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加几》公开课教案育英小学胡梅教材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
二、过程与方法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 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加法。
2.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资源1.教学课件。
2.为学生每人准备18根小棒。
教学方法1、情景再现;2、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教具:交互式白板课件,小棒18根,小蚂蚁头套,一条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小棒18根。
一、复习铺垫师:小朋友们,今天呀有一些小动物想跟我们一起学习数学,看看他们是谁?(小蚂蚁,小猴子)大家欢迎他们吗?(欢迎)它们啊想见识见识你们的口算能力,请看屏幕:谁会?1、口算点名、分男女生回答。
师:大家都算对了,而且算得很快,掌声表扬一下自己。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刚才算的这些题,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啊?生:…师:所以:10+1就是11,10+5就是15,10+几就是:?生:十几。
师:哎,对了!这些呀,就是我们学过的10加几就等于十几的知识。
大家学得可真好!所以呀老师要奖励大家,带大家到运动场去观看比赛,准备好了吗?出发咯!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出示运动场主题图。
师:运动场上热闹吗?(生答:热闹。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汇报观察、发现的结果。
3、列式解决问题师:大家想一想运动员们辛苦吗?生:辛苦!师:那我们给他们送点饮料吧?(出示数饮料画面)谁会读这个小女孩说的话?请你——生:一共有多少盒?师:你认识的字可真多。
师:(点名)用什么方法来算?生:加法。
师:怎样列式呢?生:9+4=13。
(教师板书)师:大家说对吗?(对)是的,你真聪明,奖励你!4、摆小棒,说算法。
师:大家都知道9+4=13。
那你是怎样算出来,怎样想到结果的?咱们这样,四个小朋友为一组,一边用我们桌上的小棒摆一摆,一边说说看,你是怎样算出这道题的得数的。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渗透“凑十法”的计算方法)5、汇报。
师:谁来说说?(点名)生展示: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一个一个的数出来、、、(2)接着往下数、、、(3)先把9凑成10再和剩下的合起来、、、6、得出最佳方法师: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方法,你们真聪明!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生:回答。
师:其实呀,几种方法都很好,不过依次点数和接着数有点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比较难想得出来。
但是如果我们能把箱子里变成十盒,再想10加几那就比较简单了。
谁会变呀?7、演示凑十法(在黑板上贴出饮料图片)师:请你。
生:上讲台操作。
师:哟,还真让箱子里变成10盒了,表扬这个小小魔术师吧!(奖励一个你真棒)这样一变的话,那就表示怎么想的呢?原来的4盒就分成了几盒和几盒?生:1盒和3盒。
师: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来表示出来,9再拿1来就是10,把4分成1和3,9跟1凑起来就是10,10跟3合起来等于13.(板书思维图)这样我们的想法在思维图上就一目了然了,那这么好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叫什么名呢?(生:答。
)我们刚才是先找1来跟9凑成10的,就叫做“凑十法”吧!来跟老师读:凑十法。
三、巩固新知识、掌握规律1、动手用小棒演示小猴数木块。
(1)师:孩子们,看到你们表现这么棒,小猴子啊也想要向大家表现表现自己。
看看它要干什么?(课件出示:小猴子数木块)师:你知道小猴子要干什么吗?生:小猴子要数木块。
师:你真聪明,是的,小猴子呀要数木块。
我们先来看一下左边有几块木块,右边原来有几块?那你们知道小猴子要怎么数吗?来看一下。
看明白了吗?好,请大家同桌之间用摆小棒来演示一下小猴它是怎么数的。
(2)点名上展台来操作。
师:好,谁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生:(演示)(3)师生一起完成思维图。
师:小猴它是用什么方法来算出木块的数量的?生:凑十法。
师:我们一起用思维图把小猴的想法表示出来吧!2、归纳算法特点师:小猴子呀跟大家一样聪明,一下子就掌握了“凑十法”,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每次算9+几的时候都是要先找哪个数来跟它凑?生:1。
师:是的,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顺口溜:遇到9去找1,6可以分成1和5,9+1=10,10+5=15。
大家能不能一边打拍子,一边说出计算思维呢?生:能。
全班边打拍子边说计算思维。
四、应用新知识,加深记忆1、小组内比赛每个小组将得到不同的9+几的题目,一边打拍子,一边说计算思维。
看哪个组赢得最多五角星。
2、玩小蚂蚁搬家的游戏。
(1)师:从上课到现在,大家都非常认真,所以接下来,老师决定给大家放松一下,来玩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小蚂蚁搬家”。
先由小蚂蚁移动数字,大家说得数。
(2)师:我们也要考考小蚂蚁,其他同学说一个得数,小蚂蚁要挪动9找数来凑那个得数。
3、完成书本第89页“做一做”的第1题.五、课堂总结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大家一边休息,一边回忆。
2、结课:师:我们用“凑十法”可以快速计算9+几的算式,那么能不能计算8+几、7+几、6+几这样的算式呢?我们下一节课再来探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师:同学们,咱们学校刚召开了冬季运动会,你们喜欢运动会吗?师:好,那么老师带大家看看人家学校的运动会去。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多媒体展示。
(运动会场景图)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大家仔细观察,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体育比赛项目?师:比赛项目有:赛跑、跳远、踢毽子、跳绳。
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大家这么能干,老师有一个问题想向大家请教,问题是: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多少人?(教师贴问题)(学生齐读问题。
)(1)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呢?(2)能从96页图中很快找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信息吗?找到信息的孩子举手表示。
(3)师: 如何列式?板书: 9+7=16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
(板书课题:9加几)2.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师:运动会上的各项比赛都在激烈进行着,志愿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给他们准备了美味饮料。
(教师贴图片)师:老师把饮料移到黑板上,体育委员想知道:现在有多少盒饮料?你能解决吗?师:请大家独立思考,你是想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现在有多少盒饮料?师:先静静思考。
师:把你的方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交流。
(教师收集)学生汇报。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1)1、2、3……12、13依次数。
(2)从9数到13。
(3)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4)10+4=14 9+4=133、凑十法你们说的这几种方法都很好,都与十有关,所以我们有一种新的方法叫“凑十法”。
计算:9+4 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
(学生用小棒代替饮料试着摆一摆, 让大家看明白你究竟是如何想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把你的想法讲给你的同桌听听,互相交流想法。
(学生收好小棒),抽生上前摆。
师:为什么拿1根呢?2根行吗?9和1在一起好在哪里?师:因为9+1=10,所以拿1根和9加在一起得10 ,拿1根的目的是把9凑成10。
再用10+3=13,好算。
这样,就把9+4转化成了好算的10+3。
师:刚才摆的过程如何清清楚楚地在算式上记录下来呢?(配合小棒图)看到9想:9+()=10。
把4分成1和3,再用9和1凑成10,最后算10+3=13这种方法叫凑10法(板书:凑10法)5、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问:踢毽子和跳绳组的一共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 9+6)问: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
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算一算。
(“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
(“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
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四、课外作业: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初中学生常见常见修辞手法及答题格式•比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比拟(拟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____以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排比:参考格式:兼顾描写对象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之情。
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加表现力。
•设问(目前多见于说明文):参考格式:概括该修辞手法表现(引出)的内容+引起思考和注意、兴趣。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引出/强调_______,引起读者思考和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反问:•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更有力地强调_____(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语气更强烈,发人深省,语气更强烈,激发读者思考。
•夸张: 强调/突出_______,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
•反复:参考格式: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的表现了______(句子描绘的内容),强烈地表达_______(句子表达的情感) •对偶•对比(修辞,表现手法)•双关•顶真•通感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