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精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怂.恿(sǒnɡ)怅.然(chànɡ)蜷.伏(quán) 感喟.(wèi)B.斑斓.(lán) 丰腴.(yú)褴褛.(lǚ) 嗔.怪(chēn)C.胸襟.(jīn) 干瘪.(biě)迷惘.(mánɡ) 伫.立(zhù)D.蹒.跚(pán) 温煦.(xù)萦.绕(yínɡ) 禁锢.(ɡuò)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笨拙懒惰妄下断语据为己有B.安详不暇怪诞不经大相径庭C.预警羞怯神彩奕奕恋恋不舍D.懒惰温驯疯疯癫癫一本正经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在我国公安部“猎狐行动”的强大攻势下,那些畏罪潜逃....跑到国外的犯罪分子,最近一段时间惶惶不可终日。

B.我们小区的张大爷孤苦伶仃....一个人,日子过得很是凄惶。

C.我们家的小狗经常无所顾忌....地在大街上“方便”,让人既好气又好笑。

D.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我妄下断语....,锁定了嫌疑对象。

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①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经。

②在研究高等动物的行为时,常常会发生一些趣事,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

③如果不是因为我出了名的无害于人,大概老早就给关进疯人院了。

④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

⑤等我说过一个小故事之后,你就明白为什么艾顿堡的居民都把我当疯子了。

A.②④①③⑤B.②①③④⑤C.③②④①⑤ D.③④①②⑤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猫》——郑振铎——《郑振铎选集》——现代作家、文学史家——《取火者的逮捕》B.《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所罗门王的指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狗的家世》C.《狼》——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明代文学家——《聊斋志异》6.班级开展关于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0分)(1)选用一句切合语境的唐诗填空。

(3分)如果我们不采取护鸟措施,可能会导致“千山鸟飞绝”;如果我们都做护鸟卫士,祖国大地便会“____________”。

(2)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

下面的对联别出心裁,上联中“读”字,人格化地活现出水中景,请你在下联中填写一个动词,与“读”相对,拟人化地表现出山里的情趣。

(3分)水清鱼读月山静鸟________天(3)请你拟一则宣传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

(不超过20个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5分)(一)鹦鹉灭火(24分)刘义庆有鹦鹉飞集①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

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

后数日,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②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居③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天神嘉④感,即为灭火。

(选自《宣验记》)【注释】①集:停留,栖息。

②何足云:“何足论”,怎么值得一提。

③侨居:寄居。

④嘉:赞美,嘉奖。

7.为下列语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山中禽兽辄.相爱重.(1)辄( )A.就 B.立即C.总是 D.专擅(2)重( )A.慎重 B.重要C.重视 D.尊重8.解释下面语句中“为”的不同用法和意义。

(4分)(1)禽兽行善,皆为.兄弟( )(2)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1)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山中大火,曾经侨居此山的鹦鹉做了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天神为什么会替鹦鹉灭火?(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春燕来归(21分)赵可法①春暖花开,桃花粉了,垂柳绿了,春水涨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燕子飞回来了。

看着眼前寻寻觅觅,似曾相识的小精灵,我想起了儿时对燕子的记忆。

②我家老屋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几排高高低低的电线穿行而过。

清晨或傍晚,燕子们常像约好似的,如列队的士兵齐刷刷地在电线上站成一排,小黑点像音乐简谱里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③燕子喜欢将巢穴搭建在附近农户房屋的木梁上,好亲近人类。

掏燕窝,捉燕子,捣燕窝是我儿时的乐趣。

④每当大人们不在家,燕子飞出去的时候,我总会搬一张椅子,上面放张小凳,燕巢便伸手可及了。

⑤不当着燕子的面捣毁燕窝,燕子是不会记恨的。

来年花开的时节,燕子还会一如既往地飞回原来的地方建巢。

在我家西边的池塘边,会看见燕子飞来飞去,用嘴衔着潮湿的泥土与软草茎。

不几日,一个崭新的碗形的灰褐色燕巢建成了。

看着燕巢,我常常感觉特别好奇,光滑滑的房梁,燕巢是怎么搭建上去的,总想一探究竟。

⑥大人们说燕子很辛苦,不准我逮燕子,捣毁燕巢。

他们还讲,燕子是有灵性的,燕子在哪家搭窝,这家人必有好报。

我们庄就有户人家,原来只有女主人一人喜欢燕子。

有一天傍晚,燕子却迟迟不肯回巢,围绕女主人叽叽喳喳地啼个不停,燕子带领主人到达孩子昏迷出事的地点,孩子被及时发现而得救。

一家人非常感激燕子,从此都喜欢上了燕子。

⑦2009年春天,我回故乡探亲,看见到处是青砖青瓦的二层楼房,有木檩条木梁的房子早被拆迁。

偶能见到田野里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低飞,体态轻盈,翅膀像剪刀一样的燕子,“嗖”的一声从我眼前掠过,像是飞行表演。

母亲告诉我,现在到处是砖瓦房,燕子少了,看不到燕子来了,不知道燕子在什么地方搭窝。

想起母亲的话,回忆儿时对燕子的愧疚,我的心中怅然若失。

⑧有一次,我站在二姐家临街的商店门前,眼前忽然一亮,无意间瞥见雨篷下有盏吸顶灯,被一块黄褐色的燕窝包裹着。

燕子巧妙地利用吸顶灯与天棚之间仅几公分的间隙,借助吸顶灯不会掉下来的支撑,搭建起了自己的爱巢。

燕子夫妇竟然利用这个罅隙筑巢,可谓用心良苦!看着飞进飞出的老燕,张着黄色小嘴叽叽喳喳嗷嗷待哺的毛茸茸雏燕,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久违的亲切。

⑨来年燕子们又飞回来了,在雨篷吸顶灯下又筑起了自己的爱巢。

有一天傍晚,我去商铺买东西,看见了这样的一幕情景:一只雏燕不知是初学飞行,还是母燕喂食不小心的缘故,竟从窝里掉了下来,却再也无力飞回。

⑩“宝宝(二姐家五岁的孙子), 去找一个竹竿来,把小燕子弄上去。

”二姐连忙吩咐。

⑪只见宝宝乐滋滋地从厨房后面拖来了一根细竹竿,递给奶奶,又忙不迭地跑去伸手抓小燕子。

惊慌失措的雏燕,显然是受到了惊吓,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好长时间才舒缓过神,扑棱着翅膀挣扎起来,只见它细细的小腿紧紧地抓住竹竿,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身体歪斜着,晃动着。

二姐小心翼翼地挑起竹竿,将雏燕送回窝里。

两三只燕子站在窝门前,充满了感激,叽叽喳喳叫嚷欢迎雏燕回家。

13.文中最能表达作者对“春燕”喜爱的词语是________。

(4分)1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表达效果?(4分)偶能见到田野里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低飞,体态轻盈,翅膀像剪刀一样的燕子,“嗖”的一声从我眼前掠过,像是飞行表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燕子引领庄户女主人找到昏迷的孩子的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简略概括选文最后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中“(而今)看见到处是青砖青瓦的二层楼房,有木檩条木梁的房子早被拆迁”一句可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50分)18.请以“带着________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