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地图教学设计
课题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
过程
与
方法
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
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阅读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
教具
山体模型、实体、自制教具、课件
板
书
地形图的判读
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
备注
前提测评
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
1.比例尺:(课件展示)
①会运用比例尺,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换算出实际距离;
②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2.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
①指向标(课件展示);
②经纬网;
③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图例:(课件展示地图)
适应认知规律,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导入新课
(由图例所示地图导入)我们认识的这些地图,都是在平面上的。
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课件板书)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讲授新课
㈠自学
结合图1.27和图1.28自学下面两段文字,理解以下几个概念:
①海拔;②相对高度;③等高线;④等深线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㈡
海
拔
和
相
对
高
度
(课件展示: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