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稳施工总结

水稳施工总结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237省道宝应段三期建设工程,贯穿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全境,跨越临城已施工部分,分为南、北段。

南段由临城段南端起(K78+819.088 接老沿广路),终点位于界首镇与老S332平交(K98+931.3 接高邮段),线路大致呈南北走向,位于京杭大运河与京沪高速之间,全长20.112Km,依次经过安宜、氾水、夏集3个乡镇。

本工程为公路-Ⅰ级,设计速度100km/h,双向四车道,路基全宽26m。

行车道路面宽2×2×3.75m,中央设置2m宽中央分隔带以及两侧各0.75m的路缘带;行车道两侧为3m宽的硬路肩(路缘带0.5m)及0.75m宽的土路肩。

路面横坡2%。

2013年10月19日,我标段在K88+180~88+480左幅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施工当日为多云,气温在22℃左右。

路段长300m,层厚18cm。

由高邮向淮安行驶方向推进摊铺。

混合料采用WDB700拌和楼集中拌和。

施工时,混合料的摊铺采用两台VOGELE 2100摊铺机进行,松铺系数暂取1.28。

二、试验段施工目的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明确以下主要内容:(1)验证用于施工的混合料配合比①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②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③检查混合料含水量、碎石级配、水泥剂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

(2)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3)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方法;②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③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④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

⑤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4)确定每一碾压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我部建议以50m为宜)。

(5)严密组织拌和、运输、碾压等工艺流程,缩短拌和到碾压完成时间。

(6)质量检验内容、检验频率及检验方法。

(7)试铺路面质量检验结果。

三、施工准备(1)主要施工管理人员配备(2)机械设备(1)原材料准备水泥采用苏隆P·O42.5硅酸盐水泥,我项目部试验室对水泥进行品质试验,检测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碎石筛分成四档料,1#料(9.5-31.5mm)、2#料(4.75-9.5mm)、3#料(2.36-4.75mm)、4#料(0-2.36mm),我项目部试验室对各档碎石进行检测:经试验筛分各档碎石按比例掺配后混合级配良好,满足规范要求;1#料压碎值为22.7、2#料压碎值为20.7,矿粉液塑限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2)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我项目部试验室设计五种配合比进行试验,最后监理根据平行试验结果确定混合料的设计配合比为:1#料(9.5-31.5mm):2#料(4.75-9.5mm):3#料(2.36-4.75mm):4#料(0-2.36mm)=28:30:22:20,水泥剂量为4.5%,最佳含水量5.0%,最大干密度2.343g/cm3。

(3)物质准备碎石按不同规格堆放在料场,各种碎石的数量满足试验段施工的需要。

各种集料按规格分别堆放,插牌标明。

混合料采用WDB700型拌和机拌和,拌料前已对拌和设备及配套设备进行了检查,使各种设备、仪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提前对计量装置进行了校核、标定,保证混合料的用量允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摊铺机、压路机均按试验段施工方案要求进场,由专职机械管理人员进行检修,满足施工要求。

(4)现场准备在施工前对路基进行检查,对有局部缺陷的进行了处理。

清除作业面表面的浮土、积水。

并将作业面表面洒水至刚好湿润无积水。

每隔10m在路基的中线放出控制桩,同时用石灰撒出基层的边线,两台摊铺机作业分隔线,较好地控制了摊铺宽度。

(5)技术准备施工前项目部组织专题会议对各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由项目总工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工区所有施工人员参加,对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要点、机械操作规程及安全文明施工均作出明确的要求,使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在试验段施工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四、主要施工工艺(1)混合料的拌合开拌前,试验室人员到场检查场内各粒级集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并正确输入电脑。

拌合机进行试拌,在混合料质量均匀、稳定后进行规模施工。

(2)混合料的运输运输车在试验段施工前,检验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

运输车辆为x 辆。

装料时运输车辆排队等候在贮料仓下,装料前对车辆车厢进行清洗、晾干,装料时按前→后→中至少三次移动的方法进行装料,不得装料太满外溢,有效地防止了装料堆高交叉部产生严重离析现象。

为保证混合料的含水量,在运输过程采用帆布覆盖。

运输车辆到场后由专人指挥车辆在未洒水的路段上调头,间隔一段时间在一处集中倒车,指挥人员看护好中侧钢丝基准线,以免倒车时压倒,倒车驶进摊铺现场,以免影响下承层;摊铺机前有专人指挥车辆,以确保混合料的连续均匀摊铺。

车辆到场后分列两边,前后相距约10m,车辆倒车时统一在摊铺机前30cm处停车,挂空挡卸料。

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出现局部停机待料现象,经我部研究认为,施工便道部分路段质量较差,多次运输出现坑洼。

导致运输时间较长。

运输车司机在运输过程中吃饭,导致部分时间无人行驶。

因此在下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将加大对便道的局部处理,供料过程中由车队专人送饭,保证摊铺现场连续均匀摊铺。

(3)混合料的摊铺摊铺前在摊铺范围两侧及中心线位置每隔5m打一导杆,并打好厚度控制线支架,根据松铺系数算出松铺厚度,决定控制线高度,挂好控制线。

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成梯队摊铺,相距15m;两台摊铺机重叠20cm左右,以避免施工纵缝,摊铺速度结合拌和机实际产量采用相对连续不间断行驶。

摊铺机就位后,在摊铺机侧边垫铝合金导梁,铝合金导梁与混合料松铺厚度相等,摊铺内侧,随铺随插钢钎,测量虚铺厚度并及时调整摊铺机。

靠中分带摊铺机按钢丝基准控制高程,边缘摊铺机以中间摊铺机摊的外侧路面为基准,外侧按钢丝绳基准控制,起步时用水准仪及时检测中间摊铺机的横坡,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在试验段施工过程中,靠中分带摊铺机先摊铺,靠边缘摊铺机后摊铺。

摊铺时保持匀速前进,平均摊铺速度2m/min。

摊铺过程中加强对摊铺质量的检查,对局部离析的地方,采用人工换料修补。

另外在混合料出料单上注明出场时间及到场时间,以便控制碾压成型时间。

(4)混合料碾压根据拌合机的拌合能力、混合料的运输距离、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及压路机的碾压速度,一次碾压长度以50m为宜。

当摊铺好的混合料达到碾压长度、表面水分尚未大量蒸发、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碾压的程序见下表。

碾压程序表碾压先使用XS222J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弱振一遍稳固水稳粒料,XS222J振动压路机强振三遍对水稳层下部振压挤密,再弱振两遍主要增加水稳层上部压实度。

碾压时,遵循初压(静压)→复压(振压)→稳压(静压)的程序,压至无轮迹为止。

初压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

从出仓到碾压成型的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内。

碾压时严格控制行驶速度,第1~2遍为1.5~1.7km/h,以后各遍应为1.8~2.2km/h。

后一轮迹与前一轮迹应重叠三分之一宽度,后轮压完摊铺全宽为一遍。

避免出现推移、起皮和漏压的现象。

混合料碾压完成后,用8t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收边,经检验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完成后,测量重新放出道路两边的边线,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5)松铺系数的测定试验段的松铺系数暂定为1.28,混合料的松铺厚度以23cm控制。

我部测量组对摊铺前、摊铺后及碾压后的高程进行了检测,计算出松铺厚度和压实厚度(测量成果详见附件),计算出平均松铺系数为1.28。

在以后的施工中,我项目部将采用试验路段检测的松铺系数成果来控制。

(6)养生各项指标检查合格后,紧跟覆盖土工布养生,防止碾压后表面失水、松散。

洒水车均匀洒水,顶部用砖块压顶以防止土工布被风吹起,覆盖2小时后,再用洒水车洒水。

在7天内均保持基层处于湿润状态,养生期间定期洒水。

用洒水车洒水养生时,洒水车的洒水量不宜过大,湿润土工布即可,以免破坏底基层表面,洒水次数根据近几天气候情况,每天上下午各洒一次,可保持混合料表面湿润。

在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在试验段头尾两侧设置了警示和导向标志,禁止一切车辆在其上行驶。

五、主要质量指标检测情况(1)压实度检测本次试验段施工过程中,从压路机压过第三遍开始进行压实度的测定。

压实度的测定采用灌砂法。

因为在碾压第七遍时,压实度已能达到设计98%以上的要求。

因此我部建议采取碾压八遍的碾压方案。

压实度检测数据见附件,其主要数据统计见下表。

压实度检测数据表:11、总结通过对混合料的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我项目部认为本次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是成功的,对下一步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提供了以下指导意见:(1)WDB700拌合机计量准确、拌制的混合料均匀,能满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大规模施工的需要;(2)混合料的设计配合比为:1#料(9.5-31.5mm):2#料(4.75-9.5mm):3#料(2.36-4.75mm):4#料(0-2.36mm)=28:30:22:20,水泥剂量为4.5%,最佳含水量5.0%,最大干密度2.343g/cm3;选用的原材料满足设计及规范有关要求;同时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为 XX MPa,大于设计要求3.5MPa;(4)弯沉检测暂未测。

(5)平整度检测根据三米直尺检测数据,本次试验段摊铺后基层表面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

(6)宽度、高程检测经我部测量人员检测,本次试验段摊铺后基层表面宽度满足设计要求;高程偏差值符合规范要求。

11、总结通过对混合料的各项质量指标的检测,我项目部认为本次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是成功的,对下一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提供了以下指导意见:(1)WDB700拌合机计量准确、拌制的混合料均匀,能满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大规模施工的需要;(2)混合料的设计配合比为:石屑(0~4.75mm)∶碎石(4.75~19mm)∶碎石(19~31.5mm)=38∶36∶26,水泥剂量为3.3%,最佳含水量5%,最大干密度2.343g/cm3,能满足设计和规范的相关要求;选用的原材料满足设计、规范及交通厅的有关要求;同时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C R为3.20MPa,大于设计要求2.50MPa;(3)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采用两台型号一致、新旧一致的VOGELE 2100摊铺机成梯队摊铺,相距10~15m;在以后的施工中,两台摊铺机的摊铺顺序以保证碾压从边到中进行;(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松铺系数为1.28,松铺厚度应为23cm,在今后的施工放样中采用以上成果来控制;(5)根据拌合机的拌合能力、混合料的运输距离、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及压路机的碾压速度,每一碾压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为5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