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

分类号学号密题 目(中、英文)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学科门类 提交论文日期专业名称 成绩评定摘要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传播形式,它的出现使教育传播具有新的特点和规律,并且一个好的教育传播模式应具有科学性、现实性、简明性、可操作性和创见性等特征,要构建科学的教育传播模式必须明确教育传播过程中的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本文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传播过程的特点、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教育传播模式的特征、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教育传播模式的分类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基于网络国际课堂的教育传播模式、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教育传播模式、基于网络虚拟现实的教育传播模式这三种教育传播模式,为提高教学效果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更好的适应学科和教学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学改革的实施。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育传播;过程;模式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AbstractNetwork education as a new form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which gives some new features and laws to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A good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model shouldshare such features as scientific, reality, simplicity, operability and innovative and so on.To build a scientific education model, we have to be clear about the components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also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ach other.This paper is trying to expatiate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age of the education transmission process; as well as the features, constru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education transmission mold, and made Web-based communication mode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community-based education learning mode of transmission, network-based education, virtual reality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these three transmission modes of education, so that it can find a better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 optimize educational structure for keeping the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and teaching, and also promoting the education annoviation.Keywords:Network educati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model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引言 (1)1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传播过程 (1)1.1 网络教育的信息传播过程 (2)1.2 网络教育传播的特征 (3)1.2.1 自主性 (3)1.2.2 个性化 (3)1.2.3 交互性 (3)1.2.4 平等性 (4)1.2.5 多元化 (4)1.3 网络教育传播过程阶段 (4)1.3.1 传播者和媒体编制阶段 (4)1.3.2 通道发送与接收阶段 (5)1.3.3 学生学习阶段 (5)1.3.4 反馈阶段 (6)2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传播模式 (6)2.1 教育传播模式的特征 (7)2.1.1 科学性 (7)2.1.2 现实性 (7)2.1.3 简明性 (7)2.1.4 可操作性 (7)2.1.5 创见性 (8)2.2 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 (8)2.2.1 分解教育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8)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2.2.2 分析每个要素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各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9)2.2.3 按一定的绘图规则绘制教育传播模式图 (9)2.3 教育传播模式的分类 (10)2.3.1 分类的依据 (10)2.3.2 教育传播模式分类的现状 (10)3 三种网络教育传播模式简述 (11)3.1基于网络国际课堂的教育传播模式 (11)3.2基于网络学习社区的教育传播模式 (12)3.3基于网络虚拟现实的教育传播模式 (12)4结语 (13)参考文献 (14)谢辞 (15)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引言现今,越来越多的人要求继续学习,接受高等教育或终生教育培训,而现有教育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

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Internet 的崛起,使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电脑用户能够方便、迅捷和实时地获取、处理和交换信息,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广泛、深刻的变化,网络教育应运而生。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传播形式,网络教育传播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等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网络教育传播不同于课堂教学传播形式,不是在教室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是在家庭或单位通过计算机在网上进行学习的;也不同于自学传播形式,不是学习者独立地进行学习,是在网络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的,是远距离教育传播的一种崭新形式。

1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传播过程传统理论认为,网络教育传播是一种远距离教育传播过程,它基于Internet 来开展远程教育,学生以多媒体为终端,以光纤为通道,在计算机上通过浏览器软件( IE等) 登录到远程的WWW(World Wide Web) 服务器上,通过其上存储的含有音频、视频、静态文本、动画、电影等各种形式的资源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的系统[1]。

远距离教育的学习信息传播过程有媒体编制、发送与学生自学三个分阶段。

在现代技术不断日益更新的今天,根据传播理论分析,笔者认为,网络教育传播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网络教育传播主要包含以下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信息、教学媒体、编码、译码、噪声、反馈与效果等。

原来的三阶段的划分法已不适应现在的网络教育,网络教育传播过程应该分成以下四个阶段:传播者和媒体编制、通道发送与接收、受众学习、反馈[2]。

(见下图)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1.1 网络教育的信息传播过程传播者为了一定的传播目的,从信源中选出一部分信息,通过编码后,将信息转换成信号,再将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出去,在接收端译码者接收信号,将信号译码成信息,最后被受播者所接受。

接受者收到信息后作出相应的反应,并将反应反馈给传播者。

这就是网络教育的信息传播过程。

网络教育要达到最佳效果,还要求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3])课件编制人员尽可能地多运用几种信息形式,文字、图表、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尽可能都用上,特别要注意声音信息和动画信息的加入,让使用者—学生能同时接受多种形式的信息刺激,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在传播过程中,操作方便、快捷的学习界面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环节。

友好的交互学习界面是软件编制者和学习者的共同需求。

由于多媒体CAI课件采用超文本的形式来管理信息,学习者可以在许多个节点进入下一分支,且分支是交叉链接的,这就要求在学习者每一节点都可以启动导航信息。

教师运用光盘上的多媒体CAI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进行教学这一单向传播过程中,信息从信源到信道的编码过程包括三方面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师机将光盘上的课件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出去的过程教师将自己的屏幕上的操作演示传送出的过程教师通过耳机话筒将自己的声音编码成电信号,通过网络传送给学生的过程。

教师通过教师机将课件编码成电信号这一编码过程中,教师机的质量直接影响信息的编码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的配置要相当好,特别是光盘机(CD一ROM驱动器),因为它负责将刻糟形式的课件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以便传送给教师显示器和通过网络线缆传送给学生机。

教师机将教师的演示操作编码成电信号这一编码过程则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熟悉计算机的使用操作,要有清晰明了的教学思路,操作简洁明快。

教师无序的鼠标操作会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进行操作时节奏要合适。

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包括所要讲授内容的知识基础和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以便掌握好教学节奏。

教师将声音信息通过耳机、话筒传送给学生这一过程的编码是耳机话筒将教师的声音编码成电信号这就要求耳机、话筒的质量要好,声音音量合适、音调不失真,没有噪声干扰,还要求教师讲话要条理清楚,简洁明了,指示性、指导性强让学生尽可能地准确领会教师的意图。

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编码过程将要传送的信息转变成电信号,随后电信号通过信道到达译码站。

信道的功能是传输信号,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信号的传输率。

这里的信道有三级,一级是传输信号的网络线缆,二级是学生的显示器和耳机话筒,三级是学生的眼、耳等感觉器官。

接收到的信号有三类一类是多媒体CAI课件信号,二类是教师的屏幕操作演示,三类是教师的讲解。

多媒体CAI课件电信号经过传输网络线缆到达学生机,经学生机处理后将电信号转换成屏幕上的光信号和音箱上的声信号,最后到达学生的眼、耳,完成信道上的传输。

教师的屏幕操作演示的电信号经过传输网络线缆到达学生机,经学生机处理后,将电信号转换成屏幕上的光信号,最后到达学生的眼。

教师讲解的电信号经过传输网络线缆到达学生的耳机,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最后到达学生的耳朵。

学生的眼、耳等感觉器官的特质功能的差异直接影响其接收信号的效果。

译码者是学生,学生通过感觉器官眼、耳等接收到声、光信号经大脑处理将其译码成相应的信息。

作为译码者—学生,要有相应的知识基础,才能接受教师所传授的教学信息,所以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之前最好做好预习,让自己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发现疑难问题,待教师讲解时可以有的放矢地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2 网络教育传播的特征网络教育传播并未改变迄今为止传播学揭示的人类传播的基本规律,而是这些规律又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规律本身也在实践中不断延伸和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