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寄生虫实验(前言和线虫)

寄生虫实验(前言和线虫)


旋毛虫囊包
含一条幼虫(蝌蚪期胚蚴)
蛲虫卵
作业及思考题
• 作业:绘蛲虫卵图
• 思考题:肉眼如何鉴别蛲虫和两种钩虫成虫?
丝虫(filaria)
班氏丝虫、马来线虫
目的要求
1、掌握两种丝虫微丝蚴形态的主要鉴别特征。
丝虫成虫
两种丝虫形态基本相同,
乳白色,细长如丝线,体
表光滑,♀>♂
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
幼虫 -- 微丝蚴
光学显微镜的维护
维护的方法

领取时应双手持镜; 镜头不干净,用拭镜纸轻擦; 使用完毕时,将标本取下;
已使用的油镜,用拭镜纸沾取少量清洁剂(二甲苯) 拭擦镜头
生物绘图的原则
仔细观察标本,找出典型标本,再描绘,力求做到真实准确。 (点线图) 形象正确
比例恰当
色彩正确
标字规范
注释准确
生物绘图的要求
由于寄生虫标本的厚薄和颜色深浅不同,大小不一致, 在观察标本时,要求的放大倍数和对光线的强度也不 相同,故应随时作出适当调整才能看清物象。
对要求在镜下观察的示教标本,一般有指针指在视野
中央,观察时,请勿移动玻片,以免影响其他同学观
察。
检查新鲜未经杀死的活标本时,必须注意避免污染双
手和其他用具,以防感染及造成病原的传播。
班氏微丝蚴
体态 柔和,弯曲 较大
马来微丝蚴
硬直,大弯有小 弯
头间隙 较短(1:1 (长:宽) 或1:2) 体核
圆形或椭圆 形,各核分 开,排列整 齐,清晰可 数 无
较长(2:1)
椭圆形,大小不 等,排列紧密, 常相重叠,不易 分清 有2个,前后排列
尾核
幼虫 -- 微丝蚴
班 氏 微 丝 蚴
马 来 微 丝 蚴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Trichiris trichiura(whip worm)
目的要求
掌握虫卵和成虫的形态特征
鞭虫成虫
前细后粗、似马鞭; 雌虫:长30~50 mm,尾端
钝圆; 雄虫:长30~45 mm,尾端
卷曲,有交合刺一根。
鞭虫卵
形态:腰鼓状/纺锤状
颜色:棕黄色
大小:50~54μ m×22~23μ m
服从老师的指导和安排,并严格按照实验指导认真作好各项实验。
实验过程中,不得擅自移动示教标本,如有问题请老师解决以免搞错。 要爱护公物,损坏须赔偿。 3、实验后应将污染的标本和玻片等物放在指定地方,并清洗干净。每次实验 应安排值日,做好清洁卫生。
蠕虫
线虫、吸虫、绦虫
线虫
消化系统: 成虫形态:
形态:宽椭圆形
颜色:棕黄色
大小:45~75μ m×35~50μ m
结构:卵壳厚,蛋白质膜厚,卵内有一 大而圆的卵细胞,卵细胞两端与卵壳之 间有新月形空隙
受精蛔虫卵
未受精蛔虫卵
形态:长椭圆形
颜色:棕黄色
大小:88~94μ m×39~44μ m
结构:卵壳及蛋白质膜均较薄, 卵内含有许多折光性强的屈光颗 粒(卵黄颗粒)
卵壳:无色透明,光滑,很薄
内含物:2~8个卵细胞或更多卵
细胞(桑葚期)卵细胞与卵壳
之间有空隙
钩虫卵
作业及思考题
• 作业:绘钩虫卵图
• 思考题:钩虫病的流行与哪些因素有关?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Enterobius vermicularis (pinworm)
目的要求
1、掌握虫卵和成虫的形态特征。
圆柱形,不分节
雌雄异体,雌大于雄 雌虫尾端较直,雄虫尾端 向腹面卷曲或膨大成交伞
完整,有口有肛
生殖系统:
♀双管型;
♂单管型
似蚓蛔线虫(蛔虫)
Ascaria Lumbricoides (round worm)
目的要求
1、掌握粪便涂片中虫卵的显微镜观察方法。 2、掌握蛔虫卵(受精和未受精)和成虫的形 态特征。
3、了解线虫纲成虫的外部形态和消化系统及 生殖系统的结构特征
蛔虫 成虫
虫体圆柱形,两端较细。活时呈粉红色,死后呈灰白
色。雌虫较大,尾端尖直;雄虫较小,尾端向腹侧卷
曲。虫体前端有"品"字形排列的唇瓣。
蛔虫 成虫
"品"字形唇瓣
蛔虫 成虫
虫体内部结构:消化系统
蛔虫 成虫
虫体内部结构:生殖系统
受精蛔虫卵
2、了解透明胶纸检查法。
蛲虫成虫
——头翼
细小,乳白色,线头状
——头翼
♀大,8-13mm,尾直而尖细,
生殖系双管型
♂小,仅2-5mm,尾卷曲,
有交合刺一根,生殖系单管型
头端有头翼
咽管下段膨大形成咽管球
蛲虫卵
形态:肾形
颜色:无色透明 大小:50-60μm×20-30μm
结构:卵壳较蛔虫卵壳薄,卵内
大体标本 针插标本 玻片标本:某些体积较小的寄生虫成虫、幼 虫及蠕虫虫卵和原虫,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玻片标本分类
① 一般新鲜液体涂片标本
如粪便、尿液等的新鲜涂片标本。镜检时多不加
盖片而直接用低倍镜观察(4×、10× ),有时用高
倍镜复核。因液体具有流动性,故镜台必须保持水平, 不能倾斜,必要时应加盖玻片后再转换高倍。
作业及思考题
• 作业:绘两种微丝蚴图
• 思考题:怎样诊断丝虫病? 丝虫病的种类鉴别有何实际意义?
旋毛形线虫
(Trichinella spiralis )
目的要求
1、掌握旋毛虫囊包的形态特征。
2、了解肌肉检查旋毛虫幼虫法。
旋毛虫囊包
• 寄生在宿主横纹 肌细胞内的幼虫, 长约1mm,卷曲 于梭形的囊包中, 称之为幼虫囊包, 其纵轴与肌纤维 平行。一个囊包 内通常含1~2条幼 虫。
• 形态结构要准确,比例要正确,要求真实感,立体感,精 美而美观。 • 图面力求整洁,铅笔要保持尖锐,尽量少用橡皮。 • 绘图大小适宜,位置略偏左,右边留着注图。 • 绘图的线条要光滑、匀称,点要大小一致。
• 绘图要完善,字体大小要均匀,不能潦草。注图线要直、 间隔均匀,且一般多向右边引出,图注部分接近时可用折 线,但注图线之间不能交叉,图注要尽量排列整齐。 • 绘图完成后在图的下方注明图名及放大倍数。
玻片标本分类
② 胶封液体虫卵标本
一块载玻片 + 一块大盖玻片 + 一块小盖玻片 中性树胶
玻片标本分类
③ 染色涂片标本
固定染色,不加盖片封固,注意避免磨损,此类标
本经常须用油镜观察( 100×),油镜使用后,要求标
本上的镜油必须抹干净而又不损坏涂膜。
④蠕虫、昆虫的盖片胶封标本
虫体较厚,制成封片标本后,往往较一般组织学或 病理学标本的厚,镜检时注意勿使标本的上下面放错。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使用的方法
1. 打开电源—调节光强度—标本平置于载物台—低倍镜
观察找物体—粗螺旋调节—细螺旋调节—看清物体
2. 高倍镜观察时:将待观察部分移向视野中央,再转换 高倍镜。 3. 油镜观察时: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标本平面,滴加镜 油,然后转油镜观察。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十 二 指 肠 钩 虫
美 洲 钩 虫
钩虫成虫
十二指肠钩虫 有两对钩齿
美洲钩虫 有一对板齿
钩虫 成虫
交合伞比较
十二指肠钩虫交合伞撑开 时略呈扁圆形 ;背辐肋远 端分两支,每支再分三小支。
美洲钩虫交合伞撑开时略呈 扇形;背辐肋基部分两支,每 支再分两小支。
钩虫卵
形态:卵圆形
大小:56~76μ m×36~40μ m
实验报告
1)绘图:要求绘制,除绘疟原虫时采用彩色笔
外,皆用普通HB铅笔。绘图时,用点线绘制,
不要涂抹。有关结构要写于点线图一侧,或
分列两侧。绘图适当,注意大小比例。
2)描述:对主要特征的描述Biblioteka 简明扼要。3)要按时完成作业。
注意事项
1、实验前预习,进实验室要穿白大衣,带齐实验指导、教材、作业本及绘图 工具(HB铅笔及彩色铅笔)。 2、实验时应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 不迟到、不早退,不准吃东西、喝水,并保持肃静。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
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巩固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即通过观察标本 及操作,牢固掌握常见寄生虫,特别是与诊断有 关的形态特点及其实验诊断技术。

必须通过理论学习、标本观察、实验操作和技术
训练,使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达到上述目

寄生虫标本的类别
结构:卵壳厚,两端各有一塞
状透明栓,内含一个卵细胞
鞭虫卵
作业及思考题
• 作业:绘鞭虫卵图
• 思考题:蛔虫、鞭虫在生活史上有何异同?
钩虫(Hookworm)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
目的要求
1、掌握虫卵形态及两种钩虫成虫的主要鉴别特征。
2、了解两种钩虫口囊及及交合伞的特征。
钩虫成虫
虫体细长约1cm; 雌虫较雄虫略粗长 ,尾端呈圆锥形; 雄虫尾端膨大为交 合伞。
未受精蛔虫卵
无蛋白质膜卵
无色透明
观察时应注意勿与其他
虫卵(特别是钩虫卵)
和植物细胞相混淆。
无蛋白质膜卵
感染期虫卵
受精卵在外界经过一定时 间可发育为感染期虫卵,卵
内含一条幼虫。新鲜粪便中
不能见到此虫卵。
感染期虫卵
作业及思考题
• 作业:绘受精蛔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图
• 思考题:
• 1、误食了被被含有蛔虫卵的新鲜粪便污染的食物, 能否受蛔虫感染? • 2、疑是蛔虫病的病人,但在粪便中未查到虫卵, 能否完全排除蛔虫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