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学原理

物流学原理

物流学原理结合书本复习哦第一章1、物流的概念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务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现代物流理念A.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原因(新的内涵):1)物流和市场营销是一对孪生兄妹2)市场营销的另一部分是物流3)“通过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来扩大市场4)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做潜在物流机会5)物流被看做为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6)物流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B.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1)物流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军事2)物流的核心是:服务3)物流服务是“为满足顾客需求而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成果”C.物流价值和利润理念1)物流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第三方利润源”“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物流成本冰山理论”D.物流系统论理念E.精益物流理念精益物流的目标:企业在提供满意的客户服务水平的同时,把浪费降低到最低程度F.物流一体化理念(从纵向一体化到横向一体化,从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到供应链一体化)G.绿色物流理念H.联盟和合作理念3、物流活动的构成1)包装活动(包装分为商品包装和工业包装,工业包装属于物流的范围)2)装卸、搬运活动(贯穿物流的整个过程)3)运输活动(将物品进行空间的转移,创造空间效用,是物流的核心)4)储存活动(创造时间效用,也是物流的核心)5)流通加工活动(创造形态效用)6)配送活动7)物流信息活动4、商流和物流的联系(看一下p15三流的四个发展阶段)商品流通包括物流和商流1)商流:以产品的所有权转移为前提,通过买卖活动而发生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叫做商业流通,简称:商流(包括:商业交易活动和商流信息活动)2)商流和物流的关系:a、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实物流通方向和商品交易方向具有一致性的普遍规律,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 b、商流和物流的分离,商流和物流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商流运动基础——资金和物流运动实体——物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5、物流活动的性质和作用性质:a、物流的生产性:物流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环节;物流同样具备生产力的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b、物流的社会性质 c、物流的服务性质,物流属于服务业,其核心是服务作用:a、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 b、合理的物流对提高全社会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章物流学的理论体系1、物流管理P23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2、物流管理的总原则——物流合理化物流合理化,就是对物流设备配置和物流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物流体系整体优化的过程,具体表现在兼顾成本和服务上,物流合理化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均衡”的思想3、物流管理组织的结构形态(P27理解一下各种结构)1)顾问式结构(是一种过渡型、物流整体功能最弱的物流组织形式,物流部门只作为顾问的角色,对具体物流活动无权管理)2)直线式结构(一种简单的组织结构,物流部门对所有物流活动具有管理权和指挥权,即物流经理全权负责,职权分明,所以物流效率较高)3)直线顾问式结构(物流部门对业务部门均实行垂直式领导,而且又指挥和命令的权利)4)矩阵式组织结构(把物流作为思考的角度和方法,而不是企业内了另一种功能)4、物流成本“效益悖反”学说P371)物流功能之间的效益背反(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为另一种成本的降低或者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2)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的交替损益(高水平的服务必然伴随着高水平的物流成本)5、物流成本P40物流成本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物流成本管理系统由三个层次:成本核算层;成本管理层;成本效益评估层第三章企业物流1、企业系统诸要素的管理A、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运输管理;储存管理;装卸搬运管理;包装管理;流通加工管理;配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客户服务管理的管理;B、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人的管理;物的管理;财的管理;设备的;方法的管理;信息的管理C、物流计划管理;物流质量管理;物流技术管理;物流经济管理2、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具体目标P51物流管理的总体目标: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下实现既定的顾客服务水平具体目标:a、快速反应(关系到一个企业能否及时的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能力)b、最小变异(采取积极的物流控制手段,把变异即可能出现的风险,减低到最小程度)c、最下库存(涉及物资周转速度和资金占用问题)d、物流质量e、产品所处不同生命周期的不同物流管理目标:引入阶段:提供充分的物流服务;成长阶段:设计物流作业并获取物流利润;成熟阶段:物流活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提供独特的服务;衰退阶段: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风险3、制造企业物流流程如何?P541)采购物流模式:a、订货点采购模式b、MRP采购模式c、JIT采购模式d、VMI采购模式e、电子采购模式2)生产物流3)销售物流销售物流主要活动:产成品包装;产成品储存;订单处理;发送运输;装卸搬运;销售物流服务要素:时间;可靠性;沟通;方便性;4)返品回收物流a)返回至制造商b)减价出售c)作为新产品出售d)卖给二级市场e)捐赠给慈善机构f)对返品重造g)对物料的回收5)企业废旧物资回收物流6)企业废弃物物流4、流通企业物流可分为哪几种?1)批发企业物流2)零售企业物流:主要包括采购、运输、储存、配送、销售以及返品物流,即采购管理、运输管理、储存管理、配送管理、销售服务管理3)连锁企业物流连锁企业经营的主要特征:1)拥有统一的企业识别系统2)统一的商品或服务内容3)物流的统一采购、配送与商流的统一核算相结合连锁企业的类型:1)正规连锁: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集中,即所有成员店的所有权归同一个资本拥有,设有总部2)自由连锁:由批发企业组织的独立零售集团,成员店的所有权、经营权和财务核算都是独立的3)特许连锁:主导企业把自己开发的产品、服务和经营模式以合同的形式,授予加盟店在规定区域内的经销权和经营权,交一定的营业使用费,承担一定的义务连锁经营企业的配送中心:1)自有型配送中心2)合作型配送中心3)公共型配送中心第四章区域物流第五章国际物流1、区域物流的本质P71——协同合作2、城市物流系统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P771)城市运输中的主要方式——公路运输2)城市物流的主要运作方式——配送3)城市物流与实现“零库存”目标如何实现“零库存”A、城市物流的运作方式使得第三方物流的供应代替了企业内部的供应工作,从而企业可以不依靠或减少企业内部的供应库存也可以保证生产和经营的正常运行B、城市物流可以进行集中库存从而取代或部分取代各个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的库存4)城市物流系统的神经系统——物流信息系统3、国民经济物流的概念是指在一国范围内由国家统一计划、组织或指导下的物流4、国际物流的特点P931)市场广阔、过程复杂2)物流环境的差异性3)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4)国际物流的标准化程度要求更高5)国际物流以远洋运输为主,并由多种运输方式组合而成第六章包装与集装1、包装的概念:所谓包装是指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存储、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包装的功能:1)保护功能:a、防止物资的破损变形b、防止物资发生化学变化C、防止有害生物对物资的影响d、防止异物混入、污物污染、丢失、散失2)方便功能:方便储存;方便运输;方便装卸3)销售功能:传递商品信息;唤起人们的购买欲望2、产品包装的特殊技法P118一般技能:1)对内装物进行合理放置、固定等2)对松泡产品进行压缩3)合理选择包装的形状尺寸4)包装外的捆扎特殊技能:1)缓冲包装技能2)防潮包装技能3)防锈包装技能4)防霉包装技能3、物流模数P124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mm*400mm物流集装箱基础模数尺寸:1200mm*1000mm,也允许1200mm*800mm,1100mm*1100mm4、集装箱的结构P127:两个侧壁、一个箱壁、一个箱顶,一个箱底和一对箱门,及框架重要构件——角件(三面有孔的金属构件):有足够的强度,以满足装卸、固定等作业5、托盘的定义P129是在运输、搬运和储存过程中,将物品规整为货物的单元时,作为承载面并包括承载面上的辅助结构件的装置第八章仓储管理与储存技术一.自有仓库仓储:p163-164优点:1.更大程度地控制仓储;2.自有仓储更具有灵活性;3.长期仓储时,自有仓储的成本低于公共仓储。

缺点:1.局限性;2.投资风险大二.公共仓库仓储:p164-165优点:1.企业不需要投资成本;2.满足企业在不同情况下对仓储空间的需求;3.使用公共仓储可以避免管理上的困难;4.公共仓储的规模效益可以使货主仓储成本降低;5.使用公共仓储时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灵活。

缺点:1.企业对公共仓库中的库存难以控制;2.增加包装成本。

三.一个企业是自建仓库还是租赁公共仓库考虑的因素:p1651.周转量;2.需求的稳定性;3.市场密度;4.管理水平四.四号定位的概念:p169四号定位是将库房、货架、层数,货位号四者按规律编号,并和账面统一起来的规划方法。

五.常见的盘点形式:p1711.动态盘点:又称永续盘点,即保管员每天对有收发状态的物资盘点一次。

2.循环盘点:即保管员对自己所保管的物资,根据其性质特点,分轻重缓急,做出月盘点计划,然后按计划逐日轮番盘点。

3.定期盘点:即指在月末、季末、年中及年末按计划进行的对物资的全面清查。

4.重点盘点:即指根据季节变化或工作需要,为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盘点工作。

六.自动化仓库的发展趋势:p1801.自动化仓库已进入智能技术阶段;2.堆垛技术的快速、准确;3.信息处理技术实时、可靠;4.自动化仓库的规模自动化仓库的建设规模形成了一条从小到大的,又从大到小的运行曲线5.自动化仓库更适应现代生产方式。

第九章现代运输一.五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P185-1941.铁路运输:适应性强;运输能力大;安全程度高;运送速度较高;能耗小,环境污染程度小;运送成本较低。

2.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货损货差小,安全性高,灵活性强;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技术改造容易。

3.水路运输: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投资省;劳动生产率高;航速较低。

4.航空运输:航空运输的高科技特性;航空运输的高速度;航空运输的灵活性;航空运输的安全性;航空运输的国际性特征;航空运输在物流中占的比重小。

5.管道运输:运量大;管道运输建设工程比较单一;管道运输具有高度的机械化;有利环境保护;管道运输适用的局限性。

二.国际多式联运的概念:p201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的接管地点运送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