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第一次调研地理试题 解析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高三第一次调研地理试题 解析

南通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抽测地理试题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在答题纸上。

)2017年3月某日晴朗的夜晚,金星和火星一亮一暗、一大一小似“双眼”与弯月构成一张“笑脸”,不过在大城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天文爱好者看到的是两幅大为不同的画面。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金星和火星“一亮一暗、一大一小”的原因是A. 金星距离地球较火星近B. 金星的质量和体积均较火星小C. 金星距离太阳较火星远D. 金星得到的月球光亮较火星多2. 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天文爱好者只看到“金星伴月”,看不到火星的主要原因是A. 云量多B. 建筑高C. 灯光强D. 气温高【答案】1. A 2. 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等相关知识。

【1题详解】金星和火星属于类地行星,自身不能发光,依靠反射太阳光为人类所见,因此在地球上的人们看到金星和火星“一亮一暗、一大一小”,主要原因是金星距离地球更近,A选项正确,金星的质量和体积均比火星大,B错误;金星距离太阳比火星近,C错误;金星主要反射太阳光,与月球无关,D错误。

【2题详解】由于火星亮度较暗,大城市中心城区受人类灯光污染的影响,看不到火星,只能看到金星伴月,C选项正确,云量多有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建筑高和气温高对观测星空没有影响,ABD错误。

徐霞客,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和文学上都有着重要的价值.下图为徐霞客旅行路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写道“江流捣崆中愈骤,崆中石耸突而激湍,或为横槛以扼之,或为夹门以束之……”此段文字描述的河流位于A. 横断山区B. 雁荡山区C. 秦岭山脉D. 长江三峡4. 徐霞客旅行考察区域涵盖了A. 地势第一、二级阶梯B. 湿润区、半湿润区C. 外流区、内流区D. 农耕区、牧区【答案】3. A 4. B【解析】【3题详解】结合材料江流捣崆中愈骤,崆中石耸突而激湍,或为横槛以扼之,或为夹门以束之,所描述是河流波涛汹涌,该区域地势起伏大,落差大,多高山峡谷地貌,结合图示推断应为横断山区,A正确。

【4题详解】结合图示分析,徐霞客旅行区经过我国二三级阶梯;亚热带季风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即湿润与半湿润地区,集中在外流区;农耕区,因此ACD错误,B正确。

下图为某游客于2019年6月22日在北京西部郊区(约 40°N)某光伏发电产业园区一角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拍摄者位于太阳能集热板的A. 正南方向B. 正北方向C. 东南方向D. 西北方向6. 为保持充足的光照,拍摄当日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与地平线的夹角)最接近A. 17°B. 27°C. 63°D. 50°【答案】5. C 6. A【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方向的判定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5题详解】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了取得更好的集热效果,图中太阳能集热板应该朝向正南方,故拍摄者位于太阳能集热板的东南方向,C正确。

【6题详解】为保持充足的光照,太阳能集热板正午时应该与当地的正午太阳光线垂直。

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73度26分,因此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为16度34分,最接近17度,A选项正确。

【点睛】本题需要注意太阳高度角和太阳能集热板倾角的区别。

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太阳能集热板倾角是太阳能集热板与地平面的夹角。

下图中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字母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甲、乙岩石分别是A. 变质岩沉积岩B. 侵入岩沉积岩C. 沉积岩变质岩D. 沉积岩喷出岩8. 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匹配正确的是A. E—变质作用B. F—岩浆活动C. G—地壳运动D. H一固结成岩【答案】7. D 8. A【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7题详解】由图可知甲岩石位于沉积物的下方,是经过固结成岩作用而成,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为沉积岩;乙岩石是由岩浆直接喷出地表形成,为喷出型岩浆岩,D选项正确。

【8题详解】由图可知箭头E指向变质岩,应该表示变质作用,A选项正确;F是地壳深处的侵入型岩浆岩隆起到地表的过程,应该表示地壳运动;箭头G指向沉积岩,表示的是固结成岩作用;箭头H指向岩浆,应该表示重融再生作用,BCD错误。

【点睛】指向沉积岩的地质过程为外力沉积作用,指向变质岩的地质过程是变质作用,指向岩浆的地质过程为重融再生作用。

2018年初,北美东北部遭受严重的暴风雪袭击,并伴有大面积冻害。

下图为“2018年1月5日某时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9. 出现低温冻害天气的是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10. 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甲地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A. B. C. D.【答案】9. D 10. 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

【9题详解】由图可知,丁地此时位于冷锋锋后,冷锋过境可能出现低温冻害天气,D选项正确;甲乙两地此时受暖气团控制,不会出现低温冻害天气;丙地位于暖锋锋前,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选项ABC错误。

【10题详解】甲地即将冷锋过境,气温下降,过境前,甲地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低;过境时,暖气团被抬升,气压更低;过境后,甲地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

所以气压先下降后升高,B正确。

【点睛】注意第2小题中,冷锋过境时,由于冷气团将暖气团抬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因此气压先下降后上升。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表示北半球盛行西风带的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12. 图①中的气压带是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答案】11. B 12. 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1题详解】西风带分布在纬度30°到60°之间,北半球盛行西风风向为西南风,②正确,①为北半球东北信风,③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但风向为东南风是错的,应该是西南风,④为南半球的西北风,所以B正确。

【12题详解】图①中的气压带在回归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选项B正确。

13.下图是我国某近海海面上受气旋影响出现的“龙吸水”现象,读图回答下题。

形成该现象的天气系统,其气流运动方向为A. 逆时针辐合上升B. 顺时针辐合上升C. 逆时针辐散下沉D. 顺时针辐散下沉【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系统。

【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气旋。

中心气流上升,近地面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A选项正确。

BCD错误。

14.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教)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据此回答下题。

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及两侧地壳抬升幅度分别是A. 向斜东侧大B. 背斜东侧小C. 向斜西侧大D. 背斜西侧小【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及内外力作用。

【详解】由图可知,该河谷从中部向两侧岩石类型依次为砂岩,页岩,石灰岩,中间岩石新两翼岩石老,地质构造为向斜;河谷西侧的岩层坡度大,河流阶地的面积较小,因此河流西侧地壳抬升的幅度更大。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抑制全球变暖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读“地表碳循环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A. ①B. ②C. ③D. ④16. 地表碳循环的主要作用是A. 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B. 导致海平面上升C. 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 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答案】15. B 16. D【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等相关知识。

【15题详解】人类主要通过化石燃料的燃烧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B选项正确;图中①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③表示火山活动过程中向大气中释放的二氧化碳,④表示有机物残体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均不是人类活动影响二氧化碳的环节,ACD错误。

所以选B。

【16题详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和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

在这个过程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在经过一定的地质时间形成化石能源,D 选项正确;大气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减轻了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与地表碳循环无关,A错;地表碳循环是自然过程,如果不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导致排放的二氧化碳过多,整个地表碳循环应该是一个平衡的转化过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会增多就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也不会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C错误。

所以选D。

一般从山谷到山顶垂直自然带呈现为乔木-灌木-草甸的渐变规律,但在横断山区的河谷,谷底是灌丛或荒漠草地,森林一般生长在山顶或半山腰,有的地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自然带”。

如图所示为金沙江(28°15′N )两岸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依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7. 影响金沙江东坡寒温带暗针叶林分布上限的海拔比西坡低的主要因素是A. 坡度B. 热量C. 水分D. 土壤18. 形成“倒置的垂直自然带”的主要原因是A. 谷底干热B. 谷底海拔低C. 山腰干热D. 山腰气温低【答案】17. C 18. A【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察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17题详解】横断山区的山脉多南北走向,金沙江河谷东坡处于我国夏季风的背风坡,河谷的西坡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因此西坡的水分条件比东坡好,所以东坡寒温带暗针叶林分布上限的海拔比西坡低,C正确;在同一区域的河谷两侧,其坡度、土壤差别不大,选项AD错误;一般来说,山脉的南坡和北坡热量差异较大,东坡和西坡热量差异较小,B错误。

【18题详解】金沙江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

横断山区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下沉增温,导致谷底干热,水分条件不足,因此谷底是灌丛和荒漠草地,A选项正确。

【点睛】金沙江的干热河谷主要是由于气流下沉导致焚风效应加强,谷地水分较少,从而导致植被类型的差异;其次需要注意河谷的东西坡与山脉的东西坡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我国横断山区大致以101°E为界,101°E以东,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强,101°E以西,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较强。

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28°15′N,该纬度范围的金沙江处于101°E以东,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较强,因此该区域的横断山区山脉东坡为迎风破,西坡为背风坡;河谷东坡即是山脉的西坡,为背风坡,河谷西坡既是山脉东坡,为迎风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