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扬州
《拔根芦柴花》
著名扬州小调
《拔根芦柴花》原是 当地在水田劳动中唱 的歌,属“秧田歌”; 稻农为了解除疲劳、 自我调节,便以歌寄 兴,他们所唱的内容 有很大的即兴性,而 曲调和衬词衬腔则是 相对稳定的。
歌词选段
叫呀我这么里呀来,我呀就的来了, 拔根的芦柴花花,清香那个玫瑰玉兰 花儿开。 蝴蝶那个恋花啊牵姐那个看呀,鸳鸯 那个戏水要郎猜。 小小的郎儿来哎,月下芙蓉牡丹花儿 开。
那韭菜炒大葱又是怎么回事呢?传说在古代 的时候,有一位私塾先生,此君有一不雅癖好: 喜欢揩油,到了学生家里总喜欢蹭饭吃。有一天, 他到了一个家徒四壁的学生家里,可是这位学生 家里实在没什么可以孝敬老师的,于是这个学生 就心生一计,取来韭菜和大葱,在锅里不断的爆 炒。不一会儿,阵阵香气扑面而来,弄得私塾先 生口水直流。但是这“香喷喷好吃看得见”的佳 肴却怎么也不见学生端上桌子,馋得“猫子抓心” (扬州方言,表示着急到极点的意思)的私塾先 生再也无法忍受,发现旁边有一碗冷饭,就迫不 及待的狼吞虎咽了。学生一见连忙惊呼:“那是 老鼠药!”老师闻听大惊失色,再也无心吃饭了。 这就是韭菜炒大葱的来源了吧。
扬州篇
地球天天在炫 扬州天天在变 家家都有彩电 我们天天见面
《今日生活》
以扬州方言为特色的民生类信 息栏目。始终围绕扬州人的生活状 态,着力记录平民百姓生活的酸甜 苦辣、悲歌喜泪,着重于生活状态 的生动展示和生活态度个性化的说 评。
乖乖隆的咚,韭菜炒大葱
“乖乖”一词在扬州方言里面一般有三种意 思:第一,长辈称呼小孩子的昵称,比如“小 乖乖”就是指“小孩子”、“小家伙”、“小 鬼”的意思;第二,用来骂人,而且一般用于 表示否定时使用,且多用于表示绝对不是自己, 比如“哪个乖乖做的”,言下之意就是我绝对 没有做;第三,用作感叹词,表示“天哪”, 在扬州话里面还有一句与表示惊叹的“乖乖” 大体同义的方言就是“不得了”。“乖乖隆地 冬”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上面所说的第三种意 思,带有惊叹的意思
《茉莉花》
江苏民歌
她旋律委婉,波动流 畅,感情细腻;通过 赞美茉莉花,含蓄地 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 美的感情。早在清朝 乾隆年间出版的扬州 戏曲剧本集《缀白裘》 中,就刊载了它的歌 词,可见其产生流传 年代的久远。
歌词选段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芬芳美丽满枝桠 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 韭菜炒大葱”,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具 体的意思,就是汉语里的一个表示惊 叹的口头禅而已。
《净土》
《木府风云》主题曲
本剧围绕历史上木 氏家族的风云变幻, 以纳西木府为背景, 充分展现丽江的优美 风光、历史及丰富多 彩民族文化。片中的 这首电视主题歌曲带 有高原气质,民族色 彩非常浓郁,歌词简 单、干净、轻灵,旋 律悠扬、飘逸、空灵。
歌词选段
传说中有一片净土 住着古老的民族 每个人都能歌善舞 他们从不孤独 哦啊依哟啊依哟啊依耶 哦啊依哟啊依耶 哦啊依哟啊依哟啊依耶 哦啊依哟啊依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