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会计报表附注模板**************************2013年度财务报表附注一、公司基本情况********************************************************************** ************************************************************************** ******************************************************二、不符合会计核算前提的说明无。
三、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一)本公司目前执行的会计准则本公司目前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二)会计年度本公司采用公历制,即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三)记账本位币本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四)记账基础和计价原则本公司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资产的计价遵循历史成本原则,除附注中特别注明外,各项资产均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如果以后发生资产减值,则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本公司现金等价物指持有的不超过3个月、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六)应收款项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本公司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
应收款项以实际发生额减去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列示。
1、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
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为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如有证据表明某项应收款项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如债务单位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但下列各种情况不得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等。
2、坏账确认标准在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确认为坏账,冲销坏账准备。
(1)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的,取得破产宣告、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执照的证明或者政府部门责令关闭的文件等有关资料,在扣除以债务人清算财产清偿的部分后,对仍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作为坏账损失;(2)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且没有继承人的应收款项,在取得相关法律文件后,作为坏账损失;(3)涉诉的应收款项,已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判定、裁定败诉的,或者虽然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被裁定终止执行的,作为坏账损失;(4)逾期3年的应收款项,具有企业依法催收磋商记录,并且能够确认3年内没有任何业务往来的,在扣除应付该债务人的各种款项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赔偿后的余额,作为坏账损失;(5)本公司将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应收款项、与非关联方发生的金额较大、有确凿证据表明可收回程度的应收款项按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
其中对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的应收款项,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
(七)存货核算方法1、存货主要分为库存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2、库存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发出以个别计价法计算成本。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摊销法进行摊销。
存货的成本由买价加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购入存货负担的税金、购入存货支付的不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其他费用3、存货的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
4、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计价;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对于存货因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预计其成本不可收回的部分,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存货类别)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可变现净值按估计售价减去估计完工成本、销售费用和税金后确定。
(八)长期投资1、长期股权投资本公司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即最初以初始成本计量,以后根据应享有的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份额进行调整。
投资初始成本与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之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并按以下方式处理:本公司对被投资企业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投资收益在被投资企业宣布现金股利或利润分配时确认。
处置或转让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长期债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按取得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减去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计价;债券溢价或折价在债券存续期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按直线法摊销。
期末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应计利息。
3、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年末对长期投资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恶化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成本,并且这种降低的价值在可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则将可收回金额低于长期投资账面成本的差额作为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九)固定资产计价及折旧核算方法1、固定资产标准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2、固定资产计价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作为入帐价值。
3、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方法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残值率和年折旧率如下:4、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主要包括修理支出、更新改良支出及装修支出等内容,其会计处理方法为:(1)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含大修),直接计入当期费用;(2)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增计后不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部分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其余金额计入当期费用;(3)如果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理还是固定资产改良,或固定资产修理和固定资产改良结合在一起,则按上述原则进行判断,其发生的后续支出,分别计入固定资产价值或计入当期费用;(4)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符合上述原则可予资本化的,在“固定资产”内单设明细科目核算,并在两次装修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直线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5、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和计提方法:本公司于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如发现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按该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按单项固定资产计提。
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2)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3)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无法提供有效服务的固定资产;(4)已遭毁损,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5)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本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
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
(十)在建工程核算方法1、在建工程的计价按实际发生的支出确定工程成本。
自营工程按直接材料、直接工资、直接施工费等计量;出包工程按应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计量;设备安装工程按所安装设备的价值、安装费用、工程试运转等所发生的支出等确定工程成本。
2、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的时点本公司建造的固定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结转固定资产,次月起开始计提折旧。
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
3、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对于有证据表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了减值,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按单项项目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主要考虑因素如下:(1)长期停建并且预计在未来3年内不会重新开工;(2)所建项目发生功能性或技术性贬值,并且带来的经济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3)其他足以证明在建工程已经发生减值准备的情况。
(十一)长期待摊费用1、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发生的费用金额单独核算,按直线法在受益期限内平均摊销。
2、开办费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于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当月一次计入当月的损益。
(十二)无形资产计价及摊销政策1、无形资产计价购入的各种无形资产,按实际支出记账;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无形资产,以评估确认或合同约定的价值记账。
2、无形资产摊销政策本公司无形资产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合同规定有受益期限的,在受益期限内平均摊销;合同没有规定受益期限而法律规定有有效期限的,按不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期限平均摊销;合同规定了受益期限而法律也规定了有效期限的,摊销年限不超过两者之中较短者。
合同和法律均未规定受益期限或有效期限的,按不超过10年的期限摊销。
3、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单个项目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若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计提减值准备。
判断标准如下:(1)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等所替代,使其创造经济利益的能力受到重大不利影响;(2)某项无形资产的市价在当期大幅下跌,在剩余摊销年限内预期不会恢复;(3)某项无形资产已超过法律保护期限,但仍然具有部分使用价值;(4)其他足以证明某项无形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了减值的情形。
(十三)借款费用核算方法1、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确认原则借款费用包括因借款而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辅助费用,以及因外币借款而发生的汇兑差额。
除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外,其他借款费用均于发生当期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当以下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时,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
2、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期间为购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借款费用,满足上述资本化条件的,在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成本,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所发生的,于发生当期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3、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法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资本化金额根据借款本金乘以借款利率计算得出。
(十四)收入确认原则收入是在经济利益能够流入本公司,以及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根据下列方法确认:1、销售商品收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购买方,不再保留与商品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和实际控制权,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且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确认收入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