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农村物流服务在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的今天,各种农村物流业在不断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现今的我国物流业包括农村物流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有可喜的成果,同时也有很多的不足,尤其是在物流服务方面。
由于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不健全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收人少,从而使得“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十分普遍。
农村物流服务的不健全严重限制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建立完善的现代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阶段,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和贸易自由化程度快速提高,对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产生了内在的需求。
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滞后性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我国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发展农产品物流成为了我国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对农产品物流的合理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许多地方政府已经将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积极研究和大力发展农业物流,建设完善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流通体系:一方面能促进我国农村物流健康、快速的发展,实现物流为农业生产服务,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效地解决农民生产的后顾之优,使农民切实从中受益;另一方面,通过农村物流的建设推进农业和加工业、流通业等其他行业的密切结合,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于是,解决农村物流就要了解农村物流体系对农村物流的作用。
首先,了解什么是农村物流体系是有必要的。
农村物流体系是指农村物流资源在地域空间、技术信息、基础设施,供求市场及产业组织等所构成的产业体系。
农村物渡体系为农村生产.生活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物流支持和物流的产业组织所构成的服务体系,内含有物流要素、要素功能和物流体系结构,且是农村经济被会发展的综合服务体系中一个基础性和关键性板块。
面对当前经济环境.以政府所倡导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万村干多”工程以及《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精神为指导,并贯彻与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精髓为指导,不论对加速我国物流业的集约化发展进程,还是对农村物流同样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因此,从全局出发,我国物流业要充分发挥和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在对现有农村物流发展情况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适应现有的经济环境,研究农村物流在物流业的调整和规划下应该如何构建。
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即成果和和不足之处。
取得的成就:①农产品物流逐步完善。
各地在市场引导,政府推动、政策指引等综合措施作用下,为了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生产容易销售难等突出问题,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农副产品市场,促进了农产品物物流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在推进三农问题解决、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建立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措施和引导力度,农产品物流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②农村物流主体多元化基本形成。
目前除了传统的国有商业企业、农丰寸农村供销社等农产品物流主体外。
目前除了传统的国有的商业企业,农产品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都在市场的导向下参与到农产品物流市场中。
③以“万村千乡”工程为载体,推迸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
自商务部推出“万村千乡”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以来,地方政府通过火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农村商业网点,基本形成了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流通网络,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消费不安全.不便捷、不实惠的“三不”问题。
④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发展较快。
为了解决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中央帮地方政府利用各种网络,建立了农产品生产,流通、交易等各类信息平台,提高了农产品的物流效率。
存在的不足现状:①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尚不够高,农业物流发展缓慢。
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很大。
目前,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相对落后,农民收人偏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
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偏低,农业物流业发展缓慢;②)农业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技术装备不够先进,物流成本高。
目前,农业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大部分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加工处理落后、分级简单、粗糙,不规范,包装简陋,使得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较大。
据不完全统计,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达25%一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③农村生产组织水平低,物流需求分散,物流供给能力不足。
我国农业生产目前基本上仍是以农户为单位,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收人有限,对物流需求不足且分散;④物流政策不到位甚至空白,物流作业不规范,物流交易成本高。
现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合约难以达成。
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⑤物流政策不到位甚至空白,物流作业不规范,物流交易成本高。
现在农村地区的物流政策供给不足,有的地方还是空白,这样物流作业就难以规范,物流需求者对物流企业缺乏信任,对物流外包的结果难以预期,因此物流合约难以达成。
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物流业也难以发展壮大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⑥缺乏完善的农业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发布体系,农资和农产品流向带有盲目性。
农业物流流体的流向和流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效率和效益与农业物流的信息体系密切相关。
长期以来,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的获取手段缺乏,滞后失真现象严重,赶不上市场变化。
据调查,半数以上的“批发市场”不提供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⑦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程度不高,农产品后期投入不够;⑧农村物流市场秩序混乱,市场主休发育程度低,物流设施建设资金分散,利用率低;⑨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和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农村物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①增加农民收人,发展农村物流对解决农业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实现农产品的保值增值, 推进农业和加工业、流通业的密切结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②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 即服务业。
开展农村物流,就像为农村经济输人新鲜血液,物流所具有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的功能必将在农村引起一场产业革命,催生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农村社会体系中的构筑、成长;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产品种植实现专业化和区域化。
这样虽然单个农户的生产量不大,但区域化集中种植可使农产品供应总量增大,这样既便于组织货源及第三方物流业或流通经纪人的介人和发育, 也有利于采选、分拣、包装、加工等农业流通产业的发展。
④农村物流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实现了专业化和现代化,更加便于组织农产品加工,直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反过来说,农业产业化发展, 由于在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销售环节实现了集中供应和收购,也从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农村物流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与发展农村物流业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⑤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目前我国能上网的行政村比重达89% ,农村网民正以60%以上的增速增加。
但他们对于网络购物仍然很陌生, 网络购物特有的质优价廉、方便快捷的优势他们很难享受到。
农村物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①农村物流服务业总量不足,发展滞后,结构性矛盾严重,即农村商贸业、农村餐饮业、农村物流业占据主导的地位,而农村金融业、农村保险业、农村信息服务业、农村公共服务业发展较慢,水平很低,农村现代服务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结构性矛盾突出;②物流产业化水平低,产业组织方式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受经济、环境、文化、习惯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物流服务业起步较早,发展水平较高,已经基本上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农村现代服务业对农村经济拉动效果明显; 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区位于政策等诸多原因,农村物流服务业刚刚起步,发展遇到很多困难,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对农村经济贡献较小;③缺乏发展的总体规划,物流产业发展盲目,新兴物流服务业发展迟缓,我国农村物流服务业中以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为代表的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喜人,而忽视了农村金融、农村保险、农村法律服务、信息服务等农村生活性服务业。
农村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不平衡;④农村物流服务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人才缺乏,由于大多数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对农村现代服务业知之甚少,不利于产业规模的扩大、发展水平的提升,懂市场、会管理、能够准确把握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的人才缺乏,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缓慢。
面对着农村物流服务的总量不足,发展滞后,结构性矛盾严重、农产业化水平低,产业组织方式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缺乏发展的总体规划,产业发展盲目,新兴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农村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人才缺乏,农村物流业调整与规划下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可以结合第三方物流、农村逆向物流及绿色物流的研究和借鉴来分析农村物流服务创新,从而制定对策达到创新的目的。
首先,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服务供给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特定的价格向需求方提供个性化系列物流服势的交易方式,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
因此,可以结合第三方物流的不足或是改进的方向来改进农村物流的服务,即①国家有关部门应制订相应法规,使物流业有计划、有序地发展,避免一些不应有的损失和浪费。
因为物流企业占地多,投资大,要修路、建库、买车等,不能说上就上,说下就下;②设置良好的物流专业,培养高级物流人才,加强物流理论研究,是发展第三方物流业的迫切需求;③以联运企业的网络经营改善物流系统的低组织化状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硬件配。
在结合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的同时,要按着逆向物流、绿色物流的理念去改进农村物流的服务。
也就是将农村逆向物流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经济、环境、生态以及社会等的外部影响(外部成本与外部效益)纳入到绩的评价体系中,通过各个子因素权重的分配来进行综合考察。
从而改变过去仅重视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经济效益评价,整个农村逆向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主要从收益与成本的确认、计量及比较这个角度予以分析。
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维护生态平衡,营造绿色生态住宅将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现代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而现代服务业中的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低则对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程度、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以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重大的影响。
农村现代服务业通常指农村一、二产业之外的各行业,具体包括农村金融业、商贸业、物流业、旅游业、餐饮业等。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