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高考考前全真模拟试卷(4)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容积率是住宅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值;建蔽率是住宅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相关资料。
据此回答1~2题。
1.城市住宅小区开发中实施容积率、建蔽率管制主要是为了 (C)A.提升土地利用率 B.提高房地产价格C.增加小区公共空间 D.增大居住人口密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涉及土地利用、太阳高度变化引起的日影长短变化等知识。
根据题意,建蔽率是住宅小区的地上建筑物的单层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之比,可以简单理解为地面上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建蔽率越大,建筑越密集,公共空间则越小。
2.如果四个小区占地面积相同,底层房屋正午采光效果最差的是 (D)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底层房屋的采光效果与前排建筑物的高度有关,容积率越大,在建蔽率相当的情况下恋味着小区整体而言楼层越高,后排底层采光效果越差。
图1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上午、午后、夜间及清晨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原因是 (D)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越能吸收太阳辐射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辐射首先供近地面大气吸收【解析】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距离地面越近,越早接受到来自地面的辐射,高度越高,接受到地面的辐射量越小,温度越低,所以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D 项正确,A项错误;空气尘埃对太阳辐射起到反射作用,故B项错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较少,故C项错误。
4.图中四条曲线中最可能是清晨的大气垂直气温分布的是 (A)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一天当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即14点前后。
根据图中气温的高低可判断出甲表示的是日出前后的曲线,丁表示的是午后的曲线,乙表示上午的曲线,丙表示的是夜间的曲线,故图中四条曲线中最可能是清晨的大气垂直气温分布的是甲,A项正确。
图2为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B)A.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 B.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C.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 D.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解析】图中②处的断层形成于①褶皱之后,断层处可能有地下水出露;冲积扇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冰雪融水及短时间的暴雨形成;三角洲则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6.有关该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D)A.该区域夏季水循环更活跃 B.图中湖泊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C.图中湖泊对甲地貌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D.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解析】该区域冬季盛行风向由西向东吹向陆地,最有可能是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水循环活跃。
泥炭土是指河流沉积平原或山间谷地中,由于长期积水,大量水生植物因缺氧分解不充分的有机残体积累而形成泥炭层的土壤。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下游河谷沼泽泥炭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泥炭层所在区域地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A.流水侵蚀与沉积作用 B.生物风化与沉积作用C.流水侵蚀与搬运作用 D.冰川侵蚀与沉积作用【解析】读图分析可知,泥炭层以下为冲积物,而且冲积物层有缺失,说明该地先有冲积物的沉积,后又经过流水的侵蚀作用,之后再经流水的沉积作用最终形成泥炭层,因此该区域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与沉积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8.该地泥炭层深厚的原因足 (B)①植物茂盛,有机残体数量多②河流沿岸,河流泥沙沉积多③气候湿热,微生物分解缓慢④沼泽广布,有机质分解缓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植被茂密,枯枝落叶较多,有机残体数量较多,而且该地气温较低,沼泽广布,残体分解量少,积累较多,从而导致泥炭层深厚,故①④正确,选B。
靠近伊朗与土耳其边界的乌鲁米耶湖面积曾达4 500平方公里,是中东地区最大的湖泊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
进入21世纪,乌鲁米耶湖水位下降,面积迅速缩小而面临消失,图4是不同时间乌鲁米耶湖的水域分布。
读图回答9~10题。
9.获取乌鲁米耶湖水域分布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A.RS B.GPS C.GIS D.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3s技术的应用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0.乌鲁米耶湖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有 (D)①人类围湖造田②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③地壳断层下陷④人类过度引用河水灌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图5示意某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2006~2010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状况。
据此回答11~12题。
11.关于该国2006~2010年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C)A.人口自然螬长率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总量一直在下降B.年净增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死亡率仍然很高C.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D.2009~2010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鼓励生育政策的实效【解析】该国在2010年净增人口是正值,人口总量开始上升;2006~2009年净增人口一直是负值,所以净增人口从2006~2009年一直在下降;读图分析可知,该国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主要是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决定的,即由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决定;该国2009~2010年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并没有明显变化,其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入。
12.该国最有可能是 (A)A.俄罗斯 B.德国 C.美国 D.日本【解析】该国人口在1亿以上,可排除B选项;该国人口出现负增长,所以可排除C选项;该国2006~2009年人口总量一直在下降,2009~2010年净增人口开始为正值,说明该国经济发展较迅速,吸引了大量移民迁入,因此最可能为俄罗斯。
图6中,左图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右图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据左图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A)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城市空间结构分析身边地理现象的能力。
根据图示信息,左图中甲地附近多条地铁线路在此汇集,说明该地最可能位于市中心。
14.据有图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C)A.中心商务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解析】上右图中,该地早晨7~8点是刷卡进站高峰,21点前后为刷卡出站高峰,说明该地最可能是住宅区。
近日,宜兴“阳羡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宜兴市某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图7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
读图回答15~16题。
15.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B)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解析】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产业化的经营模式,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及服务业,农产品的知名度及质量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前提。
该地茶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整个庄园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A、C项只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一般区位条件。
16.宜兴南部是地势起伏的丘陵山区,“阳羡茶”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D)A.终年温和湿润 B.山地日照充足 C.山地风力大 D.山区云雾多【解析】结合图示信息,茶树喜温怕寒、喜湿怕涝、喜光怕晒、喜酸怕碱。
宜兴附近山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丘陵地区排水通畅,因地形因素,多云雾天气,有利于茶树生长,但因云雾天气较多,光照条件相对较差。
特高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是在超高压输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下图是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分布示意图。
读囹回答17~18题。
17.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B)A.我国能源总量丰富,人均贫乏 B.我国西部和北部能源丰富C.我国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D.我国以煤炭和水能为主要能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能源分布、利用及能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
题干强调“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A、C两项在图中均不能体现,D项考查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当前我国仍然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18.有关特高压技术发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C)A.可以解决能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B.可以改善中西部地区环境C.可以使工业摆脱能源的地域限制 D.可以促进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解析】超高压输电技术仅仅是减少输电时的能源损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分布不均的现状,中西部地区煤炭发电会加剧当地的环境压力,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能够缓解能源不足的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图9是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锋面位置示意图。
该图所示天气系统冬季较长时间控制该地区,锋面云层向东可延伸到贵阳上空。
读图回答19~20题。
19.此时,昆明 ( AC)A.以晴天为主 B.降水量较大 C.气压较贵阳低 D.气温日较差比贵阳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即云贵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其北侧为四川盆地,由于地形因素,冬季冷气团难以跃上云贵高原,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形成昆明准静止锋,昆明位于暖气团一侧,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阴雨天气较多的贵阳,白天气温较低,夜间大气逆辐射强于昆明,故昼夜温差较小。
20.与云南省相比,贵州省 ( BD)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更大 B.全年太阳辐射较少C.洪涝灾害多在冬季 D.冬季低温危害较大【解析】贵州园地形因素,受西南季风的影响较小,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更多,因此洪涝多发季节应该在夏季。
该地因地形及冬季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冬季因海拔及冷气团影响易出现低温冻害。
图10为某特大城市开发区社区居民不同购物行为空间差异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居民倾向于到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 CD)A.食品 B.日常用品 C.服装 D.家用电器【解析】结合图示信息,中心城区购物侦向较高的是服装及家用电器,购买食品及日常用品更倾向于到开发区。
22.影响居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空间倾向的主要因素是( AB)A.出行距离 B.购物成本 C.交通方式 D.购物环境【解析】郊区的交通方式及购物环境通常并不比中心城区优越,居民购买该类商品更多考虑的是购物成本及距离的远近。