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一)还是这个原则,从出题人想考察的意图来下手。
很多同学,包括辅导机构,对人际关系题目的考察意图揣摩的不透,所以答题千篇一律,离题万里。
相信很多同学会有一种感觉,人际关系题目就是在扯淡,答的内容都是跟日常所做的相反,是这样吗?其实是对题目把握的不到位,所以才会很纠结,无从下手。
先看人际关系究竟想考察什么?我认为主要考察三点:一是考察面试考生对日常工作中“人与事”普遍冲突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这句话如何理解?存在一些题目,其中同事或领导与规章制度不符,很多同学认为应该是“原则”第一位,不能妥协(当然这里的原则我打引号了,不是指法律法规,而是一些常规制度),这就是一个片面的认识。
可能有点抽象,拿到题目来举例子吧:同事的小孩得了急病,需要借单位车一用,但是车辆管理只有公办才可以借车,你作为车辆管理者,你怎么办?当然,这道题大家都知道要借,绝对不会坚持原则。
因为这里涉及了一个矛盾性的问题,因为矛盾不强烈,所以好判断,我就不多说了。
后面的讲解我会谈到矛盾性的问题。
二是考察面试考生对公务员或政府是否存在心理阴暗面。
可以说,80%的人际关系题目都是出在这里。
什么叫心理阴暗面?出题人希望所招的学生在进入机关前像一张白纸一样,不管你进去以后会变色到什么程度,但是很抱歉,由于现代的社会信息太流畅,每天有大量官员落马的信息,有大量不好的事情都会被你看到,所以很多人在进入机关前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阴暗面,认为XXX很黑暗,甚至有很多同学考进来还想捞上一笔,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这类题目也就孕育而生。
这类题目的特点,他们都是陷阱类题目,例如:1.你作为实习医生,看到有人给医生送红包你怎么办?(很多人马上想到是排队好处费。
但请问,医生结婚别人送红包是正常吧?小孩满月送红包也正常吧?搬家了也有送红包的习俗。
通过一个红包就挖掘出了你的心理阴暗面)2.你路过领导办公室,看到有人给领导送钱,你怎么办?(又有人马上想到受贿了。
但请问,还钱可不可以?这也是通过一个词语的陷阱)3.国考真题:你的下属单位有人违法了,你是审计人员,但这个违法分子是你领导的亲戚,领导让你帮忙处理此事,你怎么办?(这题更隐晦了。
天啊,这是要玩死我们啊,但请问,把他想成领导为了避嫌,希望让我公平公正的处理此事,不想给我造成任何的压力可不可以?)上述的题目是人际关系的常考题目,所以你必须要知道,这一切都是陷阱。
我们回过头来看上述的例题,有哪些特点?一是没有明说行、受贿、而是通过其他词语暗示。
二是其实跟现实的做法一点都不冲突。
三是陷阱类更多的是想看你进不进套,但并不需要你去实际做什么,只要你认识到位就OK了。
什么意思,比如,让你送红包怎么办,不要说我要怎么办,从头到尾的都是谈认识,因为这道题你没法怎么办,明白了吧?详细的我后面还会再谈,先有个初步的认识三是考察面试考生处理“人与事”矛盾的能力。
直接拿真题举例吧,你的同事跟群众发生了争吵,领导派你前去处理,你怎么办?其实是道应急题,因为里面有群众,但是又是一个人际题,因为里面有同事(这里我说下应急里的人物和人际里的人物的区别,应急里也有人,但往往是机关以外的人,例如,群众、记者等。
但人际往往是机关以内的人,同事、领导。
当然你要活学活用,如果是上级领导检查工作,有群众上FANG,这“上级领导”是应急的人还是人际的人啊?哈哈)继续说上面的真题,很多人去了就跟群众道歉,那不行,那不是显得你比同事的觉悟高么?以后这同事不得给你穿小鞋啊?其他的以后遇到真题再说吧。
这就是人际主要考察的三个意图,相信你们看过之后也不会觉得有多难,当然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后面我再为大家剖析。
人际关系(二)在人际关系(一)中,我主要阐述了人际关系题目想要考察的目的。
出题人根据不同的考察意图设置了不同的考察题目。
例如,陷阱类的,考察你是否存在心里阴暗面。
沟通类的,甚至一些现场模拟类的,考察你的沟通能力和处理矛盾的能力。
这里我就不再多说了,你需要自己把所有的真题找出来进行分类。
这里,我主要讲一下人际关系矛盾的强弱以及阳光思维的答题技巧。
一、人际关系矛盾的强弱。
为什么很多同学答人际题目都千篇一律,答题像背书一样?就是因为你没有认真分析题目给定你的角色以及人际关系矛盾的强弱。
你是否做到当题目给定你是领导角色,而用词出现变化,语气发生变化?很多同学没有做到。
一次面试,给定领导角色,居然还用商量、请求等词语,这是完全错误的。
你是否做到你所面对的人际矛盾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面对领导级别如何处理?面对同事级别如何处理?面对父母、亲友求你办事如何处理?这是有很大区别的。
人际关系矛盾的强弱非常的简单正副手矛盾,你夹在中间>领导与事的矛盾,你夹在中间>同事与事的矛盾,你夹在中间>亲友与事的矛盾,你夹在中间一共就这几种情况,也不会超过这几种情况,因为机关里的角色就这么一点而已,所以人际关系题目是最简单的,前提是你掌握了这些规律。
正副手矛盾,你夹在中间(跟上面的同学出的题目类似,后面我会拿真题说),啥类型,既有陷阱又考察你处理问题的能力领导与事的矛盾,你夹在中间。
啥类型?纯属陷阱类,容易躲过去吧?同事与事的矛盾,你夹在中间。
啥类型?可能是陷阱,也可能是纯考察你处理矛盾的能力。
简单吧?亲友与事的矛盾,你夹在中间。
啥类型?这才是纯考你原则的,为啥,因为这个矛盾太弱了。
再回归现实。
你母亲托你办理个事,即使不违反原则,也违反了程序,可以回绝不?自己爹妈,怕啥,直接说,妈,我办不到,这是要掉饭碗的,你妈难道不理解你?所以面试绝对是源于现实,并不矛盾的。
先好好琢磨下,后面通过题型我说到会谈这个问题。
二、人际关系答题技巧(一)阳光思维听着耳熟吧,其实本不该有这个定义,但无奈这个词传的太火了,我就拿这个定义下吧。
但不管是初次面试的考生,还是老考生,甚至是辅导机构,到目前对阳光思维都是一种误读。
以前大家所谓的阳光思维,总是在“我不会如何如何。
”、“我相信我的领导觉悟比我高,绝对不会收下这笔钱”。
看似很有道理,但大错特错,为什么错?没弄明白题型的考察意图。
之所以说这么答错了有两个原因。
一是题目是陷阱类的,你阳光个P啊,一旦你这么答了,首先你自己就想歪了。
这是不认识题型的缘故。
二是题目中都说已经收了,很多人还在那所谓阳光的说,“我相信领导觉悟比我高,绝对不会收下这笔钱”。
这就叫自欺欺人。
但归根结底还是不认识题型。
可能有些人不服,我在从常规角度分析为啥是错一个男生追求一个有对象的女生,以下有两种表达方式,大家觉得哪种更好?1.我很爱你,比他还爱你。
2.看得出他很爱你,因为我现在的感受和他一样。
不用说,肯定是后者,当然前提是她的对象确实很爱她。
为啥呢,这是心理学的东西,那就是,每当你越强调你所强调的,别人会觉得你所强调的正是你欠缺的。
你看过哪个有钱人不是低调的?总是屌丝出来天天得瑟。
所以,当你在面试中说出,我不会如何如何,我要坚持原则,恰恰奖你的心理阴暗面暴露无疑。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阳光思维?我认为,真正的阳光思维应该是在题目中把别人的思想觉悟、境界想成跟你一样的高!有点抽象,举个例子吧。
先拿医生收红包的为例,你看到医药代表送红包了,就立刻想到医生收好处,这是因为你没有把医生的思想觉悟跟你放在一个等线上。
如果你真的阳光,你应该把别人往好想,而不是强调突出自己。
比较容易理解吧,换道难点的。
问:你跟两个同事一起下基层检查,临行前基层人员给你们每人一个红包,另外两名同事已经收了,你怎么办?这道题就麻烦了,前面那个只说到医药代表送,没说医药代表收,这个是已经收了,我该怎么答?先看看比较常见的错误答法:1.我相信他们两个觉悟比较高,一定不会收,这是当自己纯瞎子的自欺欺人答法2.我不会收,我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
这是纯属装X的答法3.我不会让另外两个同事为难,先收下,然后建议他们退还,相信他们一定会赞同我的做法。
看似不错,但凭啥你就比别人高尚啊?那出题人还设置这题目干啥?这是糊弄自己装清高的答法。
这三种答法都有问题,很多人可能觉得第三种相对好些,但是第三种是直接判死刑的选第一种的,考官最多认为你是辅导班出来的,忍了。
选第二种的,考官最多认为你刚出社会,经验不足,理解了。
选第三种的,考官会立刻认定你是一个社会老油条,宰了。
应该怎么答?我前面说过,这类题平时咋做答题就咋答,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讲的要明白,更多的是谈认识,还记得吧。
上面我也说过,把别人的思想高度等价跟你一样高,就是你要把别人往好想,才能突出你心理阳光。
你可以这样说,两位同事一定是为了避免伤害基层人员的感情,所以才暂且收下,我会先收下红包,过后跟他们一起退还。
通过你的认识,把这个看似矛盾性的东西给解决了,前后就没那么尴尬,感觉很顺畅。
当然,可能有人会问,大哥,你太假了吧。
不是我假,是这个社会把我们变的太复杂了退一步讲,就算面试是一个扯J8蛋的过程,也要把它扯顺溜了。
放几道该类型的题目,大家思考下1.你路过领导门外,看到有人向领导送钱,你怎么办?(未发生)2.你负责考核,领导上班迟到,你怎么办?(已发生)3.你负责单位车辆管理,领导借车回老家,你怎么办?(未发生)后面标注的未发生和已发生大家能理解吧,已发生的难度要高很多当然,人际关系还涉及到其他的技巧,例如矛盾转移、语言技巧等。
其实唯独阳光思维不算是技巧,它是一个面试考生应该有的正常心态,讲一讲,避免大家陷入不该陷的误区。
最近太忙了,更新比较慢,希望大家理解有问题及时交流,光看是不易于你理解的通过争论才能得到思想的升华谢谢支持人际关系(三)上面提到了人际关系的第一个技巧(其实也不能算作技巧)下面开始讲第二个技巧,叫做矛盾转移。
这个技巧是在作答人际关系中非常普遍的,人际关系题目之所以纠结,就是因为有矛盾,你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作答的核心就是为了去掉这个矛盾去掉矛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干掉,比如你让我干啥事,我不想干,这就存在一组矛盾了,我就直接不干,这就是把矛盾直接干掉了,但是副作用不小。
另一种叫做矛盾的转移,比如你让我干啥事,我笑呵呵的说,哎呀这事得有领导签字啊,要不你请示下领导?这种叫做转移。
当然在应急里还有种方式叫做矛盾的缓解,群众上FANG闹事让你解决问题,有些同学总想着把问题给解决了,错了。
这个时候你只要做到缓解就可以了,比如先让大家回去,然后等信,至于解决不解决不是题内作答的范围,当然这是题外话。
继续讲矛盾转移,上面我的回复里说到领导迟到那个题,我就用了一个矛盾转移的技巧。
大家先得会找出矛盾的本质,然后才能用技巧,就领导迟到这题,矛盾的本质是啥?简单来说,就是领导和你的职责发生了冲突,如果是同事就没那么麻烦了那么为什么领导就会矛盾比较明显呢,因为他是领导,哈哈,看起来像废话。
好了,那我们就把领导这个角色代入一般的同事角色,看看那句话是怎么说的第四,作为一名考核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岗位职责同时兼顾好其他同事的感受,必须坚持公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