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安全通则 (4)1.1说明和要求 (4)1.2一岗多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1.3 机械设备检修与管理 (4)1.4安全用电规定 (5)1.5 高空作业安全规程 (7)1.6起重机、吊具的安全检查与管理规程 (7)1.7 指挥天车统一规程 (11)1.8可燃气体的使用与管理规程 (12)1.9瓶装气体安全运输、使用、保管与管理的规定 (14)1.10吊运渣盘安全规程 (16)1.11 各类工具安全使用与管理规程 (16)1.12 通用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1)2 原料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28)2.1 废钢挂槽工 (28)2.2 合金发放工 (28)2.3地仓上料工 (29)2.4 皮带上料工 (29)3转炉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30)3.1 转炉炼钢安全操作规程总则 (30)3.2 转炉炉长安全规程 (31)3.3 一助手安全操作规程 (31)3.4 二助手安全操作规程 (32)3.5出钢工安全操作规程 (33)3.6 转炉吹氩工安全操作规程 (33)3.7 转炉清枪工安全操作规程 (34)3.8 转炉护炉工安全操作规程 (34)3.9 拆炉机使用安全规定 (35)3.10 混铁炉工安全操作规程 (35)3.11 混铁炉煤气使用安全规程 (35)3.12 转炉外协人员安全操作规程 (36)3.13转炉清渣工安全操作规程 (36)3.14 精炼安全操作规程 (37)4 连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38)4.1安全通则 (38)4.2 大包岗位安全规程 (42)4.3 中包岗位安全规程 (43)4.4 主控微机岗位安全规程 (44)4.5 拉矫、切割工岗位安全规程 (44)4.6 液压站安全操作安全规程 (45)4.7 切割安全操作安全规程 (45)4.8 三操室操作工安全规程 (46)4.9 钢坯整理工(钢坯切割)安全规程 (47)4.10 喷号(发坯)工安全规程 (47)5维修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48)5.1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48)5.2 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49)5.3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50)5.4 氧枪制作工安全规程 (50)6 天车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51)5.1天车司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51)7运转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54)7.1 除尘风机工安全规程 (54)7.2 汽化工安全规程 (55)7.3 水泵工安全规程 (56)7.4 污水泵工安全规程 (57)7.5 水质投药工安全规程 (57)7.6 污泥工安全规程 (57)7.7 污泥压滤机工安全规程 (58)7.8 化学除油工安全规程 (58)7.9 二次除尘工安全规程 (58)7.10 漩流井水泵岗位安全规程 (59)8 机关(含厂直、车间)各类安全规程 (59)8.1 管理、服务人员安全管理规程 (59)8.2 生产技术科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0)9白灰厂安全操作规程 (62)9.1白灰窑看火工安全操作规程 (62)9.2上料皮带、筛底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63)9.3成品放料安全操作规程 (63)9.4灰窑放灰安全操作规程 (63)9.5小拖车放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63)9.6捡灰工安全操作规程 (64)9.7破碎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64)9.8卷扬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64)9.9主控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65)9.10电汽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65)9.11气焊(割)工安全操作规程 (65)9.12铲车(装载机)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66)9.13机动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程 (67)1 安全通则1.1说明和要求1.1.1本规程是炼钢厂安全生产的依据,适用于炼钢厂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生产与建设、设计与改(扩)建、技改、施工检(维)修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1.1.2 炼钢厂在以后的建设和发展中,所投入应用以本规程为蓝本,制定相应完善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未制定出规程,不准进行正式生产。
1.1.3全厂现有生产设拖、技术装备、安全装置、以及工艺流程等方面,如有不符合本规程要求之处,应在今后随着技改或大、中修工作予以及时解决。
1.1.4 本规程涉及范围涵盖全厂所有单位和岗位工种,通用规程包括电工、钳工、焊工、仪表工、天车工等,适用于这些岗位规程的车间,不再重复单列规程。
1.1.5 本规程由厂直接下达,发至每个职工。
各单位应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达到人人熟知熟记,入心入脑,提高执行力,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去,确保本规程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其应有作用,为炼钢厂的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1.2 一岗多能安全技术操作规定1.2.1 由于工作所需,某一岗位的人员可能会同时操作或接触不同岗位、工种的工具、机器及设施、设备,即出现混岗现象。
凡遇这种情况时,单位必须要组织对需要进行混岗操作人员开展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在对主岗以外的机具和设施设备(包括工作环境),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一律不准上岗工作。
1.2.2凡是固定处在一岗多能岗位的工人,对所有应接触的岗位、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都必须熟知熟记,牢牢掌握。
严格按照各项安全操作规程作业,做到干什么工作懂什么规程、落实什么规程。
1.3 机械设备检修与管理1.3.1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1.3.2一切设备都不准超负荷运转。
凡自制和改造的设备、新投产的机械设备,必须经有关专业部门鉴定,合乎安全要求并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后,经有关领导及管理部门批准方可使用。
1.3.3机械电器设备,发现运转不正常必须停机检查,严禁在运转中修理。
1.3.4操作前应检查设备周围有无障碍物和人员,大型机械应设警灯和警铃,开机前至少鸣响两次。
没警灯警铃的设备运得前应先让周围人员离开。
1.3.5凡机械设备操作岗位都应执行操作牌制度。
1.3.6凡建立操作牌的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执行操作牌制度,无牌不准操作,否则按违纪违规处理。
需修理时,维修人员必须及时向操作人员取得操作牌后,并挂上“禁止操作”牌,方能进行修理和维护,修理完后立即去掉“禁止操作”牌,及时挂上操作牌。
1.3.7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必须认真检查操作设备,双方认可后方能接班,交班人员在接班人员接胺操作牌后方可离开操作岗位。
1.3.8制定设备检修计划的同时,必须制定出检修安全措施。
1.3.9检修现场要求(四有两要一文明)(1)四有:有领导的安全讲话,有安全标志牌,有安全宣传栏,有安全员监察、监护。
两要:要签订安全合同,制定安全措施;要对全体拖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一文明:文明生产(2)各岗位应有足够的照明,危险区域设立警示牌及其它安全设拖。
(3)有可能泄露和产生煤气、氧气、蒸汽、烟尘等有害物质的地点,应设立防护设拖。
(4)检修结束立即拆除各种检修使用的安全设拖、恢复被拆除的原有安全设拖。
1.4安全用电规定1.4.1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电工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1.4.2电气作业人员劳保服装必须穿戴齐全,使用工具绝缘良好。
1.4.3电气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妨碍电气工作的病症(如心脏病、精神病、聋、哑、癫痫、色盲等)。
1.4.4向炼钢作业区供电必须采用双回路供电,若一路发生故障或检修,另一路必须保证正常供电。
1.4.5高压设备停、送电及检修时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和工作终结制度,并应有完整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拖,低压设备检修时严格执行停电、验电、挂标识牌和安装接地封线规定。
1.4.6厂内计划停电应有书面通知,临时停、送电应与调度室联系,并由生产调度与用电岗位联系确认后方可进行。
1.4.7变电所部分设备停电作业时,应设置临时防护栏。
1.4.8巡视设备或作业时禁止跨越防护栏或警戒线,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不准小于以下安全距离:(1)低压操作时,不小于0.1m。
(2)高压无防护栏杆操作时,10KV以下为0.7m(3)用绝缘杆操作时,10KV及以下为0.4m(4)在线路上工作时,10KV及以下为1m如不足上述距离,邻近的线路应停电。
1.4.9 使用绝缘拉杆拉合高压隔离开关时,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拉合闸时,不准面部正对开关。
1.4.10 在变电所、电磁站内进行部分停电工作时,禁止使用过高、过长的金属用具。
如特殊需要,应采取可靠安全措施。
1.4.11.检修电器设备及线路应做到四确认:(1)确认线路开关已断电;(2)确认检修设备无电;(3)确认与有关人员联系好;(4)确认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
1.4.12.产生大量蒸汽、腐蚀性气体、粉尘等场所,电器设备应密闭,有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1.4.13 转炉倾动氧枪、高压电机、精炼高压器等设备应有可靠的事故紧急开关。
1.4.14 炼钢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
1.4.15.工作场地的照明应遵守GB5003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并有足够的照明设施。
1.4.16.主厂房避雷设施应保持安全可靠,定期进行防雷检测。
1.4.17 高压绝缘工具应定期实验,保证其良好的安全性能。
1.4.18 非本单位用电须经相关科室同意并通知专业人员实施。
1.4.19 使用行灯时,行灯电压不准超过36V。
在潮湿地域和金属容器内使用的行灯,电压不准超过12V1.4.20 手持电动工具应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应进行严格的安全绝缘检查。
1.4.21 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触电急救法。
1.4.22 非电气工作人员禁止拆除、安装、修理电气设备及线路。
1.4.23 禁止在本单位所不能控制的线路和设备上工作和装设临时接线。
1.4.24 禁止在高压电气设备上带电作业。
在低压回路上带电作业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雷雨天气应停止在室外带电作业。
1.5 高空作业安全规定1.5.1凡登高2米(包括2米)以上工作为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熟知高空作业的有关规定。
1.5.2高空作业必须配备安全保险带,并且作业过程中必须系好安全带。
1.5.3高处多层作业时,应搭设坚固严实的保护棚及安全网。
1.5.4高处作业所搭设的设备与高压电器装置之间最小距离为:小于1KV 1米;1~20KV 2米。
1.5.5高空作业使用的工具必须有安全保护装置,配备工具袋,工具必须在工具袋内安全存放,严防工具掉下伤人。
1.5.6 高空作业使用的材料等物品应安全搁放在踏板平台上,必须有安全保护设施,不准任意乱放,以防掉下伤人。
1.5.7 高空作业应上下互相联系,禁止上下乱扔东西,需要上下运送工具、材料备件等物品,必须喊开下面人员或采取隔离措施,才能运送物品。
1.5.8 新领用的安全带,必须有安全部门签发的产品合格证,否则不准使用。
1.5.9 绵纶和维尼纶材质的安全带,只准在常温下使用,禁止在超过70℃高温下使用。
1.5.10 使用安全带前,应对安全带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检查的重点是:安全带有无损伤、烧伤、断裂、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