了对文献资源的收集,却忽视了发挥其使用功能,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大高校图书馆中。
现在图书馆对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比较注重,但是却容易忽视对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
所以即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去建设图书馆,也没有真正意义上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得到创新;(二)馆员知识老化,高层人才短缺。
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作为馆员必须要掌握多种专业知识,比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就目前的高效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业务能力偏低,知识面短浅,很难满足读者在网络需求下的图书馆资源的利用;(三)读者没有真正运用新的资源。
由于在高校的读者使用网络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各不相同,导致一些先进的网络设备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
而对于作为读者的主体学生来说,大部分运用网络资源都是进行聊天、游戏等,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的很少,所以这种现象严重阻碍了读者对
文献的使用。
三、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及拓展建议
(一)服务观念创新
高校图书馆为教学教研提供直接的信息资源,所以高水平、高效率的服务水平能够提高教学教研的质量,这也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责任与义务。
在目前的高效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要改变传统的被动服务的思想,要以“读者为中心”将信息服务作为主体的思想,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读者、不同时期对创新的需求,开展创新服务新的模式,同时将教学、教研以及社会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正视图书馆的资源价值,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由原来的“以藏为主”变成“以用为主”的形式,将资源信息共享,开展全方位的创新服务。
(二)服务内容创新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在拓展读者服务深度上。
在高校的图书馆要收集基本的文献之外,还要注重广大读者的不同需求,比如考研信息、留学信息、就业信息等,并提供这些信息的服务工作。
还要根据不同层次的读者开展不同方式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对于新读者就要将最基本的文献分类以及图书馆目录等知识进行讲解;对于高层次的读者就要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课程,让他们熟练掌握检索的方法和技能,同时还要对网络检索系统、连接检索系统重点进行介绍,通过这些技能的培训,可以使读者更加迅速
的获取检索的内容。
提高了读者现代化信息意识,加强了信息技能的掌握,所以服务内容的创新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的重点任务。
同时还要将服务更加的人性化,可以通过设置电子论坛和服务信箱等形式,使服务工作更加的满足读者的要求;第二个方面是提供个性化服务。
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大。
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年龄、职业等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
比如对科研人员就要对查新、跟踪、成果转化提供整体的技术服务;对于教研人员就要提咨询中介、编译服务等;对于学生群体就要提供更多的考研、就业的相关信息服务等。
真正的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采取“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服务内容创新工作。
这种方式可以使读者有效地进行信息的检索、获取、利用知识。
所以提供个性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工作的重要方面。
(三)服务素质创新
图书馆的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开拓者和创新者,其自身的素质决定了服务的水准,就如同有效的服务需要有理解的服务观念的职员。
所以要选取一些专业知识扎实的员工,通过对员工的岗位培训以及严格的管理等,使馆员的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同时还要对馆员进行其他知识的拓展,使他们能够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以及科研成果等。
图书馆馆员为读者提供高水准的服务是他们的责任与义务,所以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需求。
(四)服务手段创新
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形式以及手段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创新,不能总是局限于传统的服务手段,必须要加大力度对软硬件的投入使用,同时还要采用合理的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带来的高新成果,改善图书馆的设备条件,还要对图书馆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这样才能将现代化的设备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能够使读者利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对所需的资源随时的进行检索,快速的寻找到所需的信息。
(五)服务环境创新
高校图书馆要采用合理的设计方式、藏书布局,使读者能够享受在书海之中,同时还要对管理方式进行改革,摒除封闭式的外借方式,采取合理的仓储式管理的方式,符合更多读者的借阅需求。
综上所述,创新一直是时代的主题和灵魂,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是其生命力的象征,所以在进行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创新的时候,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采用“以人文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找到合适的创新切入点。
但是在一些高校采取多样式的服务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通过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方式。
参考文献:
[1]李一兵.对加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12).
[2]张群策.浅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创新[j].重庆文
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1).
[3]华玲玲.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