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 怎样鉴赏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高中语文 怎样鉴赏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怎样鉴赏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问题描述:文学形象包括哪些?鉴赏文学作品的角度有哪些?【复习范围】1.知识回顾文学形象包括的内容。

2.结合具体的文本简要说明文学作品的文学形以及作者作品创作的艺术魅力。

3.关于鉴赏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题目。

4.常见题型应试的技巧总结。

鉴赏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对作品形象的欣赏包括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与特定物象,其中人物形象又分主要人物形象与次要人物形象。

这三种形象在作品中作用不同:主要人物形象通常只有一个,是小说刻画的核心对象,往往用来揭示小说主题;次要人物形象往往衬托主要人物形象,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推动情节发展;特定物象往往是小说的线索,是某种精神的象征物,是主要人物形象的烘托物。

对于主要人物形象,命题角度多侧重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对于次要人物形象和特定物象,命题角度多侧重对其作用的分析。

其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题是近几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高频考点,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分值一般为4—6分。

此外,高考对物象的考查也多次涉及。

【方法指引】解答鉴赏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试题必须要经过的步骤和解题的思路是:常见题型设问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3.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怎样?请简要概括如何审题(1)题干有“形象”“性格”“品质”等字样(2)题干有“文中”“全文”等字样(3)题干有“概括”“分析”等字样答题方向①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②从刻画人物的手法入手。

通过小说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细节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③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④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有时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⑤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评价)、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答题模板某某某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一般为形容词,如勤劳、简朴)的________人(身份:农民、工人、诗人、官员、市民等),或者某某某是______阶级(农民、工人、诗人、官员、市民等)的代表、象征、缩影、形象。

(一般用判断句)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人物的作用:1.小说中塑造某某人物对小说主题有何作用2.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3.请简要分析某一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答题方向考虑对情节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

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考虑对主题的作用:对主题的作用,就是小说塑造主要人物的社会意义,整体上说就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主要包括:①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某种价值观、道德观或行为品行;②通过人物的命运发展来反映某种社会现状,讽刺或揭露社会的不公;③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主张或寄托某种情感。

次要人物的作用:1.本文的主人公为某某(主要人物),那么某某(次要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小说中哪一个是主要人物?哪一个是次要人物?为什么?3.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和主要人物是什么关系?对塑造主要人物有什么作用。

答题方向对情节的作用:牵线搭桥,推动情节。

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

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

对主要人物的作用:侧面衬托,个性鲜明。

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

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

也就是说,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清晰对主题的作用:揭示主题,增添魅力。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不只和主要人物息息相关,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血肉相连。

也就是说,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

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能揭示小说的主题,又能增添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次要人物的五大作用1.“自身作用”,指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

2.“衬托主要人物”,是其主要作用,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要指明是哪种衬托,是怎样衬托的。

3.“情节作用”,主要是线索作用,推动(串起)故事情节发展。

4.“主题作用”,是指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5.“‘我’的作用”,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

因为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的真实性的作用。

【例题阐释】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七岔犄角的公鹿(鄂温克族【注】)乌热尔图①“你,你别打啦!”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②“喊啥,小崽子?你像只猫,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他吼着,举起熊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③“我去打猎,给我枪——我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④他愣了一下,那双醉红的眼睛像打量陌生人似的瞅着我。

我不哭了,再也不想哭了,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我感到一下子长大了。

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

我从未叫过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在心里喊他的名字:特吉——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⑤“给,小崽子。

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

你有这个胆子吗?”⑥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

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⑦“先别吹。

打猎可不像往嘴里灌酒那么容易。

”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⑧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

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刀是爸爸用过的。

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⑨我慢慢地攀上山顶。

这是一个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长满松树和桦树,前胸盖着白雪,侧面是片凹下去的向阳坡。

这里准有野兽。

等了大半天,果然没叫我失望,桦树林里有什么的影子在晃动。

我咬紧牙,瞄准黑影,端平猎枪。

枪响了,野兽晃了晃,踉跄着奔出树林。

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它头上顶着光闪闪的犄角,犄角分成了七个支岔,很有气势。

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

顿时,又从树林里跑出五只受惊的野鹿,有母鹿,有小鹿。

公鹿一瘸一拐地跟在最后,不时扭头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

看得出来,它在护卫鹿群。

转眼间,它们爬过山岗,消失在密林里。

这时,太阳已经溜到山尖,树林变得黑森森的,我想今天是撵不上它了。

⑩晚上,坐在火堆旁,我心里也有一个不安的火苗在上下乱蹿。

“今天,我打了个鹿。

是七岔犄角的公鹿,可大啦!它流的血真多,要不是天晚了,我真……”我对特吉说。

他不喝酒的时候,脸上没有凶相,但总是阴沉沉的。

“嘿,傻小子。

流点血,这能算你打了鹿?打鹿的人,剥了鹿皮,先把鹿腰子拿回来,让大家尝尝……鹿可不像你,碰一下就哭。

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懂吗?”我好像被灌了一脖子雪,心里又气又恼:“明天,我会拿鹿腰子让你尝的。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赶到昨天打猎的山坡,沿着伤鹿留在雪地上的蹄印追着。

不知什么时候,雪地上多了一行奇怪的蹄印。

突然,从左侧山脚的桦树林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响声,六只野鹿在那里惊慌奔逃。

我认出那头被我打伤的公鹿,它瘸了一条腿,跑在鹿群后面。

一只狼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并且越追越近。

公鹿扭头瞅瞅,撇开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它跑上山顶,到石崖前放慢脚步,一步一步蹬着石崖。

看起来它很费力,忍着痛。

快点,狼追上来啦!我被这头危难中的受伤的鹿吸引了,忘记了自己狩猎的使命。

猛冲过去的狼一口咬住鹿的后腿,几乎就在同时,鹿猛地一蹬,狼怪叫一声,滚了下来。

我看见鹿的后腿被连皮带肉撕下一块。

啊,真有一手。

为了弄死这家伙,甘心让它咬去一块肉。

可惜那一蹄没踢在狼的脑壳上。

狼在地上打了个滚,弓着腰,咧着嘴,发疯似的朝石崖冲去。

鹿低下头,把粗壮、尖利的犄角贴在脚下的石头上,沉着地等待着。

啊,这只狼真坏。

它借助跑的冲力腾空朝鹿扑去。

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就在狼对准鹿脖子下口的一刹那,鹿猛地扬起低垂的犄角,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跌进山谷。

鹿胜利了。

它骄傲地扬起头,把漂亮的犄角竖在空中。

“呦——”七岔犄角的公鹿站在崖顶呼唤同伴,山谷里传来鹿群的回音。

我躲在它的下风,着迷地瞅着它。

它那一岔一岔支立着的犄角,显得那么刚硬;它那细长的脖子挺立着,象征着不屈;四条直立的腿,似乎聚集了全身的力量。

我想起特吉的话:“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公鹿疲倦地走过我的眼前,还是那么骄傲。

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它似乎觉察出什么,停下步来。

我觉得自己的心被撞击了一下,我想起了自己。

我不是看热闹的孩子,而是一个猎手。

我的眼睛转向鹿腿上的伤口:一处是我的猎枪打的,看来没伤到骨头,但也穿了窟窿;另一处是狼咬的,血淋淋的。

在这个时候要想补它一枪真是太容易了,我下意识地摸了摸枪栓,看着它一瘸一拐的身影……(节选自乌热尔图《七岔犄角的公鹿》,有删改) 【注】鄂温克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和黑龙江讷河等地,传统上多从事农牧业和狩猎业。

1.请简要概括七岔犄角公鹿的形象特征。

【答案】1.①体格健壮,长有漂亮的犄角。

②刚猛傲然,斗志高昂。

③沉稳而有智慧。

④有头领气质和牺牲精神,时时保护弱小。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找准文中描写公鹿的语句。

第一步,从描写对象的特征上看,从“是一头健壮的公鹿……很有气势”可以概括出公鹿“体格健壮,长有漂亮的犄角”的外形特征。

第二步,从小说中对写作对象的交待来看,“我”猎杀公鹿、公鹿与狼的搏斗以及特吉对公鹿的评价等体现了公鹿的“刚猛傲然,斗志高昂”。

第三步,从小说中的情节来看,公鹿在事先负伤的情况下,从容面对狼的进攻,“为了弄死这家伙,甘心让它咬去一块肉”等体现了公鹿的“沉稳”“有智慧”。

“鹿一眼瞥见我,扭头叫了一声……戒备而憎恶地瞅着我”“公鹿站在崖顶呼唤同伴”等体现了公鹿的“头领气质和牺牲精神”。

第四步,思考答案的全面性与丰富性,整合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习题。

玻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

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瑞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