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方案】铁路站前工程箱梁预制制梁场制梁台座施工方案

【桥梁方案】铁路站前工程箱梁预制制梁场制梁台座施工方案

目录1 编制依据 (1)2 编制原则 (1)3 工程概况 (2)3.1 梁跨分布情况 (2)3.2 地质资料 (3)3.3 参建单位 (3)4 制梁台座施工方案 (4)4.1 结构形式 (4)4.2 钻孔桩施工方法 (5)4.2.1 钻孔桩基础施工 (5)4.2.2 施工工艺流程 (5)4.2.3 施工准备 (5)4.2.4 护筒设置 (6)4.2.5 泥浆的调制和使用要求 (6)4.2.6 钻进成孔 (6)4.2.7 钢筋笼制作 (7)4.2.8 清孔 (7)4.3台座中部CFG桩施工 (8)4.3.1 测量放线 (9)4.3.2 钻机就位 (9)4.3.3 钻进成孔 (9)4.3.4 灌注及拔管 (10)4.3.5 移机 (10)4.2.6 封桩 (10)4.3.7 桩头处理 (10)4.3.8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0)4.3.9 常遇施工问题及其控制措施 (10)4.4 端头系梁施工 (12)4.5 台座中部底板及纵梁施工 (12)5 安全文明施工 (13)6 环保及文明施工措施 (13)制梁场制梁台座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规章制度;( 2)杭黄铁路站前IV 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3)箱梁预制施工图《通桥(2009) 2229-1》、《通桥(2009) 2229- U》等图;( 4)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铁路总公司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采用的规范、规程和标准等;( 5)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6)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建设〔2009〕226 号);( 7)本公司积累的施工经验,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8)根据ISO9001质量标准、ISO24001环境管理和0HSAS1800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中铁四局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9)中铁四二杭黄【2014】13 号文《关于临建施工方案的要求》。

2编制原则( 1 )积极响应招标文件中的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严格遵守铁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充分结合投标阶段现场调查资料。

(2)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

(3)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保证组织体系,针对本标段工程特点和质量目标的要求,加强过程控制,从各个环节上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 4)根据实施性施组安排的分阶段节点工期要求,利用网络技术优化工期安排和资源配置,合理安排工序衔接。

( 5)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系统管理相结合,发挥集团公司各专业优势,科学安排各项施工程序,通过建立先进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施工组织的连续、均衡、紧凑、高效。

( 6)按照生产组织工厂化、工序控制专业化、现场作业机械化、过程控制信息化的思路组织施工3工程概况3.1梁跨分布情况杭黄铁路站前-IV标工程箱梁预制共计436孑L,图号分别为《通桥(2009)2229-1》、《通桥(2009)2229- U》,本标段内梁型、跨度、数量及分布情况如表3.1-1和表3.1-2所示。

表3.1-1 预制箱梁工程数量统计表表3.1-2 预制箱梁分布统计表3.2 地质资料根据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及钻探揭示,梁场区的岩土层按其成因分类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粗圆砾土;志留系中统康山组(S2k)砂岩。

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1-1 粉质黏土:褐黄色,软塑,含少量铁锰锈斑,切面无光泽,韧性、干强度低。

本层在全场均有揭露,层面埋深0.0m,层面标高6.69-7.49m,层厚约1.2〜2.3m。

标准贯入试验13次,实测标准贯入击数平均值N=5.1击。

(2)1-2 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软塑,含有少量有机质,切面有光泽,韧性、干强度差。

本层在全场均有揭露,层面埋深 1.2-2.3m ,层面标高4.39-6.09m,层厚约9.2〜20.5m。

标准贯入试验73次,实测标准贯入击数平均值N=3.5 击。

(3)2-1 粗圆砾土:灰色,中密,饱和,母岩成份以石英砂岩为主,一般粒径20-60mm约占60%多呈圆棱状,最大粒径60mm砂、粘性土充填。

本层全场均有揭露,层面埋深11.5-22.5m,层面标高-15.21 —4.81m,层厚约2.5~10.2m。

重型动力触探实验78 次,实测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击数平均值N63.5=11.11 击。

(4)3-1 砂岩:灰色,强风化,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较破碎,呈短柱状、柱状,局部碎块状,岩质软,敲击易碎。

本层在Jz- IV 1501-1 > Jz- IV 1501-10、Jz- V 1501-11、Jz- V 1501-12、Jz- V 1501-14、Jz- V 1501-15、Jz- V 1501-16、Jz- V 1501-18、Jz- V 1501-19、Jz- V 1501-22、Jz- V 1501-5 共11 个钻孔均有分布,层面埋深21.7-27.5m,层面标高-20.21 —14.31m,层厚约1.0-23.1m。

重型动力触探实验13次,实测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击数平均值N63.5=49.38 击。

(5)3-2 砂岩:灰色,弱风化,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较完整,呈柱状、短柱状,岩质软,锤击易碎。

层面埋深25.8-44.8m ,层面标高-38.11~-18.5m ,本层在全场均有揭露,该层未揭穿。

已揭露层厚3.1-4.5m。

3.3 参建单位业主单位:杭黄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北京瑞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咨询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制梁台座施工方案富阳制梁场共设置制梁台座8个,其中4个为32m制梁台座,4个为32m 24m共用台座。

4.1结构形式根据场内地质情况,制梁台座端部采用桩基,桩径1.0m,每端2根,共4 根,桩尖嵌岩,混凝土为C25中部基础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桩径0.4m,截面形式见图4.1-1、图4.1-2。

制梁台座长34.0m,宽5.6m。

桩上承台为C30钢筋混凝土。

图4.1-2 :制梁台座中部截面图(mm)4.2钻孔桩施工方法 421钻孔桩基础施工拼装导管检查检查沉渣厚度检查砼质量及砼面------ k水下砼灌注V ----- 砼制备输送标咼制作检查试件4成桩质量检验下道工序图4.2.2-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4.2.3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换除表层耕植软土,并设置好泥浆循环所需 的沉淀池根据地质条件,钻孔桩需嵌岩4.2.2施工工艺流程2m 施工机械设备选用冲击钻。

钻孔桩工艺流程见图4.2.2-1施工准备 平整场地 桩位放样 安装导管埋设护筒 钻机就位检查成孔质量下钢筋笼 泥浆备料泥浆池下导管孔内注泥浆 泥浆沉淀池424护筒设置采用挖埋法埋设护筒,如图424-1。

护筒长度2.0m,内径应比桩径大30cm 用十字线定在护筒顶部或底部,然后移动护筒使护筒中心与钻孔中心位置重合,同时用水平尺或锤球检查,使护筒竖直。

此后即在护筒周围对称、均匀地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

图4.2.4-1挖埋护筒护商埋设偏差: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允许误差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4.2.5泥浆的调制和使用要求泥浆采用优质粘土与水拌合而成,必要时掺入一定比例的水泥,使制备的泥浆满足表425-1性能指标。

表425-1:泥浆性能指标4.2.6钻进成孔钻机就位前应对钻机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就位核对好中心后,连接泥浆循环系统,开动泥浆泵使泥浆循环2〜3min, 然后开始钻孔,在护筒底处应低压慢速钻进,钻至护筒底下1.0m左右后开始正常钻进。

在钻进过程中钻机不能产生位移或沉陷,否则应及时处理。

在钻孔排渣、提钻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

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停钻时,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

钻孔进行前,司钻人员必须先熟悉地质状况,钻进过程中应定时测试泥浆指标,从而确定所处地层,调整钻进参数,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的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

427钢筋笼制作钢筋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钢筋笼根据设计图纸进行交底制作,制作误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笼外侧应设置保护层厚度的同标号垫块,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处,起吊应按钢筋笼长度的编号入孔。

钢筋笼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土10mm箍筋间距土20mm骨架外径土10mm骨架倾斜度土0.5%;骨架保护层厚度土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土20mm骨架低面高程土50mm4.2.8清孔钻孔深度达到要求后,应对孔深、孔径进行检查,成孔质量标准应符合表4.2.8 - 1要求后方可清孔。

清孔后应从孔底提出泥浆试样进行性能指标试验。

为了切实控制孔底沉渣厚度,在吊入钢筋笼后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必须的进行二次清孔,同时,应将二次清孔结束到开始浇筑砼的时间间隔控制在20min内。

孔底沉渣厚度须符合表428-1规定要求。

4.2.9 灌桩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时间不得大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若灌注时间大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则应掺入适量缓凝剂。

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以22cm为宜)等。

首批灌注混凝土应依据桩深、桩径计算出储料数量,以确保导管埋深〉1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混凝土灌注后,应连续进行,当混凝土面上升至钢筋笼底部附近时,应放慢灌注速度,以免钢筋笼随混凝土面上升而造成钢筋笼上浮。

灌注过程中,要有专人探测埋入深度,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m-6m同时,要注意保持孔内水头以防坍孔,并将孔内溢出的水或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

灌注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以确定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为确保成桩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一定高度,按不小于0.5m控制。

4.2.10 施工注意事项(1 )掉落钻物体:由于钻杆接头滑丝,钻头和钻杆容易掉入孔中。

需要在钻进过程中及时检查,如果掉入后,采用专用打捞器插入孔中,将钻头、提出空孔外。

(2)钢筋上浮预防措施:混凝土底面接近钢筋骨架时,放慢混凝土浇筑速度,导管保持较大埋深,导管底口与钢筋骨架低端保持较大距离,(3)堵管的预防和处理:混凝土加入适量缓凝剂;导管埋置深度控制在2-6 米,遇故障适当活动导管;及时起吊、冲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