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狱人格的成因及矫正机制探析

监狱人格的成因及矫正机制探析


一、 监狱人格的概念
( 一 ) 人格的概念 人格 一词在生活中有 多种含义。有 道德 上的人格 , 它指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 如我们说人 格高尚、 人格卑下 ; 有法律意义上的人格, 它指享
收稿日期 : 2010 06 08 作者简介 : 黄先 ( 1987 ), 男 , 硕士研究生。
86
常州工学院学报 ( 社科版 )
三、 监狱人格的原因分析和矫正机制
( 一 ) 监狱人格的原因分析 监狱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 程, 既有个人素质的因素 (如刑罚心理 ), 同时也有 社会环境因素。在这里主要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 角度谈谈影响罪犯监狱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 从心理学上讲 , 需求对监狱人格的影响 人生活在世界上, 要维持和发展自己的生命, 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 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 件 来保证 , 没有这些条件 , 人就不能生存、 延 续和发展。需要就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 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 , 它是人脑对生 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 次金字塔理论 , 人的基本需求从金字塔底部到顶 部依次包括生理需求 ( 包括空气、 食物、 水、 睡眠、 性需要等 ) 、 安全和安全 感、 爱和 归宿感、 得 到尊 重和自尊及最顶层的自我实现需求 。罪犯在监 狱服刑期间, 不可避免地有上述基本需求。但由 于监禁刑大大限制了罪犯的人身自由, 所以很多 需求又都无法得到满足。这将直接影响到罪犯的 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如监狱条件太差就可能增强 其对社会的仇视和报复心理 , 形成反社会人格; 监 狱环境太压抑就可能导致抑郁型人格等。总而言 之, 罪犯需求的不满足同需求的无法实现的矛盾 深刻地影响着罪犯的人格形成和发展。 2 从社会学来讲, 再社会化不足和监狱化对 监狱人格的影响 ( 1)再社会化不足对监狱人格的影响 由于罪犯社会化的不足, 他们最终走上了犯 罪道路, 直至被判入狱。因而 , 监禁刑执行中更要 注重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在监狱中, 对罪犯的教 育改造就是罪犯再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罪犯的再 社会化就是罪犯重新习得社会规范、 掌握生活技 能、 形成健全人格以弥补原来的社会化不足的过 程。功利刑论者认为 , 监禁 刑具有伸 缩性、 可分
二、 监狱人格的表现
有学者针对某监狱 3 412 名罪犯的各类精神 障碍患病率进行整群调查, 研究表明人格障碍占 罪犯所患精神障碍的 72 . 9 % , 并呈现出六种主要 的人格障碍类型 。下面结合该调查谈谈主要的 监狱人格类型及表现: 1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 障碍 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无情型人格障碍、 违纪型人格 障碍、 非社会型人格障碍等等。他们缺乏理性、 自 私、 情感淡漠, 总是想控制别人和为所欲为。这类 人有时被称为社会病者或者心理病者 。反社会 型人格障碍者多具有这些表现: 在心理上, 他们反 社会心理突出 , 缺乏同情心、 责任感和愧疚感; 在 行为上, 受欲望、 性 格影响 , 表现为不 认罪, 不服 刑, 仇视国家干部和社会 ; 在气质上, 这类人精力 旺盛 , 兴奋性很高, 心境变化剧烈, 脾气暴躁 , 容易 激动 , 难以自我克制 ; 在监狱生活中, 他们往往充 当牢头狱霸、 欺压他人, 易发生狱内行凶或者犯罪 等, 还能拉拢狱中罪犯并相互学习和总结犯罪经 验。由于罪犯本身的反社会人格, 加之在监狱中 交叉感染 , 他们的反社会人格往往更加膨胀。 2 冲动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 是一 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点的人 格障碍, 又称为暴发型 人格障碍、 攻击型人 格障
2010年
品质 , 也不是监狱人格的范畴 ; 只有在监禁期间造 成罪犯人格不健全的人格才是监狱人格的范畴。 ( 三 ) 犯罪人格与监狱人格 犯罪人格和监狱人格 都是犯罪 人的人 格障 碍, 但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犯罪人格是指那些 由于受先天或者后天环境的影响 , 在社会生活中 形成的一定的犯罪观念、 习惯、 态度、 情感反应等 个性的人格障碍。而监狱人格则是指被判处监禁 刑的罪犯在监狱生活中形成的人格障碍。从二者 形成的时间来看 , 犯罪人格是犯罪分子在犯罪前 就已经具有的心理特征, 而监狱人格是犯罪分子 在被判处监禁刑后, 在监狱生活中所形成的心理 特征 ; 从二者形成的环境因素来看 , 犯罪人格是犯 罪分子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社会化的不足发生的人 格变异, 而监狱人格是指罪犯在监狱中生活由于 监狱环境而形成的人格变态。
第 4期
黄先, 刘畅: 监狱人格的成因及矫正机制探析
87
盛气凌人。这种人善于伪装自己, 善于投机取巧, 以迎合监管人员和牢头狱霸。他们在监狱中善于 交往和表现自己 , 在狱中容易交叉感染。多重人 格易使自我价值发生偏离, 往往以获得其他罪犯 对自己恶习、 犯罪行为的称赞为满足。

性 , 能够实现刑罚的矫正目的, 认为封闭性的监狱 是一个矫正罪犯的好场所。但现实却是, 由于监 禁刑带来的罪犯与社会的隔离, 使罪犯丧失再次社 会化的基本条件和环境, 人格发展发生偏离, 最终 导致了罪犯再社会化的不足。有学者对罪犯释放 后回归社会这样感慨: 将一个人关押在高度警戒 的监狱里数年之久, 告诉他每天睡觉、 起床的时间 和每日每分钟应做的事, 然后再将其抛向街头并指 望他成为一名模范公民, 这是不可思议的! ( 2) 监狱化对监狱人格的影响 监禁刑带来的罪犯与社会的隔离一方面可能 带来罪犯再社会化的不足 , 另一方面就是使罪犯 监狱化。监狱化就是罪犯对监狱亚文化的习得和 同化的过程。 亚文化是与主文化、 正面文化相对应的概念。 它通常含有两种意义: 第一 , 在一个社会的某些群 体中存在的不同于 主文化的价值观 念和行为模 式 ; 第二 , 由奉行这些不同于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 行为模式的人组成的社会 群体 。由此 可见, 监 狱亚文化是指服刑罪犯群体在监狱特定环境下所 形成的同社会主文 化相背离的价值 观念和行为 模式。 罪犯入狱后受监狱亚文化的影响被学者称为 罪犯的监狱化。监狱化这一概念是由被称为现代 监狱社会研究之父的美国社会学家唐纳德 克莱 默 ( D ona ld C le mm er) 提出的。他在 监狱社 区 一书中指出 , 几乎所有的囚犯都在一定程度上经 历监狱化过程, 这包括了解监狱的非官方结构 , 接 受下等角色 , 采用新的语言 , 形成新的社会习惯等 方面。通过这些活动, 罪犯逐渐适应监狱生活 , 并 被同化为一个持有反社会思想和实施反社会行为 的人。罪犯的监狱化是同罪犯的再社会化相抵触 和背离的过程, 对罪犯健全人格的成长和重返社 会的目标的实现起着阻碍和破坏作用。 (二 ) 监狱人格的矫正机制 所谓监狱人格的矫正机制 , 就是通过建立适 当的体系或者制度 , 使监狱人 格问题得 到解决。 从影响监狱人格形成发展的因素出发 , 主要通过 监禁手段、 管理方式、 教育方法、 心理矫正四方面 有机结合来解决罪犯监狱人格问题。 首先, 在监禁手段方面 , 应限制 监禁刑的适
黄先, 刘畅
(四川大学法学院 ,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要: 罪犯在监狱中生活使他们的人格特征深深打上了 监狱 的烙印。 监禁刑造成罪犯人格 变异 , 这种罪犯人格障碍就是监狱人格。 解决监狱人格问题 , 就要立足于影响监狱人格形成发展的 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 主要通过监禁手段 、 管理方式、 教育方法、 心理矫正四方面的有机结合来 进行 。对监狱人格的研究 , 有助于预防监狱人格的形成, 有助于促进罪犯人格健康发展 , 有助于罪 犯出狱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关键词: 人格; 监狱人格; 犯罪人格 ; 人格障碍 中图分类号: D 916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3- 0887( 2010) 04- 0085- 05 有法律地位的人, 如人格权受民法保护; 也有心理 学上的人格, 指 一个人稳定而 统一的心 理品质。 从心理学上讲, 人格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整合、 统一 体 , 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 并在不同时间、 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 模式 。简单地说 , 人格是一个人在 社会生活实 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心 理学的人格 , 即指 个性 。本文所指的监狱人格 中的人格概念, 不是指罪犯在监狱中形成的道德 品质, 也不是指他在监狱中应当享有的法律地位 , 而是指罪犯在监狱中形成的个性。 (二 ) 监狱人格 所谓监狱人格, 是指罪犯在监狱生活中所形 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作为监狱 学研究对象的监狱人格 , 特指罪犯在监狱生活中 形成的一种不健全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 即罪 犯因监禁生活而形成的反社会型人格、 抑郁型人 格、 依赖型人格等一系列人格障碍 。由此可见 , 首先, 监狱人格是罪犯在服监禁刑期间形成的人 格 ; 其次 , 罪犯的监狱人格是一种人格障碍, 这种 人格将影响到罪犯出狱后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因 而 , 作为罪犯服监禁刑前的人格 , 不是监狱人格的 范畴; 作为罪犯在服监禁刑中形成的健全的人格
第 28 卷第 4期 2010 年 8 月
常 州 工 学 院 学 报 ( 社科版 )
Journa l o f Chang zhou Institute o f T echno lo g y ( Soc ial Sc ience Ed ition)
V o.l 28 No. 4 A ug. 2010
监狱人格的成因及矫正机制探析
监禁刑是将罪犯收监执行的一种刑罚, 具有 惩罚罪犯和改造罪犯的功能。随着人类社会的进 步, 监禁刑改造罪犯人格的职能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 , 监禁刑能否真正实现罪犯人格的改造却是 一个难题。长期的监禁生活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 罪犯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实践中监狱生活大多使 罪犯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碍, 很多受到监禁的犯人 出狱后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监 狱人格进行研究 , 使罪犯人格在服监禁刑中能够 健康成长 , 使罪犯出狱后能够正常回归社会 , 从而 实现刑罚改造罪犯的目的。目前有关监狱人格的 研究 , 只在一些罪犯改造心理学或监狱学教材中 略有提及 , 论述不是很多 ; 在临床精神医学上也仅 仅对罪犯群体的人 格障碍发病率进行过调查 , 因此我们还 有必要对监狱人 格进行进一步 的研 究。这就是本文所要谈到的罪犯的监狱人格及其 矫正机制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