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05.24 面神经神经鞘瘤影像诊断
2017.05.24 面神经神经鞘瘤影像诊断
面神经神经鞘瘤影像诊断
福建省肿瘤医院 郑德春
面神经影像学检查方法
HRCT:主要显示面神经管
(薄层、骨算法重建、多平面重建)
MRI:
1.
肿瘤/炎症:HR MRI T1WI、T2WI (fs)、T1WI(+c)
(薄层、横断面、冠状面、斜矢状面)
2.
神经卡压综合征:3D (FISP CISS、T2WI、MRA)
22
腮腺段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
Hale Waihona Puke 混合瘤F,63Y,发现右耳下肿物1月余
11025011
23
腮腺段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
淋巴上皮囊肿
F,63Y,发现右耳下肿物1月余。
11025011
24
腮腺段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
静脉性血管瘤。
M,43Y,发现右腮腺区肿物1月余。
11367399
25
腮腺段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
构成,呈栅栏或漩涡状,边界不清。后者瘤细胞排列稀疏,基质含水量 高,常有小囊腔形成。
A 区
B 区
12
神经鞘瘤影像表现
1. 2.
Antoni A 区:CT表现为密度相对较高;MRI:T1WI呈 等信号,T2WI呈中等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Antoni B 区:CT表现为密度相对较低;MRI呈长T1长 T2。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囊变区无强化。
每个肿瘤组织内Antoni A 区 和Antoni B 区成分组成 各不相同,是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的病理基础。
(不强化的 B 区与明显强化的 A 区分界清楚,可位于任何部位)
3.
4.
其他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膨胀性长征,神经孔道 扩大,亚铃征。
13
Skull Base. 2007 Mar; 17(2): 145–151. J Neurol Surg B Skull Base. 2012 Aug; 73(4): 230–235.
显示面神经内听道段和脑池段
2
面神经的正常解剖
1. 2.
脑桥段 脑池段
3.
4. 5. 6. 7.
内听道段
迷路段和膝神经节 鼓室段和后膝(水平段) 乳突段(垂直段) 腮腺段
3
面神经解剖
4
面神经解剖
5
脑桥、脑池段
6
面神经脑池和内听道段
A
F
P
A
P
7
迷路段+膝状神经节
Diagn Interv Radiol. 2016 Jan; 22(1): 40–46.
14
Oncol Lett. 2014 Dec; 8(6): 2787–2789. Diagn Interv Radiol. 2016 Jan; 22(1): 40–46.
15
16
Cor
Cor
Indian J Radiol Imaging. 2012 Oct-Dec; 22(4): 298–304.
腺淋巴瘤
M,47Y,发现右腮腺区肿物1月余
11286355
26
腮腺段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
低分化鳞癌
M,47Y,发现右耳下肿物3年,加重1月 余。
11205453
27
临床决策
J Neurol Surg B Skull Base. 2012 Aug; 73(4): 230–235.
28
腮腺神经鞘瘤
8
迷路段+鼓室段
9
面神经解剖 T1WI (+c)
Radiol Res Pract. 2013;2013:248039.
10
垂直段
11
神经鞘瘤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特点
起源于神经鞘(Schwann细胞),多为良性肿瘤,少部分为恶性。 头颈部神经鞘瘤发生率约25%-40%,听神经多见。
包含Antoni A 区和 Antoni B 区两种组织。前者由密集的小梭形细胞
30
17
11131483
18
19
Case Rep Otolaryngol. 2016; 2016: 3939685.
20
World J Clin Cases. 2015 Mar 16; 3(3): 322–326.
21
腮腺段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
混合瘤
F,61Y,发现左耳下肿物4月 余
11253532
放疗治疗
Cureus. 2016 Sep; 8(9): e797. 方案:20.11 Gy,6.7 Gy (82.4%D95),3 天
29
小结
面神经鞘瘤罕见 沿面神经走行区生长、分布,神经孔道扩大 面神经管段肿瘤:由于症状早,往往较小 脑池段及腮腺段肿瘤:可较大 神经鞘瘤的影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