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概论历年试题及答案.doc

经济法概论历年试题及答案.doc

全国 2 0 0 7年 1 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法概论试题课程代码: 0024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是()A. 经济法律关系B.经济关系C.经济法D.经济现象2.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公有法典》中提及了“经济法”概念。

该学者是()A. 摩莱里B.德萨米C.雷特D.孟德斯鸠3.下列法律规范属于市场规制法的是()A. 《民法通则》B.《物权法》C.《合同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从部门法的维度看经济法的地位,心须要说明经济法是否有独立的()A. 法律体系B.法律价值C.调整对象D.调整方法5.经济法宗旨的确立标准不包括()...A. 独特性标准B.普遍性标准C.包容性标准D.经济性标准6.在经济法基本原则中,更强调符合规律和公平有效的原则是()A. 调制法定原则B.调制适度原则C.调制绩效原则D.调制平衡原则7.从总体上看,经济法主体的构成体现为一种()A. 一元结构B.二元结构C.单一结构D.多重结构8.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责任,可以依据违法主体的不同,分为()A.调制主体的法律责任和受调制主体的法律责任B.赔偿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C.经济性责任和非经济性责任D.重大责任和一般责任9.从经济法的运行来说,其起点是()A. 立法B.司法C.执法D.守法10. 一般来说,确立法律所适用的主体范围,主要依据()A. 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国籍原则D.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11. 国家通过确定法定利率、税率、汇率、价格和工资标准等经济参数,调节经济活动,这种经济法调整方法称为()A. 利益诱导方法B.计划指导方法C.产业政策调控方法D.强行控制方法12. 以下原则中,不属于宏观调控法原则的是()...A. 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先原则B.政府调控法定原则C.政府调控干预原则D.政府调控适度原则13. 在财政法的体系中,被称为核心法、骨干法的是()A. 预算法B.税法C.国债法D.政府采购法14. 《政府采购法》最为直接的调整目标是()A. 规范政府采购行为B.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C.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D.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5. 税法的核心要素是()A. 征税客体B.计税依据C.税目D.税率16. 我国增值税的低税率为()A.3%B.5%C.13%D.17%17. 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属于()A. 国务院所有B.国家所有C.中国人民银行所有D.中国人民银行不同股东所有18.《公司法》等法律规定,股票交易的条件之一是: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A.3000 万元B.5000 万元C.6000 万元D.1 亿元19.在以下行为中,属于逃汇的是()A.违反汇率规定,以人民币支付或者以实物偿付应当以外汇支付的进口货款或者其他类似支出的B.以人民币为他人支付其在境内的费用,由对方付给外汇的C.未经管汇单位批准,境外投资者以人民币或者境内所购物资在境内进行投资的D.不按照国家规定将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的20.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中需要由国家调拨、分配的部分和关系经济全局的经济活动,以法令形式下达的并必须执行的计划指标称为()A. 中央计划B.地方计划C.指令性计划D.指导性计划21.被认为是市场规制法特别是反垄断法产生的标志的法律是()A. 《克莱顿法》B.《联邦贸易委员会法》C.《谢尔曼法》D.《鲁宾逊·帕特曼法》属于垄断行为的是()22.在反垄断法律体系中,一般不被认为....A.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B.联合限制竞争行为C.经营者集中行为D.行政性垄断行为23.诋毁商誉行为的行为人在主观方面()A. 是故意B.是过失C.主要为故意,其次是过失D.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24.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附奖赠促销行为中所附最高奖的绝对额度为人民币()A.3000 元B.5000 元C.8000 元D.10000 元25.一般认为,在世界上最早明确提出消费者权利的是美国总统( A. 华盛顿 B.约翰·肯尼迪C.尼克松 D.罗斯福)26.我国负责消费者申诉的部门是()A. 工商管理部门C.仲裁委员会B.消费者协会D.人民法院27.对国家规定或者经营者与消费者约定包修、包换、包退的商品,经过一定次数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经营者应当负责更换或退货。

该次数为()A. 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28.药品广告的内容()A. 以经营者向广告商提供的内容为限B.以经营者与广告商商定的内容为限C.以主管部门前置性审批通过的内容为限D.以经营者向消费者承诺的内容为限29.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关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中,至为关键的指标是()A. 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B.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C.资本充足率D.存款准备金30.上市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一定时期内,向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提交年度报告。

该一定时期是指()A.2 个月B.3 个月C.4 个月D.6 个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经济法的基本特征包括()A. 经济性C.现代性B.强制性D.规制性E.综合性32.宏观调控法中的核心问题是宏观调控权的()A. 定位B.界定C.配置D.目的E.行使33.以下关于商业银行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商业银行是依法成立,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B. 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是人民币10 亿元C.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设董事会,设立监事会D. 吸收存款这种负债一般占总负债量的60%左右E.商业银行贷款,应当与借款人订立书面信贷合同,特殊情况下可以订立口头信贷合同34.反垄断法执行主体的权力包括()A. 调查权C.制裁权B.许可权D.一般调研权E.起诉权35.商业秘密的特征是指()A. 商业性C.价值性B.秘密性D.保密性E.复杂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25 分)36.简述经济法与商法的区别。

37.简述避免法律性重复征税的方法。

38.简述政府采购中的公平交易原则。

39.简述垄断的定义及其包括的含义。

40.简述证券市场中虚假陈述的定义及其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11 分)41.试述经济法主体的调制行为及其分类。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2 分,共24 分)42.华山贸易公司2006 年采取在帐簿上多列支出,少列收入的做法进行虚假的税务申报,少纳税款 1 万元,被税务机关查获。

通过进一步检查,税务机关发现该公司在2003 年和2004 年均因偷税行为被行政处罚。

问:(1)华山贸易公司 2006 年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为什么 ?(2)对华山贸易公司 2006 年的行为应如何处罚 ?(3)华山贸易公司的全部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是,应如何处罚 ?如不是,为什么 ?43.2006 年,某土地开发中心将拍卖一幅市区的商业用地。

××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李某得知消息后即派开发部经理刘某出面,找到市房管局干部王某,要求为取得该幅土地出力,承诺给予重酬。

王某将刘某介绍给土地开发中心负责人张某,刘某先后送给张某人民币50 万元和小轿车一辆,还承诺,如果中标,将赠送五套商品房给土地开发中心作办公场地使用。

不久,××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张某提供的消息如愿中标,竞得该幅土地。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案的行贿主体和受贿主体是谁?为什么 ?(2)该商业贿赂的主观方面是什么 ?(3)该商业贿赂的客观方面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CBDCD BBAAD ACAAD CBBDC CDDBB ABCCC二、多项选择题答案31.ACD 32.BC 33.ABC 34.ABCDE 35.BCD三、简答题答案36.(1) 经济法属于公法,而商法属于私法, 是民法的特别法。

两者在宗旨、保护法益、主体地位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2) 在调整对象方面,经济法调整经济关系,而商法调整商事关系。

两者在法域、功能等方面各不相同。

37.目前国际上避免法律性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免税法和抵免法。

免税法也称豁免法,是指对于本国居民源于境外的已纳税的跨国所得,允许从其应税所得中扣除,免于征税,从而避免重复征税的方法,包括全额免税和累进免税两种。

抵免法或称税收抵免,是指对本国居民在境外已纳的税款,准予在汇总纳税时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从而避免重复征税的方法。

在抵免法适用的主体上,可分为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在准予扣税的数额上,可分为全额抵免和限额抵免。

38.政府采购中的公平交易原则 , 是微观的、具体的采购活动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1) 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

(2) 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平竞争原则。

(3) 政府采购应当遵循独立公正原则。

(4) 政府采购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39 . 垄断是指经营者或其利益代表者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违法行为。

它包括以下含义:(1) 垄断的客观方面是垄断行为而非垄断结构。

(2) 垄断的主体是经营者或其利益代表者。

(3) 垄断的主观方面是牟取超额利益。

(4) 垄断具有违法性,其后果是排除或限制竞争。

40.证券市场中的虚假陈述,是指对可能影响证券发行、上市、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事实所作的不真实、误导性的或有重大遗漏的记载或介绍。

虚假陈述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虚假陈述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2) 虚假陈述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或重大过失。

(3) 虚假陈述的客观方面,其内容是可能影响证券发行、上市、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不实信息,在行为方式上是作不真实、误导性的或有重大遗漏的记载或介绍,在后果上是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误导。

39 . 垄断是指经营者或其利益代表者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违法行为。

它包括以下含义:(1) 垄断的客观方面是垄断行为而非垄断结构。

(2) 垄断的主体是经营者或其利益代表者。

(3) 垄断的主观方面是牟取超额利益。

(4) 垄断具有违法性,其后果是排除或限制竞争。

40.证券市场中的虚假陈述,是指对可能影响证券发行、上市、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事实所作的不真实、误导性的或有重大遗漏的记载或介绍。

虚假陈述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虚假陈述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2) 虚假陈述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或重大过失。

(3) 虚假陈述的客观方面,其内容是可能影响证券发行、上市、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不实信息,在行为方式上是作不真实、误导性的或有重大遗漏的记载或介绍,在后果上是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误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