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语文科
数学科
英语科
政治科
物理科
化学科
地理科
历史科
生物科
中考备战
高考备战
高考试题
中考试题
教学论文
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论文教学论文历史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未来社会的根本特征,信息将渗透和贯穿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教育和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为增强学生的现代科学技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开设网络信息实验班。网络信息实验班的教室与普通教室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开放式多功能网络教室,里面设有液晶投影仪、实物展台、DVD、音响设备等,教室的功能将由纯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网络教室转化。教室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布局,每个小组六人,围成一圈,每人一台电脑。一、丰富的网络资源,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创造了条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着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历史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所研究的对象均是在过去的“时”“空”条件下发生的。从“时”来讲,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由于今天的学生不可能随“时光隧道”回到已逝去的年代中去亲身感受或体验历史,因而造成了学生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对历史知识感到难以理解与掌握的状况;从“空间”而言,指的是地理“空间”,也就是历史地理,而初一学生又往往缺乏空间概念,这就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互联网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它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信息容量大、传递速度快、能使学生穿越时空的界限,走进“历史的丛林”中进行真情体验。历史上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欣赏相关的影视作品,如《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鸦片战争》等,亲身去感受那些风雨如晦的岁月,以激励斗志、陶冶情操。通过这些方式进行内心情感体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历史学科有了兴趣,才能去品味历史、把握历史。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因为它创设的是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不是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体验学习的成功与乐趣。二、网络为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历史教学要“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我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即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可以丰富思想,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增强人们以古揽今,鉴往知来,认识现实的智慧和能力。然而,现今历史教育的成效如何呢?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历史知识呈现“两高一低”的情况:即高兴趣度、高重视度、低认知度现象较为普遍。调查问卷以初中历史课本为基本知识范围,但仅有1.5%的青少年及格。究其原因,与长期以来课堂上教师灌,学生背,戏称“背多分”的局面不能说没有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没有思维就无所收获。历史教育要真正做到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及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历史知识是综合的,多样的。从时间上看,上下五千年,贯穿古代、近代、现代;从空间上看,纵横五洲四海,涉及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从内容上看,包罗万象,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科技文化、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个领域。历史的多姿多彩,为学生提供了极其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主张:“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历史探究性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把现在的知识及认识成果放在学生面前,而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如何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需要以相应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以教材为依据,要求学生自己组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小组、分专题进行。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他们与人交流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具备了初步的收集资料的能力,获得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究历史的情感体验,并从史实中吸取今天所需的养分,做到了以史为鉴,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三、利用网络良好的交互性,进行讨论交流,以协作的方式学习历史历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很多学生不敢当面提出问题,也不善于发现问题。网络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特性是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网络化教学不是简单的人机对话,它使得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沟通更加充分。四、网络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少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容易养成思维惰性,以致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体地建构的,在教学中,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协作学习,彻底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网络环境加快了师生间信息量的流动,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五、正确认识教学模式的变化网络环境的历史教学,作为新生事物,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还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在实践中也暴露了许多的不足,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师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新的教育实践。历史教师要认识到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并从中受到启迪。其次,在当今知识信息急速膨胀、更新的时代,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的知识已不可能像以往那样具有绝对优势,教师需要有能力自觉地去学习、扩充、掌握新的知识信息,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操作技能,才能跟上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六、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遇到的问题和困惑1.网络的自主性很大,网络的内容十分芜杂,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容易被精彩纷呈的内容所干扰而分散学习精力。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对学生自控性的要求更高,否则会出现上网玩游戏、上网聊天等不良现象。2.学生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听教师的讲解为主。因此,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在网络课堂上,时间如何更好地合理安排?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因为它跟上网速度、网络资源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起主宰作用,看起来似乎教师的工作变轻松了,其实网络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对历史学科有宏观的掌握,而且要熟悉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结合起来,这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