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器伤
2015-7-25
19
• 国外情况 • WHO 1998年统计,全球每年因针刺感染的人 •
数为1000万人,因此而致命的180万人。 据国际职业安全和健康学会报道:美国每年大 约有100万专业人员被针头刺伤,通过血液传播 引起严重感染。常见有:HBV、HCV、HIV等, 被HBV、HCV、HIV污染的针刺伤或锐器伤后的 相应感染率分别为6.0%-30%、0.4%-6%、 0.25%-0.4%。
2015-7-25
34
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 特点:
• 1、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
0.4毫微升;每毫升感染乙肝病毒(HBV)的 血液中含有1亿个乙肝病毒微粒。每毫升感 染爱滋病病毒(HIV))的血液中含有成千 上万的HIV病毒微粒。HBV在干燥环境中 可存活一周,而HIV仅存活≥10分钟。 • 2、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主要途径:皮肤 刺伤、皮肤接触、粘膜接触等。
2015-7-25 6
易被刺伤的情况:
1、被拔出的静脉穿刺针刺伤
2、将静脉注射器与针头分离 3、抢救、配合手术时传送器械清洗、抢 救、 手术后器械
2015-7-25
7
锐器伤对护士的影响
• 护士占医务人员锐器伤的最高比例 • 医务人员针刺伤后的感染与否取决于病原体,免疫状态、 • • •
针刺伤的严重性 感染概率:HIV0.3-0.5%,HBV 3 %,HCV 2-5% 针刺伤导致的职业相关感染占了所有职业相关感染的86% 而由此导致的医务人员心理伤害也许更严重,即使一次刺 伤并未导致感染。一个调查发现:20个医务人员被HIV血 液污染的针头刺伤,11个人出现了刺伤后的急性严重的抑 郁症,7个后来发展为持续的中度抑郁,6个辞去工作
2015-7-25
23
Karen Daley(公共卫生硕士,注册护士)以她自 己1998年在丢弃使用过的针头时刺伤了手指不幸 感染上HIV和丙肝的遭遇,对提出设立防止针尖扎 伤法案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陈述,因此加快了该法 案的立法进程
2015-7-25
24
2000年11月6日美国通过了《针刺 安全和预防》法案前总统克林顿在 法案上签字
2015-7-25
8
2015-7-25
9
据估计
• 医务人员大约有 • 2-40%暴露于HBV • 3-10%暴露于HCV • 0.2-0.5%暴露于HIV
2015-7-25
10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传播途径 构成
2015-7-25
11
传染源:病人及HIV病毒携带者
羊水 4,000 唾液 1
血液 18,000
48
2015-7-25
预防锐器伤害
2015-7-25
49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 步骤1:局部处理 • 步骤2:报告与记录 • 步骤3:暴露的评估 • 步骤4:暴露源的评估 • 步骤5:暴露后预防 • 步骤6:随访
2015-7-25
14
2.接受血液或血制品
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大于90%。 3.医源性感染 单次暴露于HIV阳性血液: 0.33% 4.违规采血 5.其它途径 器官移植、人工受精
2015-7-25
15
• • • • • •
•
医务人员的职业危险 ☆ HIV职业暴露高风险作业 ☆属经血或分泌物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 ☆医务人员中特别是护士有很高的刺伤率 ☆每30--60秒钟,在你和你的同行中便会发生12次职业暴露。 ☆每30--60秒钟,便有1-2名医护人员被污染的 针头扎伤。 ☆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发生。
40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
2015-7-25
41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 不要直接传递
2015-7-25
42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2015-7-25
43
禁止双手重新盖帽
2015-7-25
44
禁止用手移去注射器针头
2015-7-25
45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床边、小车顶部
2015-7-25
16
2015-7-25
2015-7-25
17
2003年全球
每分钟
10人感染HIV
2015-7-25 18
“窗口期”
• 人体感染HIV后,一般需要2周的时间才能
产生抗体。“窗口期”是指人体感染HIV 后到外周血液中能够检测出HIV抗体的这 段时间,一般为2周~3个月,少数人可到 4个月或5个月,很少超过6个月。
2015-7-25 28
2015-7-25
29
•刺 •伤 •相 •关 •因 •素
2015-7-25
刺伤深度 深度刺伤引起感染 几率大于浅度刺伤 不同器械和被污染液体的量 中空针头沾染的血量大引起感染几率大于缝针和刀 接触路径 针刺感染大于粘膜接触 时间长短 被与病人刚接触后的锐器刺伤引起的感染几率大于放置 数小时后锐器
• 直接接触 •
2015-7-25
38
预防感染的原则:标准预防
• 保护卫生工作者是最基本的 • 将所有的病人都作为HIV和/或HBV感染者对
待 • 锐器的处理:专盛锐器的容器 • 永不重复使用注射器或锐器 • 永不重复使用针头或重新套住针头
2015-7-25
39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不迫
2015-7-25
2015-7-25
21
59例感染HIV的医务人员职务分布图
33% 检验人员
42% 护士
14% 医生
11% 其他人员
2015-7-25
22
Lynda Anold 1992年5月以外科护理学士毕业, 当年9月的一天,在为急诊病人用套管针进行静脉 输液时,拔出针芯时意外刺伤了手指,93年4月确 诊感染了HIV,她当年只有23岁。由她倡导的在全 美国掀起了自觉使用安全锐器的运动已经有十年。
精液 11,000
阴道 分泌液 7,000
每毫升中HIV病毒颗粒平均数
2015-7-25 12
传播途径:已证实的有三种
2015-7-25
13
血液传播(注射途径传播)
占全球感染者的5-10%,主要以: 1、静脉注射吸毒 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为0.67%;我国登记在 册的吸毒人员总数已超过100万人,其中贵 州省有5.6万人以 上,其中15至40岁的青 壮年占91.2%。
46
使用后,应立即丢入尖锐物收集箱
2015-7-25
47
预防锐器伤害
• 正确使用锐器
– – – – – – – – – 传递锐器时使用安全的器皿 传递的过程中提醒是锐器 使用持针器,而不是手指 如果可能的话,使用钝针 不要盲缝 总是用其它器械移除刀片 使用不易穿透的容器保存或处理 处理前不要再盖上针冒,除非使用“一只手技术” 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2015-7-25 26
0.33%几率的遭遇
•
2006年一个周五下午,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卫生部艾滋 病确诊实验室刚上班,一个20多岁的女孩来到实验室,女孩的面容 憔悴,满脸惶恐,她怯生生地告诉实验室工作人员:自己是四川某县 的一名护士,在医院注射室工作。今年7月,她给一个患者打针,刚 把针头拔出来,一个朋友和她开玩笑,在身后猛一拍她的肩膀,她大 惊之下,拿针的手一哆嗦,刚拔出来的针头顺势就扎进了自己手上的 肌肉里。后来,她才从医生那里知道,那个病人是艾滋病感染者。得 知这个消息,她欲哭无泪。作为护士,她清楚地知道:是否感染HIV 只有在三个月后才能检查出来。接下来的日子,她每天都在忐忑不安 中度过,每天她都祈祷,希望不要被HIV“选中”。 • 半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 “这个女娃娃太不幸了, 针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几率为0.33% ,怎么就被她碰到了?”实验 室主任汪学纯也是一声惋惜的感叹。 • 据说现在,她消失在了人群中,渴望象正常人一样生活……
2015-7-25
32
如何预防锐器伤
小心弃置:用过的针头、不应用手套回 针帽、不应有意用手将针折弯和毁形、 不应将针头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取下、 不应摆弄针头、就近将用过的针头、 刀片及其他锐器要丢弃在刺不破的容 器里。
2015-7-25 33
如何预防锐器伤
医院应在现有条件下,考虑医护人员本 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 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 锐器刺伤的发生。
4
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 影响针头刺伤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 因素包括:
1、刺伤的深度; 2、针头的性质(空心比实心更危险); 3、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
2015-7-25
5
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
4、针头刺伤了静脉和动脉; 5、污染源来自感染早期和晚期艾滋病病感染者(病 毒载量高); 6、引起感染的因素: 7、病菌种类; 8、什么样的接触(接触方式); 9、接触的血量; 10、接触时病人血中的病毒量;
2015-7-25 3
针头刺伤后危险性有多大?
– 针刺伤 – 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 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
• 由于污染的针பைடு நூலகம்或锐器伤感染疾病的传播
几率: • HBV • HCV • HIV
2015-7-25
6.0-30.0% 0.4- 6.0% 0.25-0.4%
2015-7-25 35
针刺暴露
• 针刺暴露发生于:
– 注射
– 抽血 – 静脉穿刺或拔除 – 锐器处理 – 废弃物处理 – 外科手术缝合
2015-7-25 36
医务人员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 手术中传递剪刀及刀片 • 缝合中 • 抽血 • 抽血:拔出针头时
•
2015-7-25 37
医务人员常见职业暴露的原因
2015-7-25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