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论》案例分析平时作业案例一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利和经济利益刘某某,男,41岁,某生产队队长。
刘某某在担任该生产队队长期间,1987年11月15日,同社员李某某签订合同,将该队养猪场承包给李经营,承包期为十年。
从此,李家三个劳动力精心经营管理,成了闻名遐迩的养猪专业户,四年以后,营利达30000余元,一天,刘某某对李某某说:“:“养猪场是我用优惠条件包给你的,你赚了大钱,得给我几千元花,不然,今后我不但不让你赚这么多钱,反而要让你把过去赚的钱都赔进去。
”李某某无奈,只好亲自给刘某某送去5000元。
后来,刘被揭发归案。
案例二法律事实可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解除年初某农场与粮食收购部门订立购销合同一份。
夏季来临,正值粮食收获季节。
该农场所在地连日暴雨,大大影响了粮食的收割进度,并导致粮食减产。
为此,该农场向粮食收购部门说明情况,并请求延期交货和减少供货数量。
问:该农场未能如期按量交付粮食是否要承担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法律责任?案例三企业内部承包单位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利益某市一公司与其下属一基层单位与1993年10月签订经济承包合同,合同中规定:承包自1994年1月1日开始有效期为三年,该基层单位每年应向公司上缴税后利润30万元并扣除剩余部分的30%作为生产发展基金;在承包期内,该基层单位资金不封顶,工资不保底,不完成利润上缴任务不保工资。
该基层单位在合同履行期,上下一条心,积极组织生产和销售,全年销售额达700万元。
实现利润200万元,并按合同的各项规定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但在合同履行的第二年中该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又下发文件,要求经济承包按期新规定的“国家得大头、企业得中头、个人得小头”的精神行事,该公司据此要求此基层单位表示不能同意并要求公司方面按照合同的规定办。
双方协商不成,遂诉至法院。
请问:此案中公司与其下属基层单位是什么关系?该公司的要求对吗?案例四财产所有权的民法保护原告:王某被告:田某原告王某与田某是同学,1996年4月,被告田某到王某家中做客。
由于二人都喜欢集邮,王某将父亲的集邮册拿出共同欣赏,其中有一枚特15首都名胜第3枚天安门“天空光芒四射”珍贵邮票上起田某注意。
田某十分欣赏该邮票,并主动要求借出该邮票,交由其老师范某鉴别真伪,王某表示同意。
几天后,王某的父亲偶然发现集邮册中的“放光芒”邮票不见了,向王某询问情况,王某将实情告诉父亲,父亲让其尽快追回。
第二天,王某找到田某要求返还“放光芒”邮票,田某称该邮票丢失,请求宽限几天,找到后原物归还,但田某一直未找到。
王某多次催促田某返还邮票,田某也曾保证在1996年8月前找到,但一直没有结果,王某遂于1996年10月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田某返还特15“天空光芒四射”邮票。
案例五依法取得的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某甲在乘坐出租车时,丢失价值5000元手机一部。
出租车司机拾得后将手机交公安机关招领。
招领期满后,公安部门依法对该机进行拍卖,被某乙购得,某乙在商店购物时,该机被小偷偷去,某丙从小偷处以2000元购得此机后不久又遗失,被人拾得交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招领失物时,某甲、某乙、某丙都到公安机关认领该机。
请问:该手机应该归谁所有?为什么?案例六合伙人的认定原告:某县某银行情被告:张某被告:李某村民张某因以前从事汽车运输业务,赚了一笔钱。
1993年2月,张某见市场上米粉走俏,遂萌发了要办粉丝厂的念头。
因为米粉的主要原料红薯在当地产量很小,需从外地大量进货,且产品也多是销往外地,所以,厂址宜选在交通比较方便的县城郊外。
于是,张某找到居住在县城郊区的李某,提出租用其长期闲置的4间平房,每月付租金1000元,李某认为,办粉丝厂肯定能赚钱,就提出不收租金,只要张某交纳每年利润的四成即可。
张某同意了李某的要求,双方就出租房屋签订了合同。
1993年5月,张某在该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了登记手续,并领取了营业执照。
随后,张某向银行贷款,购入设备,招聘工人,正式办起了粉丝厂。
1994年5月,张某付给李某1.8万元。
1995年5月,张某付给李某1万元。
此后,由于该地又开办了几个规模更大的粉丝厂,使粉丝厂开始亏损,到1996年2月,共欠某银行债务计5万元左右,粉丝厂不得不关闭停业。
张某自己无力偿还债务,请求李某帮助偿还一部分,遭到拒绝,李某的理由是:他并未参加实际经营,亏损是因张某经营管理不善所致。
债权人催债无效,起诉到人民法院,法院应张某的请求,追加李某为共同被告。
案例七无效民事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原告:张某某,男,H省A市居民被告:H省A市某电子公司经销部被告H省A市某电子公司经销部于1991年与H省B市电子产品服务公司签订购销进口彩电电视机合同,货未到便以出卖此种电视机发出了销售票。
1991年8月5日,货到后,被告经验收发现购进的电视机是进口原件,系国内某厂组装。
被告在既未更正也未声明的情况下以进口彩电对外销售。
1991年8月10日原告张某某持票以人民币1890元,从被告某电子公司经销部处购买20寸彩电1台。
一年后,原告张某某发现该彩电不是原装进口的,即多次要求被告某电子公司经销部予以退换,承担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并要求被告某电子公司经销部赔礼道歉,但被告某电子公司经销部一直未予答复,为此,原告诉至法院。
案例八企业法人的法律地位1996年10月初某市新华书店由于经营管理上的需要,与市华联贸易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
合同规定,华联公司10月底以前,供给该新华书店“联想586”电脑10台,价款总额11万元,新华书店提货时付款5万元,余款两月内付清。
任何一方违反合同均按合同违约部分标的总价款额的15%承担违约金,合同签订后华联贸易公司如约向新华书店提供“联想5856”电脑10台,但新华书店仅在提货时付款5万元,余款迟迟未付,华联贸易公司多次交涉,新华书店都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干预而未能履行付款义务,其上级主管部门市文化局认为,该新华书店未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购置电脑,是违反财经纪律。
所以,新华书店与华联公司的合同无效。
为此,华联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市新华书店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九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应符合法律规定1995年6月,某市甲、乙企业与王某个人经协商,决定共同投资创办一开发某种老年保健饮料为主的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万元,其中甲、乙两企业出资人民币25万元;王某以其个人所有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人民币50万元,三方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公司设股东会、董事会和二名监事,以董事会为公司的权力机构。
协议还规定公司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
王某受托于1995年8月向当地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办理报批手续,结果未被批准成立公司。
请问:为什么?案例十公司章程的法律意义原告:某市工商银行。
被告:甲公司。
某市甲公司的法人章程中规定:“董事会是总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其下属公公司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须经董事会讨论决定,由董事长签字才能生效。
”1992年4月,该公司总经理李某擅自以总公司的名义,任命刘某某为下属分公司乙公司的经理,该公司是1991年4月设立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取得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签发的“营业执照。
”1992年7月12日,刘某某持甲公司该分公司的营业执照,向该市工商银行达成贷款协议,贷款金额24万元,期限为6个月。
由于该分公司经营管理不善,到1993年1月贷款到期时,只能偿还贷款4万元,还有20万元无力偿还。
市工商银行找到其总公司甲公司,要求其承担下属分公司的贷款债务。
总公司以其章程规定,下属分公司经理刘某某的任命不符合章程的规定为由,拒绝了市工商银行的请求。
市工商银行遂向人民法院起诉。
案例十一公司减资应依法进行原告:某制衣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
被告:某制衣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1996年10月9日,某市制衣厂等六家公司共同出资建立某制衣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注册资本340万元,公司股东会由某市制衣厂等六个投资公司组成。
某市制衣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经营状况恶化,到1997年底公司实有资产达300万元。
此时,某市制衣厂等六股东为了减少损失,协议减少某制衣有限责任公司资本。
该协议规定:公司资产中除商标权一项财产外,其余全部公司资产均按每位股东1/6比例进行分割。
该协议通过后,某制衣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以该公司股东会的上述作法实质上是将公司资产分配殆尽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该公司股东会减资决议无效。
案例十二合同订立进程中的要约与承诺某针织厂向某百货公司推销羊毛衫,每件价格380元,共5000件,同年3月底前全部交货。
百货公司表示,如价格降至每件350元,可以要3000件。
针织厂同意减少供货数量至3000件,并还价每件360元,3月底前全部交货。
该百货公司回函表示同意。
针织厂和百货公司双方遂签订一份羊毛衫购销合同。
请问:针织厂和百货公司的行为是订立合同的什么过程?双方各处在什么地位?案例十三格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无效1999年8月17日,在某报社工作的汪小姐与西城区南礼土路的中大恒基公司签订房屋租赁委托书,双方约定由中大恒基公司代为租赁房屋。
中大恒基公司向汪小姐提供了一套位于本市海淀区罗庄西里2号楼的三居室住房可出租的信息,并派员与汪小姐共同查验出租人李尧出租房屋有关手续。
看房后,汪小姐对房屋很满意,想到中介公司的人查验房屋手续,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便爽快地与李尧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
汪小姐支付中大恒基公司提供中介服务信息咨询费1300元,看房押金500元,并向“房主”交纳一年的房租21600元。
同月28日汪小姐搬入该房屋居住。
谁知在入住一个星期后,北京地铁总公司来人到汪小姐的住处,要求她搬走,并出示了产权证明,房租交了,中介费交了,但房却没能住上几天,汪小姐一怒之下将中介公司推上了被告席。
在审理中法官发现双方签订的合同书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甲方(委托方)与出租户交换联系方法预付定金或签订租赁合同后,即为代理服务成功实现,代理费自动归乙方(中介公司)所有。
”本合同是中大恒基公司作为中介服务方自己制作的格式合同。
该合同第四条第四项为格式条款。
法院认为:中大恒基公司系房地产信息咨询机构,收取了汪小姐的中介费,应保证汪小姐承租的房屋的合法性,负有履行提供租赁房屋手续的检验义务。
请问:汪小姐能索回中介费吗?中大恒基公司能承担连带责任,向汪小姐支付已交付的房屋租金吗?汪小姐与中大恒基公司所签合同中的条款性质如何,其在法律上应如何解释?案例十四恶意串通损害当事人利益的合同无效原告:某市拖拉机配件厂被告:某县农用机械厂被告:某商贸公司1992年8月,某县农用机械厂与某市拖拉机配件厂签订农用手扶拖拉机反光镜定作合同。
合同规定,按农用机械厂提供的图纸,由配件厂带料为农用机械厂加工反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