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句子选材特点:设题选择的语段材料一般为说明性或议论性文段,通俗易懂。
语段虽短,但语意都比较完整,有明显的层次性,能比较完整地说明一个事物、现象或论述一个观点。
语段结构主要有“总—分—总、分—总、总—分”三种形式补空布局:要求填写的句子大多有特殊的位置和性质,主要有三种情况,依据所填语句的位置,又可以归为两大类。
一种情况是在段首或层首,一种情况是在段尾或层尾,这两种句子我们称为“概括句”(包括领起句和收束句)。
另一种情况是在层的中间,或句子前半部分或后半部分,承接或阐述作用,这种句子我们称之为“阐述转换句”类型一概括句的补写1.总提(起)句的补写语句补写,命题者一般会选择关键部位的语句让考生补写。
关键部位的语句首先当属总提(起)句,即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
这时的语句补写,实际上就是一个压缩语段题,补写的内容只要能概括语段或下文内容即可。
当然,要考虑到前后句子的衔接连贯问题。
[典例1](2015·全国卷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__ ① __。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
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
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③ ,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答:①②③解析:读文段,依据“读书”“记忆型阅读”“批判型阅读”等关键词,我们不难看出文段的主要内容是阐释阅读的不同分类。
本段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一、二句,总说,第①个空格本身应是一个对上文的概括性总说句,也是下文的总提句;第二层从两个方面说阅读,一是记忆型阅读,一是批判型阅读,是分说。
第②③个空格都是在“批判型阅读”部分,都是围绕批判型阅读特点做解说。
由此可知,本题的第①个空格属总提句的补写。
答案:(示例)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2.总结句的补写所谓总结句,就是指对整个语段或语段中某一个(或两个)层次内容做出总结的句子。
这样的句子前面通常有“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提示性语言。
总结句的补写,一是对前面内容的归纳、总结,二是对前面具体内容的概括与升华。
总结既要准确,又要全面。
有时要求对语段的三个层次的内容总结,补写时不可漏掉要点。
[典例2](2016·全国卷Ⅲ)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__①__,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
比如厄瓜多尔的一颗卫星升空后不到一个月,就与太空中的火箭残骸相撞而报废,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也会__②__。
因此,__③__,应是人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答:①②③解析:通读语段可知,本语段的主要内容是太空垃圾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为第一句,是总说,第①空格处应填写一个概括性总说句;第二层是后面的四句,第②空格处由前面的“甚至……也会”可知,应填写与前面的语句构成递进关系的语句;第③空格处由“因此”一词可知,应填写结论句,属于总结句的补写。
答案:(示例)①都变成了太空垃圾②受到太空垃圾的影响③如何清理太空垃圾类型二阐述转换句的补写阐述转换句多出现在同一个句子的上半句或下半句中,通常是并列关系复句的另一半,条件关系复句的或“条件”或“结果”等。
补写时或合理推出语段未有的新内容,或根据上下文推出已有的内容。
[典例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__①__,然而,也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__②_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答:①②解析:本题所要补写的两个语句就是阐述转换(展开)句。
语段第二句(总提句)重点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带来的危害,先说“气候”,再说“海洋”,下面紧接的是什么方面的危害?故第①处显然是“人类的灾难”。
而第②处的句子是一个假设复句,“结果”有了,“假设”中已列出第一个“条件”——“土壤被污染”,第二个“条件”是什么?根据上文正面说明“植物还活着”,推知该处应是“植物”的反面。
答案:(示例)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②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句子补写3大步骤语句补写主要考查的也是语言表达连贯能力。
因此作答时也要牢记解答句子补写题的一般原则,即话题保持一致,行文照应一致,事理逻辑一致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按照以下“三步骤”答题:[典例4](2016·全国卷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__①__。
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
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
但是,__②_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
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__③__。
答:①②③答案:(示例)①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②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解题流程]第一步:抓住关键明大意通读文段,抓住“气候”“影响”“改变”等关键词,明确本段的主要内容是谈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步:切分层次定主体本段共五句话,共分两层,第一句话为一层,后面的四句话为第二层,它们之间是总分关系。
第①处是复句内的分句关系,前面说“不仅……”,后面自然是“而且……”,它们之间是递进关系;第②处是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但是”表示转折,句间自然是转折关系;第③处是复句内的分句关系,横线与前面的分句是目的关系。
第三步:前后照应定内容(句式)第①处是递进关系,所填的具体内容应结合横线后面的气候对人类生活影响方面填写;第②处为转折关系,前面是说为人类造福,后面自然是说利用不当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第③处是目的关系,所填内容应是横线前面“改变气候状况”的目的。
即讲即练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字”是我们工作及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__①__?汉字的起源,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对象。
__②__。
直到最近几十年,我国的考古学家才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安阳殷墟甲骨文”及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
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汉字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及人类社会早期在陶器上面刻画或彩绘出的符号,同时,还有少量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
这些符号,距今已经有8 000多年历史。
由此可见,__③__。
答: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
回答本题,注意把握空格前后的内容。
第一个空格,前文说“‘字’在我们的工作及生活中必不可少”,后文说“汉字的起源”,由此判定空格的内容是有关汉字的起源的提问。
第二个空格,前文说汉字的起源一直是我国学者研究的对象,后文谈最近几十年的研究发现,由此判断空格的内容应该是我们还没有确定汉字起源的具体时间。
第三个空格,从前文资料显示的具体内容分析,空格的内容应该是说我国的汉字文化历史悠久。
答案:(示例)①汉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②但一直没能确定汉字的起源时间③我国的汉字文化历史悠久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礼,是从行为举止上讲的。
个人的修养、社会的运行都包含__①__和行为举止,内和外两个方面。
内在的情感通过外在的行为举止而落实和体现。
行为举止必须有规范。
在中华文化中,这种规范就是礼。
守礼一项,如何做创新性的继承和发展,特别需要研究。
一方面,礼的特点是__②__。
今日的中国和世界,与古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礼的变革远未能跟上(变化)。
另一方面,近代以来在批判和否定传统文化,特别是批判旧礼教的影响下,__③__。
由此造成礼的严重缺失,带来了社会失序和风气浇薄的不良现象。
答: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
①处既要与“行为举止”相对,又要与下文的“内在的情感”一致,故可填写“情感精神”“思想情感”“情感意识”等。
②处根据下文“而礼的变革远未能跟上(变化)”,可以推断出此处应填写“因时而变”或“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③处根据上文“近代以来……影响下”和下文“造成礼的严重缺失”的语境,只要填写出表示“守礼的传统渐渐丧失”或“礼教文化遭到破坏”的意思的句子就可以了。
答案:(示例)①情感精神(或思想情感或情感意识) ②因时而变(或随时代变迁而不断更新) ③守礼的传统遭到极大破坏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5个字。
从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建设各有偏重:以“数字城市”为中心的“科技型智慧城市”,重点是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__①__;以“智能管理”为中心的“管理型智慧城市”,__②__,以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__③__,重点是信息通信技术在文化消费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城市的宜居度和人文关怀。
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是,科技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主流,管理型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渐被重视,但与人们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人文型智慧城市建设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关注较少。
答: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
解题时要注意前后文的联系和句式的一致性。
根据后文句式提升城市的某种功能,再联系前文信息通信技术的内容,可以确定①处为“以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
“提升城市管理和运营的效率”是政府行为,根据前文句式“重点是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及关键词“智能管理”,可得出②处的答案。
根据前文“以……为中心的……”的句式及后文提到的“人文型智慧城市”这一概念,可以确定③处的内容。
答案:(示例)①以提升城市的信息化水平②重点是信息通信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③以“智慧生活”为中心的“人文型智慧城市”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