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瓦屋面

瓦屋面

瓦屋面技术要求瓦屋面防水是我国传统的屋面防水技术,它采取以排为主的防水手段,在10%~50%的屋面坡度下,将雨水迅速排走,并采用具有一定防水能力的瓦片搭接进行防水。

瓦片材料和形式繁多,有黏土小青瓦、水泥瓦(英红瓦)、油毡瓦、装饰瓦、琉璃瓦、筒瓦、粘土平瓦、金属板、金属夹心板等。

所以瓦屋面的种类也很多,有平瓦屋面、青瓦屋面、筒瓦屋面、石板瓦屋面、石棉水泥瓦屋面、玻璃钢波形瓦屋面、油毡瓦屋面、薄钢板瓦屋面、金属压型夹心板屋面等。

有些只限地区使用,有些已被新的形式所代替,其中常用的有平瓦屋面、油毡瓦屋面和金属板材屋面3种。

斜坡屋面设计基本上都没有防水层,这是因为瓦片生产厂商出于商业宣传的需要,宣扬一层瓦就可以防水,而且是永久型防水,决不会造成渗漏。

尤其是英红瓦,做了很多特定条件下的实验来证明防水功能。

同时由于一些技术人员对混凝土材料的误解,认为混凝土应该是密实防水的,屋面又有较大的坡度,可以很顺利的将水排走,斜屋面是不会渗漏的。

但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有很多的斜屋面出现了渗漏。

造成这种局面,除了斜坡屋面防水设防观念淡薄以外,尚未找到适应斜坡屋面这种特殊环境要求的防水材料也是重要的原因。

斜坡屋面结构混凝土为斜面浇筑,有时坡度还较大,混凝土施工时坍落度不能太大,过大时,混凝土会因重力作用而下滑,又不能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因此斜坡面混凝土施工,大都采取人工拍打密实或采用小型振捣器振捣,尤其在大坡度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更困难,往往采取堆集的方法,这样浇筑形成的混凝土屋面板虽然可以满足结构安全的需要,但远不能满足防水的要求,再加上混凝土施工后在重力作用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屋面结构混凝土板会产生很多的微细裂缝,所以斜坡屋面结构混凝土层是不能防水的,不能作为防水层。

屋面用瓦,以英红瓦的防水能力最好,瓦与瓦叠合部位有两道凹槽止水,但是由于块体铺设的接缝太多,施工中不能完全保证瓦面的完善程度,因此,发生渗漏现象是很正常的,尤其在暴风雨和台风时更易发生渗漏。

而且,瓦片在常年的日晒雨淋作用下会逐步碳化,表面风化剥落,并产生微细裂纹,使瓦片本身的防水能力下降甚至丧失。

从屋面的构造形式上看,斜坡屋面往往与平屋面交叉配置,并设有天窗、通风孔、排水沟、水箱等,屋面形式复杂、交接面多,节点数量多、防水设防难度大;而且由于各面的变形不一致,会导致交接处的应力集中,产生开裂现象;斜面与平面的交接处,不同防水材料的性能差异使交接处的节点处理难度加大。

这些都会使屋面防水的难度大大增加。

由此可见,瓦屋面必须具备瓦的质量可靠,构造措施得当,屋脊、斜脊、泛水等细部节点处理完善等条件,才能使瓦成为坡屋面的一道防水设防层次。

为了弥补斜坡屋面的结构混凝土和面层瓦片防水能力的不足,应在结构层上设置防水层,与瓦片形成复合防水。

斜坡屋面排水顺畅,积水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在与平屋面交接处、沿沟或与流水方向垂直的山墙根部等部位,常常会在暴雨时积水,所以在这些部位应做防水附加增强层,并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做成全封闭形式,进行严密防水。

钉有挂瓦条的,应对钉孔采取防水措施。

根据斜坡瓦屋面的特点和防水设防的要求,用于斜坡屋面的防水材料,除要求防水效果好外,还要求强度高、粘结力大,在面层瓦的重力作用下,在斜坡面上不会发生下滑现象,同时也不会因温度变化引起性能的太大变化。

这就首先排除了沥青类及含沥青的防水材料,因为在屋面高温条件下,沥青软化,强度和粘结力迅速降低;如采用强度高、粘结力不大的高分子材料,就必须采取必要的、复杂的技术措施。

而且由于斜坡屋面构造形式复杂,采用防水卷材是不适宜的。

所以最适合于斜坡屋面的防水材料应该是强度高、粘结力大的防水涂料。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和聚合物防水砂浆的推广应用,使斜坡屋面的防水有了可靠的基础,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和聚合物防水砂浆的抗渗性好、强度高,尤其是粘结力,比普通水泥砂浆大好几倍,且不受气温影响。

聚合物防水砂浆具有很好的韧性,能适应屋面混凝土的干缩和温差引起的裂缝而不开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有较大的延伸率,对基层的裂缝有更好的适应能力,这两种材料是目前斜坡屋面防水材料的最佳选择。

1 平瓦屋面平瓦屋面是采用黏土、水泥等材料制成的平瓦铺设在钢筋混凝土或木基层上进行防水。

它适用于防水等级为II级、III级、IV级以及坡度不小于20%的屋面。

在大风或地震地区,平瓦屋面应采取措施使瓦与屋面基层固定牢固。

1-1 平瓦和脊瓦的规格及质量要求平瓦主要是指传统的黏土机制平瓦和水泥平瓦,平瓦屋面由平瓦和脊瓦组成,平瓦用于铺盖坡面,脊瓦铺盖于屋脊上。

黏土平瓦及其脊瓦是以黏土压制或挤压成型、干燥焙烧而成。

水泥平瓦及脊瓦是用水泥、砂加水搅拌经机械滚压成型,常压蒸汽养护后制成。

1.黏土平瓦及脊瓦的规格和质量要求黏土平瓦及脊瓦的规格尺寸及质量要求分别见表16-58~表16-64。

黏土平瓦的规格及主要规格尺寸(mm)表16-58黏土平瓦的尺寸允许偏差(mm)表16-59黏土平瓦的表面质量要求表16-60黏土平瓦的裂缝长度允许范围表16-61黏土平瓦的最大允许变形(mm)表16-62黏土平瓦磕碰、釉粘的允许范围表16-63黏土平瓦的石灰爆裂允许范围(mm)表16-642.水泥平瓦的质量要求和承载力标准值水泥平瓦的质量要求和承载力标准值分别见表16-65、表16-66。

水泥平瓦的质量要求表16-65水泥平瓦的承载力标准值表16-66注:1.遮盖宽度200~300mm间的有筋槽平瓦,其承载力标准值应按表中所列的值用线性内播法确定。

2.平瓦承载力实测平均值不得小于承载力可验收值(F ok);F ok≥F c+1.64σ1-2 平瓦及脊瓦的运输堆放瓦材为易碎材料,在包装、搬运和存放时应注意瓦材的完整性。

每块瓦均应用草绳花缠出厂;运输车厢用柔软材料垫稳,搬运轻拿轻傲,不得碰撞、抛扔;堆放应整齐,平瓦侧放靠紧,堆放高度不超过5层,脊瓦呈人字形堆放。

1-3 施工准备工作1.屋面木基层的施工要求(1)檩条、椽条、封檐板等的施工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见表16-67。

檩条、椽条、封檐板质量检查表表16-67(2)挂瓦条的施工要求:1)挂瓦条的间距要根据平瓦的尺寸和一个坡面的长度经计算确定,粘土平瓦一般间距为280~330mm。

2)檐口第一根挂瓦条,要保证瓦头出檐(或出封檐板外)50~70mm;上下排平瓦的瓦头和瓦尾的搭扣长度50~70mm;屋脊处两个坡面上最上两根挂瓦条,要保证挂瓦后,两个瓦尾的间距在搭盖脊瓦时,脊瓦搭接瓦尾的宽度每边不小于40mm。

3)挂瓦条断面一般为30mm×30mm,长度一般不小于3根椽条间距,挂瓦条必须平直(特别是保证挂瓦条上边口的平直),接头在椽木上,钉置牢固,不得漏钉,接头要错开,同一椽木条上不得连续超过3个接头;钉置椽口条(或封椽板)时,要比挂瓦条高20~30mm,以保证椽口第一块瓦的平直;钉挂瓦条一般从椽口开始逐步向上至屋脊,钉置时,要随时校核挂瓦条间距尺寸的一致。

为保证尺寸准确,可在一个坡面两端,准确量出瓦条间距,通长拉线钉挂瓦条。

(3)木板基层上加铺油毡层的施工:油毡应平行屋脊自下而上的铺钉;檐口油毡应盖过铺檐板上边口10~20mm;油毡长边搭缝不小于l00mm,短边搭缝不小于150mm,搭接边要钉住,不得翘边;上下两层短边搭接缝要错开500mm 以上;油毡用顺水条(可用灰板条)垂直屋脊方向钉住,间距不大于500mm;要求油毡铺平铺直,压毡条钉置牢靠,钉子不得直接在油毡上随意乱钉;油毡的毡面必须完整,不得有缺边破洞。

2.平瓦铺挂前的准备工作(1)堆瓦:平瓦运输堆放应避免多次倒运。

要求平瓦长边侧立堆放,最好一顺一倒合拢靠紧,堆放成长条形,高度以5~6层为宜,堆放、运瓦时,要稳拿轻放。

(2)选瓦:平瓦的质量应符合要求。

砂眼、裂缝、掉角、缺边、少爪等不符合质量要求规定的不宜使用,但半边瓦和掉角、缺边的平瓦可用于山檐边、斜沟或斜脊处,其使用部分的表面不得有缺损或裂缝。

(3)上瓦:待基层检验合格后,方可上瓦。

上瓦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如在屋架承重的屋面上,上瓦必须前后两坡同时同一方向进行,以免屋架不均匀受力而变形。

(4)摆瓦:一般有“条摆”和“堆摆”两种。

“条摆”要求隔3根挂瓦条摆一条瓦,每米约22块;“堆摆”要求一堆9块瓦,间距为:左右隔2块瓦宽,上下隔2根挂瓦条,均匀错开,摆置稳妥。

在钢筋混凝土挂瓦板上,最好随运随铺,如需先摆瓦时,要求均匀分散平摆在板上,不得在一块板上堆放过多,更不准在板的中间部位堆放过多,以免荷载集中而使板断裂。

1-4 平瓦屋面施工1.平瓦屋面施工工艺(图16-39)图16-39 平瓦屋面施工工艺2.平瓦屋面的施工要求(1)屋面、檐口瓦:挂瓦次序从檐口由下到上、自左向右方向进行。

檐口瓦要挑出檐口50~70mm;瓦后爪均应挂在挂瓦条上,与左边、下边两块瓦落槽密合,随时注意瓦面、瓦楞平直,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瓦不能铺挂。

为保证铺瓦的平整顺直,应从屋脊拉一斜线到檐口,即斜线对准屋脊下第一张瓦的右下角,顺次与第二排的第二张瓦、第三排的第三张瓦,直到檐口瓦的右下角,都在一直线上。

然后由下到上依次逐张铺挂,可以达到瓦沟顺直,整齐美观。

檐口瓦用镀锌铁丝栓牢在檐口挂瓦条上。

当屋面坡度大于50%、或在大风、地震地区,每片瓦均需用镀锌铁丝固定于挂瓦条上。

瓦的搭接应顺主导风向,以防漏水。

檐口瓦应铺成一条直线,天沟处的瓦要根据宽度及斜度弹线锯料。

整坡瓦应平整,行列横平竖直,无翘角和张口现象。

(2)斜脊、斜沟瓦:先将整瓦(或选择可用的缺边瓦)挂上,沟边要求搭盖泛水宽度不小于150mm,弹出墨线,编好号码,将多余的瓦面砍去(最好用钢锯锯掉,保证锯边平直),然后按号码次序挂上;斜脊处的平瓦也按上述方法挂上,保证脊瓦搭接平瓦每边不小于40mm,弹出墨线,编好号码,砍(或锯)去多余部分,再按次序挂好。

斜脊、斜沟处的平瓦要保证使用部分的瓦面质量。

(3)脊瓦:挂平脊、斜脊脊瓦时,应拉通长麻线,铺平挂直。

扣脊瓦用1:2.5石灰砂浆铺座平实,脊瓦接口和脊瓦与平瓦间的缝隙处,要用掺抗裂纤维的灰浆嵌严刮平,脊瓦与平瓦的搭接每边不少于40mm;平脊的接头口要顺主导风向;斜脊的接头口向下(即由下向上铺设),平脊与斜脊的交接处要用麻刀灰封严。

铺好的平脊和斜脊平直,无起伏现象。

3.平瓦屋面节点泛水的施工要求(1)山墙边泛水做法见图16-40。

图16-40 山墙泛水做法(2)天沟、檐沟的防水层宜采用1.2mm厚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3mm厚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设,或采用1.2mm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涂刷设防,亦可用镀锌薄钢板铺设。

1-5 平瓦屋面质量要求1.平瓦屋面的瓦不得有缺角(边、瓦爪)、砂眼、裂纹和翘曲张口等缺陷。

铺设后的屋面不得渗漏水(可在雨天后检查);2.挂瓦应平整,搭接紧密,行列横平竖直,靠屋脊一排瓦应挂上整瓦;檐口瓦出檐尺寸一致,檐头平直整齐;3.屋檐要平直,脊瓦搭口和脊瓦与平瓦的缝隙、沿山墙挑檐的平瓦、斜沟瓦与排水沟的空隙,均应用麻刀灰浆填实抹平,封固严密;4.封山应平直,天沟、斜沟、檐沟和泛水的质量要求及漏斗罩、水落口、漏斗、排水管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质量验收的有关规定;5.有关搭盖尺寸及检验方法见表16-68所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