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学教案
教学过程 设计(包 括讲授内 容、讲授 方法、时 间分配、 互动设计 及教学中 的创新点 等) 复习思考 及作业布 置等
教学 方法 教学 媒体 时间分配: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 读书指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案例法√ 其他□ 板书√ 录像□ 实物□ 标本□ 挂图□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模型□ 投影√ 幻灯□
教学后记
利用电子扫描设备将各种图表在 PPT 中进行展示,增强了讲课的形象性。
咸宁学院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 教学课型 教学目标 与要求 第三章 集中量数 第一、二、三节 授课时数 4 学时
2009 年 9 月 15、16 日第 3 周星期二、三第 5、6 次课 理论课
1、 理解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等各种集中量数的含义、性质和作用; 2、 熟练掌握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等各种集中量数的计算方法; 3、 恰当地应用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等各种集中量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教学过程 设计(包 括讲授内 容、讲授 方法、时 间分配、 互动设计 及教学中 的创新点 等) 教学 方法 教学 媒体 时间分配: 第一节 数据的统计分类(30 分钟)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案例法√ 其他□ 板书√ 实物√ 标本□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
, , , ,
教学过程 设计(包 括讲授内 容、讲授 方法、时 间分配、 互动设计 及教学中 的创新点 等) 复习思考 及作业布 置等 参考资料
1、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王景英.小学教育统计与测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孝玲.教育统计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主要知识 点、重点 与难点
主要知识点:四分位距、百分位距、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性质、作用及其计算方法 和应用,相对差异量,偏态量及峰态量。 重点与难点:四分位距、百分位距、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性质、作用及其计算方法 和应用。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 读 教学方法 书指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案例法√ 其他□ 教学媒体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时间分配: 1.全距、四分位距、百分位距(60,) 2.课堂练习(30,) 3.平均差(30,) 4.课堂练习(15,) 5.方差和标准差(60,) 6.课堂练习(30,) 7.相对差异量(45,) 8.课堂练习(15,) 9.偏态量及峰态量(45,),10、课后练习的讲解(30)
教学过程 设计(包 括讲授内 容、讲授 方法、时 间分配、 互动设计 及教学中 的创新点 等)
复习思考 及作业布 置等 参考资料
课后练习 5-9 题
1、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王景英.小学教育统计与测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孝玲.教育统计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勤练习对各种差异量数的掌握十分重要
主要知识 点、重点 与难点
主要知识点: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 教学重点:1、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等各种集中量数的概念和性质; 2、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等各种集中量数的计算方法; 3、算术平均数、中数、众数等各种集中量数的具体应用。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 时间分配: 1、 算术平均数(45 ) 2、 中数(45 ) 3、 百分位数(20 分钟) 4、 众数(40 ) 5、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关系(30 )
主要知识 点、重点 与难点
主要知识点:各种统计图表的基本结构及编制方法;各种频数分布表与频数分布图。 重点与难点:区分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分组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1.求全距—
—R,2.定组数——K,3.求组距——I,4.定组限:表述组限与精确组限,5.求组 中值,6.归类划记,7.记录次数,8.核对;累积次数分布表;统计图:条形图、直 方图;绘制统计图时要遵循的一般原则
主要知识 点、重点 与难点
主要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等各种集中量数 重点和难点: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等各种集中量数性质和作用、计算方法, 以及恰当地应用加权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等各种集中量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 势。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 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书指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案例法√ 其他□ 教学媒体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时间分配: 1、 加权平均数(45 ) 2、 几何平均数(45 ) 3、 调和平均数(45 ) 4、 课后练习(45 ) 课后练习第 7、8、9 题
第二节 统计表(60 分钟) 第三节 统计图 (60 分钟) 课后习题讲解(30 分钟)
复习思考 及作业布 置等
作业: 课后练习题第 2 题,第 3 题,第 4 题,第 5 题,第 6 题
参考资料
1、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王景英.小学教育统计与测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孝玲.教育统计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读书指 幻灯√
复习思考 及作业布 置等 参考资料
课后练习 1-7 题
1、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王景英.小学教育统计与测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孝玲.教育统计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教学后记
咸宁学院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 教学课型 教学目标 与要求 第三章 集中量数 第四节 授课时数 4 学时 2009 年 9 月 22、23 日第 4 周星期二、三第 7、8 次课 理论课 1、 理解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等各种集中量数的含义、性质和作用; 2、 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等各种集中量数的计算方法; 3、 恰当地应用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等各种集中量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 中趋势。
主要知识 点、重点 与难点
主要知识点:相关的概念与意义,相关系数的性质,积差相关的概念及适应范围,积差相关的 几种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系数的等距转换与合并。 重点与难点:相关的概念与意义,积差相关的概念及适应范围,积差相关的几种计算方法以及 相关系数的等距转换与合并。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 读 教学方法 书指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案例法√ 其他□ 教学媒体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幻灯√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时间分配: 1、 相关的概念 (30 ) 2、 相关的类型 (15,) 3、 相关系数的性质(30 ) 4、 积差相关的概念及适应范围 (15,) 5、 积差相关的几种计算方法(45 ) 6、 相关系数的等距转换与合并(45, )
什么是教育统计学(概念、内容、测量的量表、测量的特点与内容等) ,2 课时 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意义(25 分钟)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65 分钟)
作业:1.基本概念:描述统计、推论统计、总体、样本、变量、随机变量、参数、统计量 2.什么是教育统计?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测量的量表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4.什么是教育测量?它有什么特点? 5.教育工作者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是什么? 6.参数与统计量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1、 2、 3、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王景英.小学教育统计与测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王孝玲.教育统计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 , ,
教学过程 设计(包 括讲授内 容、讲授 方法、时 间分配、 互动设计 及教学中 的创新点 等)
讲授法 √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 导法□ 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案例法√ 其他□ 板书√ 实物□ 标本□ 挂图□ 模型□ 投影□ 录像□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参考资料
教学后记
咸宁学院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 教学课型 教学目标 与要求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授课时数 4 学时
2009 年 9 月 8、9 日第 2 周星期二、三第 3、4 次课 理论课 1、 熟悉整理统计数据的分类; 2、 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基本结构及编制要求; 3、 熟练绘制各种统计图表。
教学后记
咸宁学院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 教学课型 教学目标 与要求 第四章 差异量数 第三、四、五节 授课时数 4 学时
2009 年 10 月 13、14 日第 7 周星期二、三第 11、1用;掌握四分位距、百分位距、平均差、方差和标准 差的计算方法;熟练运用四分位距、百分位距、平均差、方差和标准差描述数据的离中趋势。
咸宁学院课程教案
2009 年 下 (秋)学期
课 开
程 课
名 院
称 系
教育统计学 教 育 系 心理学教研室 张碧云 讲师 08 级小学教育 70 人
开 课 教 研 室 授 职 授 学 课 生 班 人 课 教 师 称 级 数
咸宁学院教务处制
咸宁学院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授课时间 教学课型 教学目标 与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授课时数 4 学时 2009 年 9 月 1、2 日第 1 周星期 二、三第 1、2 次课 理论课 1、 了解教育统计学的概念及内容; 2、 理解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意义; 3、 掌握教育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主要知识 点、重点 与难点 主要知识点: 教育统计学的概念及内容; 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意义; 教育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重点与难点:教育统计学的内容: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测量的四种量表;教育统计的基础概 念: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参数与统计量、随机变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